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当代阐释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84233
  • 作      者:
    王海锋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王海锋,男,1979年2月生,陕西省扶风县人,1999年考入云南大学哲学系,先后获哲学学士、硕士学位,2007年考入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2010年7月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马克思主义部编辑,副编审。主要研究方向为哲学基础理论及历史唯物主义。独立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3项;参与国家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3项。合著《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江海学刊》《云南大学学报》《光明日报》等学术理论报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多篇为《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
展开
内容介绍
  马克思主义哲学依然是当代中国学术研究、中国道路探索的旗帜和灵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历史唯物主义所蕴含的思想智慧需要我们进一步开掘和彰显。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是马克思变革唯心史观所创立的历史观,更是在超出思辨哲学基础上所建立的世界观。在思想史和现实的双重维度中,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同其在不同历史阶段、内在交织的社会现实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紧密相关,且呈现为整体性逻辑体系。在新的历史时期,只有在破解时代变迁所遭遇到的现实问题、尤其是当代中国问题和人类性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彰显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生命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构建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开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境界。
展开
精彩书摘
  《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丛书: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当代阐释》:
  第二节法哲学批判与市民社会问题
  依波利特在《马克思与黑格尔研究》中曾指出,“马克思是怎样思考哲学的?这个问题不可避免地要转变为另一个问题:他是怎样思考黑格尔主义的?……黑格尔把哲学思想引至其终点,它是‘最后的哲学’,这个哲学的思辨思想浓缩了哲学的全部本质。黑格尔之后,人们不再能真正地进行哲学思考。批判黑格尔,就是批判哲学本身。黑格尔主义的危机就是哲学的一次危机。因而,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细微批判,特别是对法与国家哲学的批判就具有一种非常普遍的意义。”这表明,要考察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去看马克思是如何看待、对待黑格尔及其“主义”,而这种思考首先是从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开始的。在这里,马克思基于已经掌握的法学理论,借重于费尔巴哈“主宾颠倒”的哲学原则,对黑格尔的神秘主义哲学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只不过不同的是,马克思的批判不是以思辨对抗思辨的方式进行,而是在“还原”思辨哲学的现实背景中,对黑格尔的思辨哲学作出了首次清算,由此呈现出通过社会现实的批判来彰显哲学思想的研究方式。在这里,首先能看到的是,通过对市民社会与法的关系的思考,马克思再次把哲学的批判和社会现实的批判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开辟了哲学思考的新道路。
  一新闻出版自由与法的初步批判
  其实,早在普鲁士政府的社会现实批判时期,基于对物质利益关系问题、应有和现有的矛盾的思考,马克思就已经开始了对法学问题研究。围绕新闻出版自由的问题,马克思对法的问题做出了初步的思考。
  1841年5月23日至7月25日,第六届莱茵省议会在杜塞尔多夫举行,会后在科布伦茨少量刊印了《第六届莱茵省议会会议记录》,供省议员个人使用。当年的《杜塞尔多夫日报》也随后全文刊登了这些内容,依据这些材料,马克思撰写了一系列文章。在第一篇《关于新闻出版自由和公布省等级会议辩论情况的辩论》的文章中,马克思围绕新闻出版自由和新闻出版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这一思考首先是从对新闻出版法和书报检查令的区别着手的。
  在马克思看来,新闻出版自由是由新闻出版法来保障的,因此,它能够实现自由。因为,在新闻出版法中,自由是惩罚者。但是,在书报检查令中,自由却是被惩罚者。这样的话,书报检查无疑就是对自由的怀疑,就是对作为“人民自由的圣经”的法典的挑衅。他进一步指出:“新闻出版法是真正的法律,因为它是自由的肯定存在。”就是说,新闻出版法认为自由是新闻出版的正常状态,新闻出版是自由的存在。因此,新闻出版法只是同那些作为例外情况的新闻出版界的违法行为冲突,它并不和其他的检查令之类的东西发生本质的冲突。因而,作为对新闻出版自由的法律上的认可的新闻出版法就具有不同于书报检查令的“至上性”。而“书报检查制度正如奴隶制一样,即使它千百次地作为法律而存在,也永远不能成为合法的”。因为,它只是一项“制度”和“条令”,它并不具有法律所具有的真实本质。这样,在法的意义上,书报检查令是和新闻出版法不可同日而语的,而普鲁士政府试图通过颁布《书报检查令》来替代新闻出版法,实际上是一种非法的“僭越”。
  ……
展开
目录
导言 思想史与现实双重维度中的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上编 追问逻辑历程
第一章 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初步探索
第一节 社会政治批判与人的解放
第二节 法哲学批判与市民社会问题
第三节 神学批判与人本学转向
第二章 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本确立
第一节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当代反思
一——基于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的视域
第二节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真实内容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的新维度
第四节 意识形态批判与新世界观的确立
结语
第三章 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新拓展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视域中的世界观革命
第二节 思想的跃迁:资本的内涵逻辑
第三节 资本逻辑的瓦解与人类的未来

中编 夯实基础理论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当代中国的学术探索
第一节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第二节 实践唯物主义世界观与思想解放
第三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科学发展观
第五章 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存在论基础
第一节 哲学基本问题与新世界观的存在论基础
第二节 人的感性活动——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存在论基础
第三节 现实的生产过程——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现实基础
第六章 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与辩证法
第一节 辩证法的思想史逻辑及其真实内涵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第三节 从思想的内涵逻辑到历史的内涵逻辑

下编 拓展当代价值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当代反思
第一节 以基础理论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
——兼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
第二节 中西马哲学会通语境中的当代中国哲学
第三节 在对话、融通中构建当代中国哲学新形态
第八章 当代中国学术发展的未来道路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
第一节 当代中国学术研究的视域转换
第二节 当代中国学术研究的道路探索
余论
第九章 开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境界
第一节 构建当代中国的整体文化观
第二节 让真正的历史照亮未来的道路
——兼论新版《画传》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与中国道路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