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近现代文学中的洋人形象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0063575
  • 作      者:
    蔡俊著
  • 出 版 社 :
    江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蔡俊,江苏泰兴人,文学博士,南昌大学新闻系副教授,语言文学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会员,长期从事外国文学和西方文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20世纪欧美文学。承担南昌大学校级科研项目1项,江西省教委人文社科项目1项。出版学术专著《米兰·昆德拉在中国的传播与变异》《中国近现代文学中的“洋人”形象》2部,已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4篇。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近现代文学中的洋人形象》所论是“中国近现代文学中的‘洋人’形象”,属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范畴。著作可圈可点之处主要有两点:其一是选题的前沿性、研究的开拓性。我国比较文学界对于近现代文学作品中西方人形象的研究,一直以来较为薄弱,缺乏系统深入的考察探讨,《中国近现代文学中的洋人形象》以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为线索,从许多作品中搜罗爬梳,探讨西方人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语境下的丰富形态与历史变迁,蔡兄《中国近现代文学中的洋人形象》的写作应该说在一定的意义上填补这一学术空白。其二是视角、方法的新颖性。
展开
精彩书摘
  在上海的亭子间经过三年多的艰苦摸索,沈从文创作了大量作品,小说创作中最引人注目的,不仅是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而且是那些描绘社会人生苦难、展示湘西健全的生命形态的小说。一个执着于现实人生的作家,不可能沉迷于那些虚无缥缈的远古传说,一个不断探索的作家,会把已往的创作作为前进中的“过程”,绝不会停留在“过程”中。读者的反应和批评家的话语,也许对沈从文放弃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的撰写有一定影响,但最根本之点在于沈从文艺术追求上的高度自觉,失败了就另换一种方法再来,做对了也绝不停留在已有的小小成就上。作家是遵循自己的人生思考和审美理想,来不断开拓自己的艺术天地的。
  长期研究沈从文的一位美国学者金介甫先生,对于沈从文之所以喜欢强调湘西人民民性强悍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是由于“压迫使湘西人民性格带来反抗的精神——即或是野蛮的反抗。被迫进了山的遭蹂躏的百姓的智慧,或许不见得是‘睿智’的一种形式,却更像是一种反射性的诚实,天生麻木迟钝,和他们固有的质朴。对于沈从文,这就是‘生命’,充满了原始活力的‘生命”’①。沈从文反复赞颂这种顽强的蛮性力量,当然不是歌颂愚昧和暴力,而是出自一种改造虚伪、愚弱的“国民性”的真诚思考。
  沈从文虽然也是中国“这老大民族中的一分子,但他属于生活力较强的湖南民族,又生长在湘西地方,比我们多带一分蛮野气质”,因此“他很想将这分蛮野气质当作火炬,引燃整个民族青春之焰”,“想借文字的力量,把野蛮人的血液注射到老迈龙钟颓废腐败的中华民族身体里去使他兴奋起来,年轻起来,好在二十世纪舞台上与别个民族争生存的权利”①。但是这份蛮野气质并不能当作“火炬”,去引燃整个民族青春之焰。粗犷的人物再多,只不过是给地方武装或军阀队伍增加一些冲锋陷阵的勇将,或者经过多年厮杀,有幸自己成了一方要角,不过是在山大王、团总、司令之类名目中占有一席,或者用不了几个回合,就会在公开的战争中或暗杀阴谋中送命。他们根本无法改变“老迈龙钟颓废腐败的中华民族的身体”,反而只会加剧这种腐败的过程。缺乏科学理性的灌输,没有一种精神火炬的引导,原始性的野蛮力量,不可能推动社会前进。沈从文当时还没有这种明确的理性认识,只是一味地在与大都会的虚伪、腐败对比中,去赞颂家乡人的忠厚、质朴和勇猛、强悍,到了30年代中、后期,随着阅历的增长和视野的扩大,他不再为“家乡人”的顽固、保守、负气感到自傲了,这一点可以从他后来的小说作品中得知。
  ……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形象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一、历史与现状
二、理论与方法
三、问题与思考
第二节 形象书写的真实性质疑
第三节 形象研究的综合性取向

第一章 近代文学中的“洋人”形象
第一节 上层人物形象
一、“洋人”形象素描
二、“他者”形象与自我观照
第二节 官员形象解读
一、重要官员形象
二、对中国文明的思考
第三节 英国士者形象
一、士者形象考察
二、英国人形象与本土意识
第四节 官场“洋人”
一、官场“洋人”的所作所为
二、“洋人”形象与中国社会

第二章 现代文学中的“洋人”形象(一)
第一节 阿丽思形象与近代中国
一、旨在揭露国民性
二、“他者”形象与中国文化
三、“他者”视角与近代中国社会
第二节 英国市民形象
一、三类英国人
二、形象的背后
三、英国市民形象的当代启示
第三节 英国下层人形象
一、风光不再的不列颠子民
二、民族情感与文化批判
第四节 十里洋场的“洋人”
一、饮食男女世相
二、“洋人”的形象学思考

第三章 现代文学中的“洋人”形象(二)
第一节 留学生笔下的美国人
一、娱乐场所的红男绿女
二、怪异的美国老太
三、文化冲突与身份认同
第二节 女性视野下的美国人
一、逃亡经历与美国大熔炉
二、年轻的记者
三、中西文化的相互映照
第三节 美国青年形象
一、同性恋者墨菲
二、朋友与家人
三、“他者”形象与美国社会
第四节 法国人形象
一、小说中的法国人
二、部分散文作品解读
三、人物形象审视

结论
一、形象书写与形象变异
二、形象书写的历史探源
二、形象变异的文化反思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