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时请你说出真心话
在诸多恐惧症中,社交恐惧是较为普遍的一种恐惧症,相信很多人都会或多或少地有一些这种恐惧症。
例如在一些社交场合,尤其是会见一些“大人物”,或者登上一些大型活动的主席台上受万人瞩目时,一般人都会感到害怕,感到紧张。你认为自己患上了社交恐惧症,并为自己的这种“疾病”而害羞。
其实,你大可不必为自己的这个反应而害羞!
没事的时候,你可以看看电视新闻,你会发现,即便是那些平时在各种场合可以侃侃而谈的成功企业家、官员等社会精英,在会见一些更高级的“大人物”时,他们说话也会结巴,手也会发抖,脸上的肌肉也会显得非常生硬。
你甚至还会发现,即便是那些经常出席各种活动的影视明星,在一些大型颁奖典礼上,他们也会有结巴、发抖、脸部肌肉僵硬等反应。
可见,任何人在一定的场合,都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害怕和紧张。不同的是,有些人遇到这种境况时,可以很快摆脱这些情绪的困扰,而大部分人则不能。
导致这种差别的,有自信等心态方面的原因,有睿智等天赋方面的原因,有经验丰富等方面的原因,也有一些技巧上的原因。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前三个原因不太容易短时间内有所改变,但技巧上的原因是容易快速学会的。那么该如何改变呢?答案就是当你陷入社交恐惧时,请你大胆说出你的真心话。
为什么要说出真心话呢?这是因为,在一些令你感到不太容易适应的场合,如果你说的是假话,如果你说的是你提前写好的华丽辞藻,你的情绪就很难融入到你的讲话情景之中去,你就会越陷入社交恐惧的泥潭中。
所以,你在一边讲话时,一边就会担心,下面的台词要是记不住了怎么办?听众会相信我说的这些吗?我用这种语调说话是不是合适的?相反,如果你说的是你自己想说的,在你叙述时,你的情绪不知不觉地也被拉到了你当时做事时的心态。这时,你不需要担心忘记台词,不用担心语调是否合适,你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叙述之中,恐惧和紧张不知不觉就溜走了。
【心理点拨】说出真心话还有一层重要意义,那就是当你真实叙述自己内心的时候,你的情绪和表情是真实的,所以你的情绪和表情也就很容易感染到你的听众。他们用表情、眼神表达着对你的支持。而听众的这些表现被你觉察到,也会像镇静剂一样,安抚着你曾经充满恐惧和紧张的心灵。你的社交恐惧感,自然也会在这种一片和谐的氛围中消失了。
乐观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实
一个企业家忙碌了一辈子,终于退休了,终于可以安享晚年了,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天他低头看地上的地板,色彩却是模糊一片。他去咨询医生,得到的答案是他的视力正在快速衰退,一只眼睛已经基本失明,而另一只眼睛离失明也为期不远了。
自己未来的人生将在黑暗中度过,自己的这一辈子算是完了,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被恐惧击倒之后,他瞬间老了很多,家里人都为他担心不已。
突然有一天他想明白了,对失明的恐惧比失明本身对自己的打击还大,本来面临失明已经够糟糕的了,如果再患上恐惧症,自己真是一点活下去的必要都没有了。
想到这里,他决定摆脱恐惧,方法就是乐观接受生命中的那些不可避免的事实。既然失明已经不可避免,那就不要害怕,不要逃避。对于变得越来越差的视力,他经常开玩笑说眼前浮动着“黑斑”,是“黑斑”遮挡了他的视线。
当他完全失明之后,他自信地说:“我发现我能够承受自己的失明,就像一个人能够承受别的事情一样。”
当然,承受住失明的事实,并不等于就坐以待毙。失明之后,他开始积极寻找治疗眼睛的办法。最后,当地的医生决定为他做眼睛手术。说实话,那时的医疗水平还不太发达,当地的医生水平更是一般,对于他这样一个60多岁的老人来说,做眼睛手术是要面临很大风险的。之前就有些老人做眼睛手术时,不仅眼睛没有治好,还把性命都搭上了。
当然,他也不是没有担忧,但他希望能够重见光明,而他所能够接受的治疗也只能达到这个水平了。既然事实不可避免,他决定抛弃恐惧,勇敢地去接受眼睛手术。
然而,忍受了很大的痛苦之后,他的第一次手术还是失败了,他依然活在黑暗中。医生告诉他,还要进行手术,而且还可能不是一次,而是接连几次手术。最令人无法接受的是,即使进行几次手术之后,医生也不能确定他能够重见光明。
对于一个60多岁的双目失明的老人来说,接连几次进行未知凶吉的手术,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但他依然选择了继续做手术,手术的结果比他预想的还要糟,因为一次、两次、三次……一直到第十次手术过去了,他依然活在黑暗中。
继续手术可能依然会失败,但就此停止,自己这一辈子也就永远见不到光明了,而且之前手术受的罪也白受了。于是,他继续选择做手术,直到第十二次,他才见到了光明,而且是很微弱的光明。
【心理点拨】当灾难向你袭来的时候,通常情况下你所受的伤害是两个,一个是灾难本身带来的,一个是你对灾难的恐惧带来的。而且后者的伤害常常大于前者,这是因为恐惧是一种会递增的感觉,你当下的心如果被恐惧完全占有,那么你就会越想越害怕。你的害怕传递给了你的身体,瞬间,你的皮肤在起鸡皮疙瘩,你感到你的头发在倒立。身体的反应,又反过来影响了你的心理,于是你更加恐惧起来,而且还可能会被恐惧击倒。要想不受恐惧的伤害,方法很简单,那就是想开一点,既然不可避免,那就索性乐观接受吧!
第七章焦躁症:别急,岁月将会给你一切
本能的需要是可以满足的,而且很容易办到。使我们焦躁不安的恰恰是其余的那些需要。
——古希腊哲学家塞涅卡
33岁的张伟目前在北京一家家电公司从事销售工作,他坦言,销售本身就是一个压力比较大的职业,几乎每月、每周、每天,都要为销售业绩的提高而担忧。
新年之后,张伟刚到单位上班就接连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作为竞争对手的另一家家电公司来了一个非常厉害的销售总监,业绩提高很快,抢占了张伟所在公司的很多市场份额,所以今年的销售任务又很难完成;去年老板答应的提高薪资水平却没有兑现;因为买不起房,女友正在闹分手。
因为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加上春节小长假懒散惯了,所以节后回到工作岗位上之后,张伟一直感到焦躁,不想上班,就想在家歇着。去上班的路上,早高峰人多,推推撞撞在所难免,但是只要有人触碰到张伟,他会觉得很恶心,一到公司他就会先洗手。
如果有人不小心踩到张伟,不道歉,张伟就会忍不住发火甚至骂人。张伟也知道这种行为,在别人眼里是没素质的表现,但他就是忍不住。有时,张伟还会感觉到头痛、头昏、坐立不安,有时候只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就能让他变得气急败坏,焦躁不安。
现在这种焦躁的感觉一直在蔓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不仅工作受到了影响,生活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到了3月份,实在不愿意忍受焦躁煎熬的张伟,痛下决心辞去干了3年多的工作,决定离开北京,到小城市找一份简单的工作。
很显然,张伟患的是焦躁症。其实,这是很多在大城市打拼的、压力太大的年轻人都容易患上的一种疾病,只要认真调整,都可以摆脱的,完全没有必要像张伟那样用换工作、换城市这样的方法进行大幅度的调整。
走近焦躁症
几乎每一天我们都会看到一些令我们愤怒的新闻:一个年轻的女孩下班之后好不容易在公交车上等到一个座位,不久之后却因为没有把座位让给刚刚上车的老人,而遭到老人的辱骂,甚至殴打;一个幼儿园的学生,仅仅因为上课不听话,就遭到幼儿园老师的严重责打;更严重的是,一个年轻的妈妈,竟然因为儿子吵闹影响了自己休息,就以先摔后掐再捂的方式,将两周岁的儿子残忍杀死……
看到这一条条令人愤怒的新闻,人们不禁要问,这些施暴者都怎么了,这么令人难以接受、令人发指的事情,竟然也去做?
其实,要解释这些现象并不难,因为现在社会压力太大,不敢说所有施暴者,至少部分施暴者患上了焦躁症。
焦躁症已经成了一种很常见的病症,它是一种欲望受到压抑而形成的,有焦虑、暴躁、担心等明显特征的神经衰弱症状。和焦虑症相比,焦躁症除了有恐惧、焦虑等症状外,还伴有明显的暴躁、易怒等特点,所以也可以把焦躁看成是焦虑的升级。
患有焦躁症的人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做什么事情都特别急躁,而且过于较真,丁是丁、卯是卯,还经常性的杞人忧天,一旦身边发生一点点不愉快的事情,就会耿耿于怀,甚至起了报复别人之心。所以,那些患有焦躁症的人总是人际关系不佳,很容易将自己封闭起来。
除了以上那些特点外,焦躁症还有如下一些症状:
一是头痛,头昏,目眩,感觉嗓子受噎,呼吸困难,小小的刺激便会心跳加快。
二是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说着说着话就心不在焉,常常心烦意乱,毫无头绪。
三是脾气很大,容易愤怒,一两句话或者一点刺激,就可能会激起心中的怒火。通常,不满情绪会转化成一种隐忍,让神经饱受考验,甚至变得更敏感易怒。有的时候,怒火很可能会找到一个替罪羊,发泄在无辜者身上。
四是看到分数或者工作业绩不理想,心里就会慌张,但是又提不起劲儿好好努力。
五是昼无宁日,夜不安寝,把心机浪费在无谓的事情上,会不会失败?结果怎样?发展顺利吗?别出事故啊……种种不安和恐惧会不由自主地涌现。
焦躁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它危害我们的健康,破坏我们的情绪,阻碍我们学习或者事业的进步,也让我们过得非常不愉快。
那么我们为何会患上焦躁症呢?其实,患上焦躁症是很容易理解的,每天我们都忙着工作,每天我们都在为着生活而奔波,我们的压力太大了,令我们担忧的东西太多了,我们逐渐出现了焦躁情绪。本来这种情绪还只是暂时的,但长时间这种情绪得不到释放,就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病症——焦躁症。
【心理点拨】有些心理学家认为,在令人紧张害怕的情况下,焦躁有时候也是一种合适的情绪,因为一方面它比恐惧受的伤害要小一些,更有利于你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也更利于刺激你采取行动来解决问题。当然凡事都应该有度,如果长期有爆发性的焦躁,或者对外部世界持有一种敌对情绪,则不利于事情的解决,对健康也有害。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