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象解中国哲学:基本概念、原始语境、演绎结构及意义生成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5628863
  • 作      者:
    冯艳,刘辵豚著
  • 出 版 社 :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冯艳,女,河北省沧州市人,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两部,译著两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等项目。著作《自由摹状词理论研究》获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刘辵豚,男,湖南省娄底市人,南京大学哲学硕士,现为自由职业者,出版专著《常用汉字语义研究》(上、下册),业余研究中国传统哲学。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从2500个常用汉字中选出106个意义丰富或较难理解的哲学概念,介绍了这些哲学概念的字形演变、先秦字义、先秦经典语境以及演绎出的764个常用哲学词组的基本意义。书中论述了这些常用中国哲学概念的哲学背景和演绎结构,重点探讨了中国哲学的22个研究主题。书中还简要论述了从字词、词组、句子到篇章的意义生成过程,指出命题逻辑、谓词逻辑、模态逻辑与自然语言的关系,从逻辑学的视角对汉语语义的生成进行分析。
展开
精彩书摘
  《象解中国哲学:基本概念、原始语境、演绎结构及意义生成研究》:
  随着教育的发展,出现了教育哲学。研究如何把儿童培养成拥有健康完善人格的方法,称为“大学之道”。《礼记》中《学记》和《大学》都是研究教育哲学的专著。我们祖先对教育的目标、教育的意义、教育的过程、教育的方法、教育的时机、教育的得失兴废等等都做过全面深入的研究。
  教育的根据是人性,也就是人的道德。《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谓显明其至德也。亲民,使之变改为新人。至善,盛德至极美善)”《礼记·学记》:“君子日: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三乇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大德,谓圣人之德也。官,谓分职在位者。圣人在上,垂拱无为,不治一官,不官而为诸官之本。器,谓物堪用者,夫器各施其用,而圣人之道弘大,无所不施,不器而为诸器之本也。约,谓期要也。不言而信,是大信也。大时,谓天时也。齐,谓一时同也。不齐为诸齐之本也。若能察此在上四者之事,则人当志学为本也。三王祭百川之时,皆先祭河而后祭海也。或先祭其源,或后祭其委,河为海本,源为委本。先祭本,是务重其本也。本小而后至大,是小为大本。先学然后至圣,是学为圣本也)”
  教育的作用是用各种方法发扬人的本性。《礼记·学记》:“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捍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中国哲学的基本演绎结构
一、道德与名学
(一)道德
(二)象数与名学
(三)天道、地道与人道
二、天道与地道
(一)天象
(二)历法
(三)天命
(四)卜筮
(五)八卦与周易
(六)阴阳
(七)数
(八)度量衡
(九)五行
(十)地理
三、人道
(一)心与性情
(二)德性与德行
(三)智、仁、勇
(四)正义、诚信与中庸之道
(五)教育、学习与大学之道
(六)名教
(七)乐教
(八)诗教
(九)礼教
(十)政教与法治
(十一)宗教与祭祀
(十二)春秋与历史

第二部分 常用中国哲学概念的基本意义
1一
2道
3德
4理
5性
6命
7中
8心
9意
10名
11实
12正
13故
14天
15地
16神
17示
18帝
19王
20元
21阴
22阳
23数
24卜
25卦
26象
27时
28法
29类
30比
31凶
32感
33生
34气
35变
36革
37化
38易
39为
40常
41恒
42同
43异
44节
45决
46无
47空
48有
49大
50泰
51否
52复
53需
54蒙
55养
56用
57难
58待
59随
60合
61事
62物
63度
64量
65衡
66律
67本
68人
69圣
70成
71情
72文
73知、智
74能
75乐
76诗
77教
78学
79仁
80勇
81忍
82忠
83诚
84信
85义
86善
87恶
88好
89利
90美
91明
92孝
93礼
94虚
95耻
96敬
97和
98家
99权
100财
101政
102宗
103祖
104祭
105社
106史

第三部分 汉语语义生成研究
一、生活世界与语言世界
二、从事物、名称、语句到篇章的意义生成过程
(一)事物与名称
(二)句法与句子
(三)章法与篇章
三、经典与意义的丰富过程
(一)《诗经》与断章取义
(二)经典与注疏
四、意义、真假、推理与逻辑
五、经典逻辑、模态逻辑与可能世界语义学
(一)命题逻辑
(二)一阶谓词逻辑
(三)模态命题逻辑
(四)可能世界语义学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