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黄道周哲学思想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75774
  • 作      者:
    许卉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许卉,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助理研究员,北京大学哲学系2008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方哲学。

展开
内容介绍
  黄道周是晚明大儒,与刘宗周并称“二周”。许卉所著的《黄道周哲学思想研究》概括了黄道周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建构了一个以生成论、本体论、人性论、工夫论与圣人观为主体的系统的哲学理论体系,从而能够把握和评估其思想和历史地位。*一章介绍黄道周的生平与思想历程,对其学术活动与成就进行论析。第二章论述黄道周的生成论思想。他认为宇宙由气构成,阴阳二气借助“生”“克”原则化生自然界。第三章阐述黄道周的本体论思想。其在不同语境下使用异名同质的本体概念来阐发思想,如太*、“此物”、性体等,本体的终*涵义是至善。第四章考察黄道周的人性论思想。他坚持性善一元论,批判宋儒二元人性论。第五章阐述黄道周的功夫论思想。其功夫论以格物致知为核心,具有综合程朱陆王的思想倾向。第六章论述黄道周的圣人观,阐发了他对何为圣人以及圣人之功、圣人之境等方面的见解。第七章从学术史角度,对黄道周的学术倾向与历史地位进行评估。其主张会通朱、陆,调和朱、王,对两家之学都批判和继承,体现出综合朱王的气象。黄道周之学既是对明末理学危机的回应,也是明中期以来理学内部朱王互动的新发展和新动向。
展开
精彩书摘
  《黄道周哲学思想研究》:
  至明代,性善一元论更为流行,一些儒者对于朱熹所提出的二元之性提出了质疑。明代学者大都肯定“气质之性”的概念,如王廷相主张“性者也,乃气之生理”,认为性出于气,把性看成是由气所规定的属性,因而人只有气质之性,别无他性。此前稍早的罗钦顺从“理一分殊”的原则出发,指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只是一个,反对将两者分开来看,认为:“一性而两名,且以气质与天命对言,语终未莹。”到晚明阶段,在人性论观点上,主流观点对于气质之性更为重视,如与黄道周同期的刘宗周提出“只有气质之性,更无义理之性”,认为气质之性即是义理之性,义理之性即是天命之性,是至善的。黄道周的看法则不同于主流思想,他否定气质之性,肯定只有义理之性,反对以善恶论性体,认为气质与性没有关联,主张回到孟子的性善一元论立场上。
  黄道周的性善一元观点论主要源于《易传·系辞上》中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诗经·大雅·烝民》中的“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大学》中的“止于至善”,《中庸》中的“天命之谓性”,以及《孟子》中的性善论思想。
  黄道周坚持性来自天命,天命至善,所以性至善。他称“善者,性也”。他将性规定为一物区别于他物的本质,就人性来讲,其指人的道德本质,是人区别于他物的根本规定,是使人成其为人的根本。也就是说,人的先验的超越的道德理性使人成为不同于他物的存在。
  ……
展开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黄道周的生平与思想历程
第一节  游历山水,亲近道玄
第二节  讲学问政,立言立功
第三节  以身殉国,千秋大义
第二章  生成论
第一节  传统儒家的生成论
第二节  气论
第三节  化生论
第四节  《易》道与生成论
第五节  生成论的价值向度
第三章  本体论
第一节  太极
第二节  “此物”
第三节  性体、心体与仁体
第四节  体用观
第四章  人性论
第一节  性善一元论
第二节  道心与人心
第三节  对三种人性论的批判
第五章  工夫论
第一节  对阳明后学工夫论的批判
第二节  论格物致知
第三节  论敬、诚、静、和
第四节  论学与行
第六章  圣人观
第一节  传统儒家的圣人观
第二节  圣人之名
第三节  圣人之道
第四节  圣人之功
第五节  圣人之境
第七章  黄道周的学术思想倾向
第一节  论北宋五子
第二节  调停朱陆
第三节  道统说
第四节  王学定位
第五节  批判阳明后学
第六节  回归六经儒学
附录一  黄道周主要著作简介
附录二  黄道周思想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