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文化唯物主义与现代美学问题: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范式与经验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6060907
  • 作      者:
    段吉方著
  • 出 版 社 :
    中山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
收藏
作者简介

    段吉方(1975—  ),男,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导师,文艺学学科带头人,文学院副院长,华南师范大学审美文化与批判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广东省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主要从事文艺理论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西方美学,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与美学,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2项、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2项,广东省教育厅项目1项。获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出版专著3部,在《文学评论》等杂志发表文章百余篇。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全国马列文论论著研究会理事,全国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杂志编委,加拿大文化更新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展开
内容介绍

    本成果围绕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的文化唯物主义理论,系统阐释考德威尔、雷蒙?威廉斯、E.P.汤普森、理查德?霍加特、斯图亚特?霍尔、特里?伊格尔顿、托尼?本尼特等人的文学批评理论观念,整体把握就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批评的理论面貌与思想精神。本成果在国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与中国问题的相关性上找到了准确定位与理论解析路径,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文论有效地把握当下文学经验与文化现实有一定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在马克思对美学和艺术问题的研究已经过了一个半世纪以后的今天,德国文学理论家沃尔夫冈·伊瑟尔还以十分惋惜的语调写道,马克思“还没有讲清自己为什么依然喜爱希腊史诗这个棘手的问题就停了笔”。虽然这个问题早已在20世纪40年代卢卡奇为米·里弗什茨编选的《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和文学》一书写的序言中就得到了澄清:“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最普遍的原则我们能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学说中找到”,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关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与美学研究的理论有效性问题仍然需要不断地强化。在当代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正接受历史的洗礼,法国结构主义大师德里达曾揶揄地认为,马克思正以一个“慈父般形象”在后现代主义社会中“幽灵式地徘徊”。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中国,当代社会文化与思想发展的语境都更加复杂,文化研究与文学批评涉及的领域也日益广泛,文化的发展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推进到了一个复杂的时代,也裹挟着各种危机四伏的理论纷争。在这个意义上,德鲁·米尔恩的这个概括并不是危言耸听:“像马克思主义一样,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也陷人了深深的危机。这种危机反映了资本主义熔化一切看上去坚固的东西的能力,它甚至有能力把对文学价值的精神和功利的要求消融成一种高谈阔论。”我们不得不承认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也正面临着这样的难题,在当代历史条件下,不断发展更替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种种关于宏大理论的抵抗呼声,让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面临着被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消解与解构的危险。在这样一种充满思想对抗的语境中,恰当有效地回应这些理论分歧,既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研究的应有之义,同时也是我们从事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范式与经验研究的目标之一。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马克思曾指出,资产阶级社会的斗士们从过去的历史事件中找到了“为了要把自己的热情保持在伟大的历史悲剧的高度上所必需的理想、艺术形式和幻想。”在现代社会语境中,文化和艺术所面临的危机已经越来越沉重,美学和批评更加面临着各种分裂的现实所折射出的复杂矛盾,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要在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有效应对各种危机与挑战,把握人类审美文化发展的方向,就必须面对严峻的现实,深刻地总结文化与社会层面上展现出的新的历史趋向,把握历史与现实交汇中审美文化的表征形式与表达机制。
  ……
展开
目录
导  论  问题与方法: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研究的缘起
第一章  文化与社会: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背景与发展
第一节  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背景
第二节  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特征
第二章  “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生成与理论创构
第一节  雷蒙·威廉斯与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创构
第二节 “大众文化转向”与文化唯物主义的批评实践
第三节  “文化唯物主义”与“伯明翰学派”的大众文化研究
第三章  审美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的美学问题
第一节  “审美意识形态”的思想来源及其理论表达方式
第二节  雷蒙·威廉斯的“感觉结构”理论与审美意识形态
第三节  意识形态与文学生产:特里·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批评
第四章 “葛兰西转向”的问题形式及其理论意义
第一节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及其理论影响
第二节  “葛兰西转向”与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更新
第三节  文化研究与文化治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新的历史维度
第五章  悲剧与现代性:现代悲剧研究的问题领域及其提问方式
第一节  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悲剧理论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  感觉结构与悲剧经验:雷蒙·威廉斯的悲剧理论
第三节  神义论、反讽与马克思主义:特里·伊格尔顿的悲剧研究
第六章  形式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从异质发展到理论对话
第一节  形式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从异质发展到理论对话的路径与方式
第二节  意识形态与文学形式:特里·伊格尔顿对形式主义的反思与批判
第三节  超越“文本形而上学”:托尼·本尼特对形式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批评
第七章 理论面向现实: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经验性”
第一节  审美幻象研究与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资源
第二节  理论与实践: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经验性”
第三节  文化研究与“理论之后”:英国文化研究的中国接受与反思
第四节  语境与问题:文化唯物主义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建构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