《儿童偏差行为》:
一、谁才是真的有问题?
首先,当儿童来求助时,通常不容易判断究竟是谁有问题,因为他们都是被周围的大人认为有问题才被大人带来求助的(换言之,是被动的),但是,万一大人用来判断儿童有问题的“标准”有所偏颇,那么究竟是谁有问题呢?因为孩子的成长过程简言之,就是从趋乐避苦、要求立即满足的“生物人”,学习变成能够等待、忍耐和遵守规范的“社会人”。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且随着年龄的增加,严格说应该是社会化的过程,“生物人”现象表现得愈来愈少,“社会人”现象表现得愈来愈多,这并非说变成“社会人”就没有“生物人”的特性,而是愈来愈会压抑和隐藏,通俗一点讲,成长就是让一个孩子的城府愈来愈深。在“生物人”和“社会人”相互消长的过程中,“生物人”儿童是不会认为自己有问题的:想要吃东西,给他得太慢就会哭闹,想要玩秋千,因为秋千上有人,需要等一下,他就干脆直接把正在玩秋千的人推倒然后自己上去玩,这些行为和反应都是因为外在环境不能立即满足他。可是这些现象看在社会化执行者,也就是大人的眼里,铁定会被视为是有问题的孩子,因为他们居然连最基本的“规矩”都没有办法遵守。
问题是大人所认定的规矩是什么?通常不与一般的社会规范冲突,应该是许多大人可以接受的底线,但是除此之外,大人还加了许多他们对孩子的“期待”。譬如正面的说,功课必须要分数多高以上,才艺必须多学习哪些内容,一天至少要花多少时间阅读等;反面来看则是不准上网超过1小时,放学必须马上回家不能在外面闲荡,不准吃含有添加防腐剂的食物等。不管是正面还是反面,只要孩子做不到,就赶紧循循善诱、苦口婆心一番;如果还是做不到,就只好“家法”伺候;倘若仍然不行,大人就会开始认为孩子不受教有问题。因此,关键点在于如果大人对儿童的“期待标准”是不合理的,那么根据此标准判断儿童有无问题就相当值得商榷了。
二、发展因素的考虑
其次,许多儿童的问题现象,是因为没有表现出应该有的发展能力。然而,此现象有可能只是发展上的过渡现象,其实不必刻意处理,等儿童年纪稍长之后这些现象就会消失,典型的例子是1岁的孩子出现尿床现象,会被认为是正常的,因为他们与排泄有关的相关生理机能都尚未成熟,等到年龄大一点,相关生理机能成熟之后,尿床现象也就会自然消失了。但是,此现象也可能已经是发展上的最后状态,倘若不及时发现与处理,便会继续演变成更麻烦的问题,如发展迟缓。因此,关键在于大人是否有足够的“儿童心理学”相关知识,可以帮助他们判断究竟是发展的过渡状态,还是已经是发展的最后状态。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