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下嫁之谜(典藏版)》:
第一篇 太后下嫁,四百年的谜 东陵墙外孤陵寝,不陪夫君陪子孙 位于河北唐山遵化县马兰峪的清东陵,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首要的帝王后妃陵墓群,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古帝陵建筑,原为清初顺治皇帝亲点的“万年吉地”,有清一朝,这里先后共建有皇陵五座——顺治帝的孝陵、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咸丰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以及东(慈安)、西(慈禧)太后等后陵四座、妃园五座、公主陵一座,计埋葬14个皇后和136个妃嫔。
清东陵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南有金星山作朝如持芴朝揖,北有昌瑞山作后靠如锦屏翠帐,中间有影壁山作书案可凭可依,东有鹰飞倒仰山如青龙盘卧,西有黄花山似白虎雄踞,东西两条大河恰似两条玉带环绕夹流。群山环抱的格局辽阔坦荡,雍容不迫,真可谓地势天成,景致清幽。当年顺治帝到这一带行围打猎时,曾被这一片灵山秀水所震撼,当即传旨“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从此昌瑞山便有了规模浩大、气势恢宏的清东陵。
清东陵的风景十分秀丽,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进入陵区,人们首先看到的是昌瑞山下一座陵园,此陵名叫昭西陵,孤立于风水墙外,坐北朝南,建筑布局由南往北依次为:下马牌、神道碑亭、隆恩殿、方城、明楼、宝城、宝顶下为地宫。这其实是座十分特殊的陵寝,从基址上看,最南端是下马碑,神道碑亭,仅存残碑,这都是超越皇后陵等级的建筑。仔细观览,还会发现该陵没有马槽沟、玉带河和券桥。进入大门,但见其三座门位于享殿之前,隆恩殿已拆,仅存基址。有资料及旧照片显示该殿并非帝后陵中常见的歇山顶,而是规格更高的重檐庑殿顶,凸显陵主的高贵显赫。
那么,这座规格极高的陵寝中埋葬的是谁呢?它的高贵主人就是本书的主人公——清初有名的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
孝庄文皇后,姓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是清太宗皇太极的妃子,顺治皇帝的亲生母亲,康熙皇帝的祖母,一生历经三朝,竭力辅佐儿孙两代幼主,助大清定鼎天下,死后累加谥号称“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受到清室顶礼尊崇。
清东陵安葬的所有帝后中,孝庄文皇后是辈分最高的人,但为什么却被置于东陵的风水墙之外呢? 康熙二十六年(1688),孝庄文皇后病逝,遗命将其葬在孝陵附近。按清朝早期葬制,皇后无论死于皇帝前后,都要与皇帝合葬,同陵同穴。可孝庄在其生前曾嘱咐康熙帝道:“太宗文皇帝(皇太极)梓宫安奉已久,卑不动尊,此时未便合葬。若别起茔域,未免劳民动众,究非合葬之义。我心恋汝父子,不忍远去,务必于遵化安厝,我心无憾矣。” 康熙帝向来对祖母非常孝顺,故在孝庄归天后,没有将其人昭陵,只是在东陵边修建暂安奉殿。院内有享殿和暂安奉殿各一座,未建地宫。享殿为庑殿顶,因孝庄生前对所住紫禁城内慈宁宫东侧的一座小殿十分喜爱,所以康熙命人拆掉,移到陵区重建成享殿。享殿旁有东西配殿,院门为三座门。孝庄的棺椁被葬在暂安奉殿的宝座上,以土掩埋后永闭殿门。
终康熙一朝,未能解决孝庄文皇后的陵寝问题。
到雍正三年(1725年,皇太极与孝庄成亲100周年),世宗以孝庄文皇后暂安以来国家昌盛,圣祖在位历数绵长、子孙繁衍为由,认为此地颇吉,故将暂安奉殿改为昭西陵。
那么孝庄为什么要对康熙说不与葬在千里之外的皇太极合葬,却要另起坟穴,在清东陵陪着子孙呢?这里面其实有其难言之隐情,终生之心病,康熙知之,故照其祖母吩咐未将她与其祖父合葬,那孝庄到底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心事呢?这就是本书将要讲述的清初第一大疑案——太后下嫁。
清官疑案,迷影重重 文人议孝庄故事,野史评下嫁因由 作为一个历史名词,“太后下嫁”如今几乎专被用来形容孝庄下嫁多尔衮之事。
“下嫁”这个词通常多用于贵女出嫁,即地位身份家境高的女子嫁到低一等或几等的男家去,因此又成为娶嫁中男方的谦词,但由于皇帝的女儿结婚都称下嫁,而普天之下,论地位身份家境,谁还能超过皇帝呢?所以后来它几乎成了公主出阁的专用语。
皇帝的女儿下嫁,不管怎样礼仪重、排场大、花团锦簇,却是朝朝代代屡见不鲜的。而皇帝的母亲皇太后,若与“下嫁”这个词相联系起来,必是奇事一桩。历史上有过的唯一的事例,就是孝庄太后下嫁的故事,所以此事也可称得上是独一无二了。
在封建社会,至高无上的皇帝是君父;至尊至贵的皇后是国母。那么君父国母的母亲,当是天下万民的祖母了,这样的祖母竟公然下嫁,这样的事竟发生在视改嫁为耻辱、把失贞当罪恶的素称礼仪之邦的中国历史上,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太不成体统了,可谓千古奇闻。
太后下嫁的故事不仅流传很广,版本也有多种。
自清亡以来,“太后下嫁”更是被传说得沸沸扬扬。
小横香室主人的《清朝野史大观》一书中有《太后下嫁摄政王》、《太后下嫁贺诏》、《太后下嫁后之礼制》三条专记太后下嫁之事,并说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也”!1917年五月,蔡东藩的《清史通俗演义》,其第十八回目《创新仪太后联婚,报宿怨中宫易位》的上半回,说的就是“太后下嫁”。1919年,一位作者署名“古稀老人”写了《多尔衮轶事》,书中的《太后下嫁》条,谈到顺治皇帝在多尔衮摄政下“危如累卵”,太后认为“非有羁縻而挟持之,不足以奠宗社于泰山之安,故宁牺牲一人,以成大业”。
而多尔衮“涎太后之色”,常入宫禁。太后为了“卫我母子”,“两人对天立誓,各刺臂作血书,互执一书”,以为凭证。特别是书中安排太后诈崩,在举行隆重丧礼后,再以皇帝乳母身份嫁给多尔衮,故事曲折,引人入胜。甚至还有些小说中称,早在皇太极在世时,庄妃已与多尔衮两情相悦,暗度陈仓了,此时结婚,终使两人夙愿得偿。其他还有多人著述讲到了太后下嫁多尔衮之事。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