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大企业:理论与分析融合
本书以独特且具说服力的明确观点,提出全球成长企业的LEAP新商业模型,并以此筛选出全球百大成长企业;再以个案研究的方法,依产业别挑出数家企业进行深度探讨,并以大量的图示和表格,辅助说明作者想传达的概念,有助于阅读与理解。
★作者背景:专业与实践并进
·作者目前在日本一桥大学国际企业策略研究所任教,该校为日本财经领袖的摇篮;在于哈佛商学院就读时,毕业成绩是全班前 5%,成为“贝克学者”,是第二位获此荣衔的日本人;
·作者之前在麦肯锡顾问公司工作19年,成为资深合伙人;现在是波士顿顾问公司的资深顾问,这两家是全球非常知名的顾问公司。本书所挑选的全球百大企业也是作者与波士顿顾问公司合作筛选的。
★个案
作者详细介绍了百强企业当中,同时大部分也是我国读者耳熟能详的苹果、谷歌、Facebook、星巴克、雀巢、沃尔玛、通用、全食等41家美国企业,优衣库、丰田、朝日、松下、索尼等10家日本企业,还有塔塔、LG、诺和诺德、梯瓦等数十家外国企业。
作者在书中指出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以及华为、海尔集团、小米等极具成长潜力的企业,并较为深刻分析了阿里巴巴的发展模式。
★内容深度
每篇个案分析的篇幅虽不长,但作者旁征博引了各经济管理理论和弗里德曼、熊彼特、詹姆斯·皮凯蒂、野中郁次郎、菲利普·科特勒、迈克尔·波特、大前研一、松下幸之助等当代经济学、管理学大师的著作,加上其企业管理顾问背景所做的实践观察,更是加深了本书的知识性与深度性。
★借鉴
在我国这样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本书可以成为每一位在新世纪中追求企业成长的管理者的必读书目,也可为诸多的创业者们提供宝贵的指导。
BCG资深顾问,前麦肯锡资深合伙人名和高司提出全球成长企业的LEAP新商业模型。同时通过与BCG共同合作,以 2014 年营业额达 1 兆日元的企业为对象,在排除特许经营及金融等产业后,以营业额成长率、企业价值(股价)成长率和平均利润率这三大指标,筛选出全球百大成长企业;除了分析其共同点之外,并按产业类别挑选出特别值得关注的企业,借助大量图表,旁征博引各经济管理理论和弗里德曼、熊彼特、詹姆斯·皮凯蒂、野中郁次郎、菲利普·科特勒、迈克尔·波特、大前研一、松下幸之助等当代经济学和管理学大师的著作,对其管理方法进行了深入剖析——回顾过去,展示当下,预测未来。
尽管作者最初预设的读者对象为日本企业,但本书内容实则希望能打破世人对“成熟产业就无法再成长”“大企业就无法再高速成长”“中小企业难以有大发展”等迷思,这应是每一位在新世纪中追求成长的管理者的必读书目。
全书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前言~第三章)阐述分析目的、筛选及排名方式,以及G企业(意指跨国成长型巨人,即Global Growth Giants)的共通点,并说明本书用来分析企业的“LEAP”模式:
第二部分(第四~第六章)则按照网络、健康医疗、电子、汽车、零售业、消费品等六大领域,加上进榜的日本企业,以及几家未参与排名、或未进榜的企业,分析各企业进/落榜原因。百强企业当中除了有以苹果为首的41家美国企业,还有10家日本企业。作者同时指出,由于上市时间等原因,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以及华为、海尔集团、小米等,这些企业极有可能在将来跻身世界百强成长企业之列。
第三部分(第七章~后记)则又回到作者为本书所设定的主题,也就是日本企业要如何扬弃“成熟国家无法成长”这个固定观念,从而追求全球性的、跳跃性的成长。
全球首创! 21 世纪全球百大获胜企业
我之前写的书里的排名是关于“日本的100 家公司”的,相信读者已经有了不少了解。因此,本书中我想挑战“世界的100 家公司”排名。目的是选出21 世纪的成长企业。所以,我在本书中首次发布了“21 世纪成长企业排名”。
在这里简单整理了排名的前提条件。
·受管制的产业、保护性产业、金融类企业不作为排名对象。这些企业的成长主要受市场和创新的因素影响比较大。
·以2014 年为节点,销售额不足一兆日元的企业不作为排名对象。虽然小企业也有其存在的意义,但是大企业如何变得更大更值得探究。
·①销售额高增长率②企业价值(股价)增长率③平均利润率——根据这3 个的得分和来排名。得分占比按顺序分别是40%、40%、20%。企业利润率为零甚至负增长导致日本企业近年来的利润率减少。而对于其他还在发展的企业而言,当他们用除去税款的利润进行再投资时,取得的利润依旧呈现出减少的趋势。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日本企业的利润率在减少。
如果要在这样的条件下给各个企业排名,苹果公司必然高居首位。此外,排名在前100 名的公司中有41 个是美国企业。21 世纪的今天,相比于日本本土企业,美国企业依旧呈现出了压倒性的优势。排名前10 的企业中,入围第二名的是日本公司。虽然跟排名第一
的美国企业差距甚大,但与德国、英国、法国企业相比,还是略胜一筹的。麦肯锡说过这样一句话:日本企业的时代已经终结,而我认为并非如此。起码日本企业跻身排名榜前10 了。
但是,入围排名榜前20 的只有迅销一家公司,并且排名榜前50的也只有这一家公司而已。日本公司主要集中在排名榜的后半部分。此外,排名榜上榜的10 家日本公司中,有5 家是自行车公司以及跟自行车零部件相关的自行车企业。因此日本产业中盛传着自行车的“一只脚打法”的说法。这不过是在说,入围排名榜的日本企业中,近一半是与自行车相关的企业。顺便一提,排名第101 位的日本企业,只差一点就可以进入排名榜了。
聚焦当前全球范围内正在发展的企业,如果还是用现在的这个方法进行排名的话可能会漏掉几个公司。具体一点说的话,例如:谷歌、阿里巴巴、RECRUIT 等2000 年后上市的公司,因为当时的企业价值无法估计,所以不在排榜评价范围内。但是,如果从这些企业的“发展角度”(从上市后的股价来推测企业发展价值)来评定的话,我将用“不在排行榜内,相当于榜内几名”这样的方式介绍这些企业在排行榜中的排名情况。
例如,谷歌不在排行榜内,相当于榜内第2名。如果从具体数据来看苹果、谷歌公司的话,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些企业在飞速发展。日本方面,RECRUIT 公司不在排行榜内,但相当于榜内的第34 名。而日本企业的迅销公司,仍旧是排行榜内的第2 名。
阿里巴巴在2014 年上市,因此无法估算价值,但是阿里巴巴有着不输于苹果公司的发展速度。类似于这样的在IT 行业中2000 年上市后发展速度很快的公司不在
少数,但是这次入榜的只有德国的SAP 公司(第21 名)一家。此外,因为尚未上市的公司没有股价,无法推定企业的价值,所以也不在评定范围内。卖家具的宜家(瑞典)、卖自行车零部件的罗伯特·博希(德国)、日本的三得利控股等公司如果上市的话,极有可能上榜。
非常可惜的是,日本企业中的电产业没有进入排行榜。虽然2015年电产业营业额突破1 兆日元(1 日元≈0.06 人民币),但是“1 兆日元以上”在2014 年才作为评定标准,所以电产业仍旧不在评定范围内。电力公司董事长永守重信先生发表了“目标营业额10 兆日元”的报告,所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电产业有极大的可能性入榜。
这次的排名榜指标比例与之前相比降低了20%,同时也把平均利润率作为指标。因此,那些先行投资,没剩多少利润的公司将很难入榜。亚马逊公司就是典型的例子。
此外,那些想要把公司体制改为“肌肉型的”进行结构调整的那些公司,从数据上看,似乎是止步不前、没有发展的。此时,GE、IBM、日立等公司的营业额与利润都在减少。但是这些企业,如果以正确的方式进行企业结构调整的话,很有可能在下一次上榜。
如日立公司,现在正以“智能传输”为立足点进行企业结构改革,所以一部分实业的营业额在减少。但是这次缩小产业规模,不过是在为下一次的发展做准备。几年后,这家公司必会上榜。
前言 / 013
英美、北欧——持续成长的成熟国家/ 强化获利能力——为了日本经济
再增长/“失去的20 年”——从获胜者那里学到的/ 全球首创! 21 世纪
全球百大获胜企业/ 全球百大成长企业的共同点是? / 日本企业“跳跃
式”发展的必备因素
part 1
为什么当今是全球化成长时代? / 017
要么成长,要么死——不成长的企业只能被淘汰/ 失去成长动力的全球
性企业/ 日本的噩梦——失去的20 年/ 竞争环境改变了!——改变的3
个规则/ 从“全球赢家”那里必学的3 个重点/ 当务之急,将危机转为
机遇/ 以“量子跳跃”为目标
part 2
首次公开!全球百大顶尖企业 / 017
G 企业(全球成长企业)的选定条件——营业额成长率、企业价值成
长率、平均利润率/ 首次公开!世界百大顶尖的公司/ 全球百大顶尖企
业——什么样的企业能被选出来? / 全球百大顶尖企业的两个共同点
part 3
G 企业的新商业模式:LEAP / 031
part 4
精选! 14 家外企的竞赛 / 0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