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投资市场的风险与机遇
2015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过去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不得不面对世界经济萎靡不振、欧债危机持续发酵、李嘉诚等商界巨头集体撤资转换投资方向等一系列让我们措手不及的事件。
同时,国内多年来一直依靠投资拉动经济的负面效应越来越大,为此,政府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口号,也做出了“一路一带”输出产能的新决策。然而,在频繁出台各种新政策后,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当今中国的实质性问题。身在如此复杂多变的投资环境中,我们该如何应对?
在蓄积了一年多的时间后,我终于将过去这段时间投资市场的本质理清,整理成书出版,以便帮助更多的普通老百姓在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后找到事情的本质,认清投资市场的真实面目。本书共分上下两篇,分别从投资环境和投资领域两个方向展开,主要内容涉及国际、国内投资市场的重要事件。
从国际投资环境来看。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10月5日达成初步协议,外界普遍解读为这是美国遏制中国的策略。主要媒体更对此进行了如下解读:
10月7日,美国外交政策网站发文称,TPP带来如下可能性:全球经济的未来规则将在美国影响力占据统治地位的前提下写就。
10月7日,美国之音称,TPP协议的达成恐令中国失去了在21世纪制定全球贸易规则和标准的机会。
10月6日,新华社称,“全覆盖”和“高标准”是TPP协议的主要特点,希望以此为样本重塑亚太乃至全球的贸易规则。
10月8日,《上海证券报》发文称,TPP尘埃落定,标志着新一轮国际贸易规则之争的开始,美国通过主导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力图推行代表发达国家利益的高标准的贸易投资规则。
通过对国内外媒体的相关报道分析后,你会发现,其实事情的本质根本不是美国对中国的“战争”,而是资本对主权的挑战!那我再抛出一个问题:在美国的两党中谁代表大资本家、大资产阶级、跨国资本的利益?你一定会告诉我是共和党!因为所有人都这样认为,而奥巴马所在的民主党是代表穷人的。实际上我告诉你,在资本面前,是什么党根本不重要。何以见得?
6月24日下午,在授权奥巴马进行TPP谈判的法案上,美参议院以60票赞成、37票反对的结果通过贸易促进授权法案。在60票赞成票中,共和党47票,民主党13票;37票反对票中,民主党30票,共和党7票。共和党依然是赞成的主力,奥巴马是在共和党支持下谈的TPP!不管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面对跨国资本的时候都是无力的!那什么才是TPP整件事情的本质呢?TPP试图把通常只有在双边条款中的“投资者—政府争端解决(ISDS)机制”扩展到多边机制之中。一旦这个成为新的国际规则,那什么协定都不重要了——公司利益将超越国家主权利益。跨国公司可以向自己雇佣的第三方机构诉讼主权国家,申请主权国家赔偿。但是主权国家不能状告企业,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单向权力。ISDS里面还有最惠国待遇(MFN)索赔。这又是什么意思呢?打个比方,如果越南给加拿大一家企业零地价建厂,而一家美国公司付出了100万买地建厂。只要美国的公司发现了这个事情,它可以直接起诉越南政府,并以此索赔。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和历史上晚清政府签订的那些丧权辱国的割地赔款条约有些相似呢?事实上,整个TPP事件的本质就是跨国公司想要做过去主权国家才能做的事情。这就是我们所处的国际大环境。在这样一个背景前提下,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美国的汇率大战。美国已经通过三轮汇率大战洗劫了拉美和东南亚,就目前形势来看,美国在新一轮的加息周期中又想把屠刀举向包括中国在内的更多国家。
所以,你不难明白,为什么IMF、世界银行都会成为以美国大公司为首的跨国公司的帮凶,而由中国主导的金砖银行想建立公平正义的国际金融新秩序,是多么举步维艰!同样,你也不难明白由中国主导的亚投行为何会被美日拒绝,而被发展中国家拥抱。在这样一个国际大环境下,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向不公平的国际游戏规则发起挑战,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已经足够强大,相反,美国仍然是全球经济稳定的基石,华尔街一旦“感冒”,全球经济还是要跟着一起“吃药”。
以上就是我们面临的国际投资大环境。那么投资者的机会又在哪里呢?纵观全球发达地区,我把欧洲作为首选。为什么?你会说,欧债危机不是很严重吗?德国不是借给希腊很多钱吗?是的,也恰恰是因为德国借给希腊很多钱,所以它不会让欧洲的危机蔓延和爆发。从本质上来看,这是德国在逃避自己的责任而已,我称之为“欧盟内部的转移支付”。德国目前这个阶段不会真的弃这些国家于不顾,不是道义原因,而是利益所在。当然,巴黎暴恐事件可能导致短时间资本有回流美国的压力,我相信这是暂时的,尤其是当欧洲对中东地区政策稳定后一切还是要回到正轨。
下面我们来分析国内的投资市场。先来说说让所有人揪心的股市,相信这一轮股市的波动让所有股民记忆犹新,如今想起来仍是心惊肉跳。沪指从2014年10月的2300点一路飙升到2015年6月12日的5178。19点,然后掉头向下,一个月时间,7月8日跌到3500点,8月底跌到3000点左右。亏了也好,赚了也罢,大家都稀里糊涂的。我始终认为,虽然在外界因素的干扰下,很多事情我们是没有办法非常准确地判断未来的走向的,但是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你现在不去分析整个事件的本质,就无法在下一次灾难中成功脱逃。我在书中详细剖析了这次股市的波动始末,包括政策因素的拉抬作用、大户套现的下跌影响等。下次你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哪些因素可以影响股价的波动,如何判断好股市走向。
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楼市也随之步入新常态,如今的基本面表现在:价格涨,需求下跌;价格跌,需求上升。不会暴跌,更不会暴涨。而楼市的价格波动也更具规律性,我们以住宅楼为例。第一,是否具有本地特性,比如说市中心、火车站、临湖面海等;第二,是不是学区房;第三,是不是地铁房;第四,是不是刚需房。以上这四个条件,满足的越多,就表现的越常态化,也就越符合经济学规律。那些非常态化地产,比如在“鬼城”里,没学校,没地铁,也不是刚需房,就像库存的衣服,没人要的,其结果一定下跌。对此我们选取不同的一二三线城市做了详细的调查,都符合这个规律。
在金融市场,目前最大的利好是发放民营银行牌照。但是,与多数人的大加赞赏相比,我对此并不是很乐观。为什么?因为大部分民营银行并没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盲目地追求做大做强。民营银行面临哪些严峻挑战呢?第一,面临国有银行的垄断优势;第二,民营银行的成本比四大行高得多;第三,钱荒将成为常态;第四,低息揽储将成为历史。所以,发展民营银行的正确思路不是简单地做大做强,而是专注于四大行看不上或者服务不了的领域,这其中隆泰银行的例子就值得我们拿来学习。另外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就是P2P互联网金融,它服务的也是四大行触及不到的领域。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讲,P2P互联网金融确立了中国的合法民间定期利率。投资者购买P2P产品的时候都会被清楚地告知这笔钱要用多久,年化收益率是多少。一个规范的P2P平台会有第三方资金托管、担保公司担保或者平台自有资金先行赔付,将来还可以大规模引入保险公司承包。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年利率能达到10%~15%。这就是中国的民间定期利率。但是要提醒投资者们注意,随着P2P市场的不断壮大,有很多不规范的P2P公司披着互联网金融的名义做击鼓传花的庞氏骗局,我们要学会判断真伪,防范危机。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现在来看,在风云变幻的投资市场中,这句话仍然适用。我们必须要时刻警醒自己,这是一个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时代,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要学会及时理清思路,看清事件的本质。新一轮的投资大战即将打响,拨开资本市场的层层迷雾,让我们一起看清趋势,把握先机,赢得未来!
正文部分精彩文摘:
大国博弈,中国如何抉择?
一、俄罗斯三大危机是如何爆发的?
2014年的世界局势风云变幻,诡谲难料。我认为,这一切复杂局势都来源于美国与俄罗斯之间的金融大战,从年初一直打到年底。在这场金融大战中,俄罗斯显然居于下风,爆发了三大危机。2014年12月25日普京宣布,俄罗斯的高级官员不准休假,从2015年1月1日到12日持续工作,以控制经济局势。可见,俄罗斯明显疲于招架,无力抵抗,三大危机渐次爆发。
第一个危机,严重的通货膨胀。按照俄罗斯官方公布的数据,2014年全年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是11。5%,但是老百姓常用的物品价格同比涨幅远不止这么多,其中,半升装伏特加酒政府最低调控零售价上涨30%,牛肉和鱼类价格上涨了40%~50%。因为俄罗斯的消费品大部分是进口,因此货币贬值幅度和通胀幅度应该基本一致,在40%~50%。另一方面,俄罗斯央行正在印钱救国企,俄罗斯最大的国有石油公司Rosneft12月通过发行债券融资了6250亿卢布(约合108亿美元)。俄罗斯央行迅速将这部分债券纳入自己的可抵押品名单,这样其他银行便可使用这部分债券来作为抵押向央行换取流动性。也就是说,国企发的债券等于国债信誉,直接向市场注入货币,这么一来通货膨胀就更严重了。
第二个危机紧随其后,由于油价暴跌,俄罗斯陷入经济衰退。俄罗斯经济高度依赖能源出口,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占到了俄罗斯出口总额的67%和俄罗斯联邦预算收入的50%。油价暴跌给俄罗斯所带来的损失高达1000亿美元。根据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的预测,如果油价达到104美元一桶,俄罗斯可以达到预算平衡;如果90美元一桶,俄罗斯经济会开始萎缩;如果80美元一桶,俄罗斯必须削减开支,否则会出现危机。2008年石油下跌时,普京曾强硬表态说,即使油价跌到70美元一桶仍然能维持预算平衡。而到2014年底,石油价格已经跌至60美元一桶,普京12月18日在记者会上说“俄罗斯应当准备好迎接两年的经济衰退”。俄罗斯财政部长表示,俄罗斯经济可能在2015年出现4%的萎缩,政府预算会有相当于GDP3%以上的赤字。这是非常严重的情况。当然,2015年开始,油价已经不是60美元一桶了,而是40多美元一桶,俄罗斯还能维持吗?如果油价进一步跌到40美元一桶以下,我很担忧俄罗斯经济将立马全线崩溃。
第三个危机,金融海啸。俄罗斯欠西方银行近7000亿美元债务,其中大部分是巨型国有企业欠下的,这是俄罗斯经济的命脉。现在由于欧美制裁,俄罗斯已经不可能在欧美市场上搞新的融资,怎么办呢?那只有自己还钱了。我们发现俄罗斯的外汇储备总共只有4000多亿美元,除去1720亿美元的基金、450亿美元的黄金和120亿美元的IMF特别提款权,俄罗斯可动用的外汇储备仅剩余大约2000亿美元。并且2015年短期债务到期要还掉1000亿美元,即使能撑过2015年,我都不晓得俄罗斯怎么度过2016年。所以俄罗斯经济现在非常危险,第一通货膨胀爆发,第二经济衰退爆发,第三金融海啸跟着爆发。
二、美国对付俄罗斯两大招:石油战与汇率战
对于俄罗斯的三大危机,美国是什么态度呢?2014年12月16日,美国国务卿克里在伦敦表示,如果俄罗斯肯在乌克兰问题上做出让步,让停火协议生效的话,美国可以考虑短期之内解除这个制裁。因为俄罗斯7000亿美元的外债,主要是欧盟的钱。一旦出现大规模违约,欧洲金融业也会受伤,产生连带效应。当然美国是没有关系的,我们发现美国没有借多少钱给俄罗斯,也就是欧盟的一个零头。但由于考虑到欧盟,美国打俄罗斯打到现在心里面也多少有点顾忌,如果北极熊真的垮了怎么办?会把自己的兄弟欧盟也拖下水,所以这个时候是一个非常诡谲的局面。
其实,美国对付俄罗斯也就是两招,一是石油大战,二是汇率大战。美国一方面牢牢控制石油定价权,通过金融美元在期货市场上操纵油价,一方面让自己的小兄弟沙特出面。2014年12月22日,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长欧那密表示,沙特阿拉伯已经说服欧佩克成员国相信,不管价格跌到什么程度,降低产量都不是符合该组织成员国利益的做法。欧那密强调,“不管每桶是20美元,40美元,50美元还是60美元,都没有什么关系”。可以说,在国际石油市场上,俄罗斯毫无定价权!石油是美元定价,美元一旦贬值,石油价格马上暴涨,这就不符合美国的利益了。所以这个时候美元必须维持强势,以打压油价。美元过于强势的结果是卢布开始贬值,从2014年年中到年底,卢布贬值高达50%,使得俄罗斯大量资金外逃。根据俄罗斯央行的统计,2014年外逃资金高达1280亿美元,2015年也将会超过1200多亿美元。而根据欧盟央行的数据,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俄罗斯的实际资本外流规模估计已经达到2220亿美元。
三、为什么人民币贬值不是我们的最优选择
那么,面对这么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应该怎么做?2014年,日元、欧元大幅贬值,大家很自然地认为人民币也应该贬值,因为可以增加出口。大家都知道,中国经济有三驾马车——出口、投资跟消费,那么出口现在碰到寒冬;投资不敢投了,因为过去投太多现在严重产能过剩了;消费短期之内不可能拉动。因此三驾马车通通不工作了,怎么办?一个非常简单的想法就是,我们要学习日本和欧洲,让人民币大幅度贬值拉动出口,拉动中国经济。但如果这时美国也急了,美元也贬值呢?那将会开启全世界主要货币竞相贬值的时代,也就是另一场货币战争了。因此这种观点在我看来是非常简单和幼稚的。
与人民币贬值以拉动出口的思路正好相反,我们能不能够通过人民币跟着美元升值,创造出一个新的有利形势,来个人民币国际化?当然可以。全球已经有40多个国家把人民币当成了储备货币,人民币也已经是全球第七大储备货币,在全球储备中占比1。59%,在国际信用证和托收交易等贸易融资活动中的使用份额位列全球第二。2014年10月14日,英国财政部发行人民币债券,人民币成为除美元、欧元、日元和加元外的第五大储备货币。10月12日,据美国彭博新闻社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目前正在考虑是否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一篮子货币中的一员。当前IMFSDR的构成货币为美元、日元、欧元和英镑,一旦IMF把人民币纳入货币篮子,意味着人民币和这些货币一样,成为全球储备货币。IMF所有成员国的央行将通过持有SDR,自动获得人民币敞口,这将促使其他央行进入人民币市场。
当然,要成为IMF的储备货币,绝非这么容易的。有两大条件:第一,需要IMF187个成员国的大多数同意,这一点可能做得到;第二,需要IMF执行委员会85%的具有表决权权益的支持。这就很难了,因为美国就控制了其中16。75%的表决权,如果其他国家都同意而美国不同意,也只能争取到83。25%,刚好达不到这个目标。
四、人民币不贬值,中国如何扭转出口颓势?
当然,如果人民币要跟着美元一起升值,中国是要承受相当大的压力的,因为目前中国的出口相当困难,人民币升值无疑是雪上加霜。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到了2012年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贸易国。为了对付中国,美国需要打造一个“ABC世贸”,也就是AnyoneButChina(中国排除在外的世贸),所以它成立了一个叫作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组织。要加入TPP,第一要完全开放农业,第二完全开放工业,第三完全开放服务业。美国知道中国是绝对不会完全开放农业和服务业的,因此中国是不可能加入的。TPP一旦成功,中国每年的出口贸易至少减少1000亿美元。这就是为什么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沿线已经有50多个国家积极响应参与。这对于贸易的正面作用会非常持久,可以大大缓解中国目前的外贸压力。尤其是陆上丝绸之路,打通了中欧大动脉,连接了发达国家以及沿线各国。2011年3月19日,重庆至欧洲的国际铁路大通道“渝新欧”全线开通,实现了全线一次装车,无需二次清关,大大节省了运费和时间。“渝新欧”集装箱每公里运价从开通时的1美元逐渐降至2014年的0。6美元,成本与水运基本持平,且17天就能把货物从重庆运到德国,而水运要45天。假设一个集装箱的货值为1000万元,1000万元按照6%的年利率计算,一个月的成本就是5万元,折合8000美元。这样算下来,“渝新欧”是非常有竞争力的。其次,中国开始积极推动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以对抗标准更严的TPP。结果就是中国提倡的FTAAP更受欢迎,因为标准更低,谈判更灵活。韩国目前已经和中国谈完了,2014年11月10日,中韩两国领导人正式宣布中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实际上达成一致。11月17日,习近平主席访问澳大利亚期间,双方共同确认实质性结束中澳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澳大利亚对中国所有产品关税最终均降为零。如果FTAAP取得成功,整个亚太自由贸易区的体量是全世界GDP的57%,远远超过TPP,中国的出口贸易也将每年增加1。6万亿美元。
这就是为什么人民币不应该贬值,第一美国态度不明朗,第二我们需要人民币国际化,第三在TPP打击之下贬值也没有用。那我们怎么拉动出口呢,两个方法,第一个丝绸之路,第二个亚太自由贸易区。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大决策——成立两行一金。“两行”是金砖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一金”是丝路基金。全球国际性银行注册资本金规模。金砖银行成立时有1000亿美元资本金,亚投行1000亿美元,丝路基金400亿美元。三个加一起2400亿美元,比世界银行规模还大。而且都是由中国主导!通过两行一金,一方面,中国可以将过剩产能输出给亚洲其他国家,另一方面,也实实在在满足了亚洲国家的发展建设需求。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预测,在2020年之前亚洲国家每年基础设施投资需求高达7300亿美元,他们的需求正好与我们的输出相契合。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