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诗人》这个题目,有重讲一次之必要。
记得闻一多先生在一篇文章里曾经说过,“诗”和“志”古来本是一字,志就是史志,所以诗人也便是史官。这话非常确切。毛诗说:“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孟子》也说:“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可见诗之用即史之用,诗人也就等于秉笔的史官。
史官是多识前言往行的,所以诗人必须是蓄德的君子。《易·大畜·象辞》:“天在山中,大畜。君予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小雅·四月》之卒章:“君子作歌,维以告哀。”这作歌的君子,便是诗人。
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便是博文约礼的工夫,《论语·雍也篇》:“子日: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赞叹孔子,也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所以诗人必须好学下问,虚已受人,内之为集义择善之资,外之为鉴往知来之助,迨其深造自得,由博反约,自然卓尔有立,笃实光辉。诗人之大本大源,全在于此,试看大小雅里那些忧时念乱的诗人,哪一个不是多识前闻,强立不反的?如《犬雅·召曼》之五章:“维昔之富不如时,维今之疚不如兹。”七章:“昔先王受命,有如召公,日辟国百里;今也日蹙国百里。于乎哀哉,维今之人,不尚有旧!”如《小雅·小曼》之四章:“哀哉为犹,匪先民是程,匪大犹是经;维迩言是听,维迩言是争。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如果不是娴习史事,深明于治乱之故,如何说得出来?就是屈原,也是因为“明于治乱”,才能坚决的说:“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的。后世诗人,如陶渊明,也是“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才能“高操非所攀,深得固穷节”的。如果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纵令终日俪白妃青,嘲风弄月,正是孔子所谓“群居终日,言不及义”者,如何算得诗人。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