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天堂,都是由那些被拒绝入内的人构想的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莫里森代表作
★“奥普拉俱乐部”选书
★余华、苏童、阿来推崇的作家
★我想这就是文学的神奇,这样的神奇曾经让我,一位遥远的中国读者在纳撒尼尔·霍桑、威廉·福克纳和托妮·莫里森的作品里读到我自己。——余华
海报:
一个雨后清晨,九个男人持QIANG闯入女修道院。他们先朝那个白人姑娘开了QIANG。对剩下的人可以从容下手。没必要匆忙离开这里。
小镇鲁比与世隔绝数十年,再也难以守护其纯洁与安宁:女儿将母亲推下楼梯,新娘在度蜜月时消失,亲兄弟互相开枪,年轻一代公然挑衅父辈传统……男人们终于找到了罪魁祸首——附近一座女修道院,其中住着一群特立独行的女人,或玩世不恭,或遭遇情变,或受到通缉,或孤苦无依。她们逃离各自困境来到这个庇护所,获得重生后自我而率性,却在无意间触怒了传统封闭的鲁比小镇。
他们先朝那个白人姑娘开了QIANG。对剩下的人他们可以从容下手。没必要匆忙离开这里。他们离镇子有十七英里,而那座镇子离别的城镇都有九十英里之遥。在这座女修道院中有的是藏身之处,这一天才刚开始,还有时间。
他们一共九个人,比他们奉命要蹂躏或杀掉的女人多一倍,何况他们还随身携带着可满足任何需求的用具:绳索、一个棕榈叶十字架、手铐、催泪瓦斯和墨镜,当然还有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QIANG支。
《天堂》向我们呈现的是:纯真如何破碎,对过往的回忆如何侵扰当下的生活,以及接受失落、变化、疼痛有多难。
——《纽约时报》
《天堂》是莫里森奇特和有创意的作品,如此深刻而迷人,我们必须尽力跟随那些令人迷惑的片段,以找到令人满意的叙述逻辑,理解小说的现实层面,抓住隐藏其中的寓意。它以象征的手法写出了一个民族的神话,是莫里森好的作品。
——《纽约客》
《天堂》是托妮·莫里森1993年获得诺贝尔奖之后紧随而出的小说,也是她迄今好的作品。莫里森是一位杰出的小说家。
——《纽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