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治国理政新布局:“四个全面”托起中国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223162
  • 作      者:
    辛向阳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辛向阳,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发展部主任、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2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3年当选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委,2015年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特约研究员,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论述了中国梦的历史源起、本质要求、鲜明特征以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逻辑结构,深刻阐释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思想,它既是回应时代关切的基本方略,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全书认为,只有从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高度,才能更为清晰地理解当下中国发展的时代课题、发展理念、战略布局等。
展开
精彩书摘
早在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无产阶级政党即共产主义者同盟诞生的时候,恩格斯就深刻指出,“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观点作为理论的基础” 。
第一,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百六十多年来,没有哪一种理论、学说、思潮能够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始终保持勃勃生机,保持旺盛的创造活力,对推动社会进步起到那样巨大的作用,造成那样深远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诞生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实践不断证明,马克思主义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它的科学性及其发挥的历史作用,是其他任何理论、学说都不可比拟的。历史上资产阶级学者有无数次宣布“马克思主义过时了”“马克思主义死亡了”“马克思主义被送进墓地了”“马克思主义的幽灵已经消失了”等,但每一次这种主张都被历史无情地嘲弄了。被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称为“进步主义政治史界的巨人,影响了整整一代政治和学术领袖”的英国著名学者霍布斯鲍姆,在1987年出版的《资本的年代:1848—1875》一书中有一段令人难忘的论述:19世纪唯一提出了阐述社会结构和社会变化的综合理论思想家,就是主张社会革命的马克思,“他受到了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尊敬和赞誉,至今仍为人所敬仰。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因为与马克思同时代的人,不是已被今天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忘得一干二净,就是经历了一个世纪的风吹雨打已经憔悴不堪”。进入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趋势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邓小平说得好:“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尽管诞生在一个半多世纪之前,但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它是科学的理论,迄今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
第二,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008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唯一正确的理论。在这个理论体系指引下,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近三十年来,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种实践型的理论体系,它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也就是说要直接面对重大的现实问题并加以解决。
邓小平理论具有直接现实性。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后,中国所处的重大历史关头,就是能否扭转“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 造成的严重局势,从困难中重新奋起,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开辟新的道路。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的邓小平理论,不仅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而且在短短20年中使20世纪的中国又一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直接现实性。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的13年间,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波澜壮阔。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发生严重政治风波,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空前巨大的困难和压力,我们党和国家处在决定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从容应对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和风险,在继续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开创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地推向了21世纪。
科学发展观具有直接现实性。2003年春天“非典”期间,胡锦涛到广东视察,结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深入思考中国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他深刻指出:“在新世纪新阶段,包括广东在内的东部地区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新任务。我们要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积极探索加快发展的新路子,通过完善发展思路不断增创新优势;着力深化改革,通过制度创新不断增创新优势;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通过扩大对外开放不断增创新优势;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战略,通过科技创新和发挥人才效应不断增创新优势;坚持全面的发展观,通过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不断增创新优势。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努力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都交出优异的答卷。”胡锦涛同志在视察广东的过程中最早提出和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后来经过进一步提炼和升华成为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科学发展观的创立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具有直接现实性。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升华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新高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着强烈的现实逻辑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是要解决影响中国发展的各种陷阱问题,如“中等收入陷阱”、“修昔底德陷阱”、“党大还是法大”的政治陷阱、“塔西佗陷阱”、福利陷阱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是要解决阻碍中国前进的深层次问题,如社会流动性问题、公平正义问题,努力解决困扰群众的难题,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不再被辍学绊倒,让普通群众不因大病陷入绝境,让心怀梦想的年轻人不被烦琐的手续挡在创新创业的门外。正如习近平指出的那样:“四个全面”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我国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
一、历史的呼唤:为什么要有中国梦?
二、本质的要求:中国梦的科学社会主义底蕴
三、鲜明的特征:中国梦是七彩梦
第二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国梦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指南
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描绘了中国发展的光明前景
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规划了实现战略目标的主要路径
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现实逻辑
第三章 触手可及的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两个百年梦的第一个梦想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型”与“体”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魂”
第四章 实现中国梦的澎湃动力:全面深化改革
一、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中国梦面临的突出问题
二、实现人民幸福的中国梦需要解决的复杂问题
三、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
第五章 实现中国梦的法治保障:全面依法治国
一、全面依法治国是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二、全面依法治国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三、建设法治中国是实现中国梦的主要路径
第六章 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全面从严治党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最根本依托
二、全面从严治党要解决阻碍中国梦实现的诸多问题
三、全面从严治党为实现中国梦开辟光明前景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