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海派经济学(2021.第19卷.第1期:总第73期)
0.00     定价 ¥ 24.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4237905
  • 出 版 社 :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3-01
收藏
内容介绍
  《海派经济学(2021.第19卷.第1期:总第73期)》首部分为论文,包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超前性理论创新——新马克思经济学综合学派“四主型经济制度观”、马克思的劳动的变换理论及其当代意义、乡村振兴与《资本论》共同体理论、《共产党宣言》的世界贸易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经济学“幸福悖论”的文化进路:文化人构想、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的三重内涵论析、美国不平等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分析、基于习近平伟大斗争思想视域下的中美战略博弈、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马克思主义战略策略理论的历史回望与新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比较中凸显的理论价值——兼论全球新冠疫情冲击下的人类醒悟、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关系、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辩证法及其发展规律、马克思恩格斯超出资本主义文明思想与现实启示、新时代旗帜鲜明讲政治的深刻内涵、紧迫性和科学路径、互联网舆论场视角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第二部分信息为2020年新马克思经济学综合学派的新观点。
展开
精彩书摘
  《海派经济学(2021.第19卷.第1期:总第73期)》:
  二、《宣言》阐述了世界贸易产生、发展的积极效应
  世界贸易的产生、发展是人类社会巨大的历史进步,是人类社会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重要动力,适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有着广泛而深刻的积极效应。
  第一,推动了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封建社会的崩溃。世界贸易的产生、发展一方面逐步扩大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需的原料产地、劳动力市场和商品销售市场,促进了新的生产工具、交通运输工具和联络工具的发明与运用,为生产力的发展打开了广阔的空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另一方面进一步冲击了自给自足、简单生产的自然经济,推动了资本原始积累的完成和资本主义的较快发展,“瓦解了封建的共同体形式”,促使封建社会走向崩溃。《宣言》明确指出,对东印度、中国市场的开拓,与美洲、非洲、亚洲等地区殖民地、半殖民地进行贸易,以及逐渐建立世界市场,促进了工商业、航海业、交通运输业和封建社会内部革命因素的快速发展;随着世界贸易的发展,封建的工业经营方式不能适应这种形势的需要,“行会师傅被工业的中间等级排挤掉”,代之而起的是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工场手工业的发展非常依赖世界贸易的发展。《德意志意识形态》强调,“工场手工业的初次繁荣的历史前提,乃是同外国各民族的交往”;“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工场手工业,在它能够输出自己的产品的时候,是完全依赖于贸易的扩展或收缩的”。这里“交往”和“贸易”实际上都是指世界贸易。
  第二,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兴起和经济全球化的萌生。工业革命是科技不断创新、生产技术设备不断革新的产物,也是世界贸易蓬勃发展的结果。《哲学的贫困》指出,“殖民地产生了世界贸易,世界贸易是大工业的必备条件”。随着美洲、非洲、亚洲等地区成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各殖民地开始成为巨大的消费者”,世界贸易获得了蓬勃的发展。但是,主要依靠人力和分工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生产效率有限,难以满足世界贸易蓬勃发展的需要。因此,以机器大生产为主要标志的工业革命逐渐兴起。《宣言》-方面指出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这种发展需要,“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另一方面指出“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是通过促进商业、航海业、交通运输业的巨大发展来推动机器大工业的不断扩展。同时,“资产者代表世界贸易、全世界范围内商品的直接交换、银钱业、以机器劳动为基础的大工厂工业”。受资本逻辑的驱使,主导世界贸易的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各种贸易活动,对生产活动和经济资源进行自发的调整和配置,从而优化了国际分工和资源配置,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萌生。《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开拓世界市场、开展工业革命的过程中,从世界各地获取原料,向世界各地输送各种产品,“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这种生产和消费世界性特征的出现,表明了人类经济活动空间由地域化向全球化的历史性转变。
  第三,促进了资本主义文明的传播和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世界贸易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而且是一种文明传播活动。世界贸易代表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文明,该文明包含着先进的生产方式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先进的政治文化和科技文化。作为资本主义文明的主要承载者,资产阶级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文明传播者的角色。在世界贸易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资产阶级有意无意地传播着先进的资本主义文明,推动了世界各地不断发展进步。《宣言》指出,资产阶级作为世界贸易的主导者,不仅消灭了“古老的民族工业”,建立了机器大工业,而且利用先进的生产工具、交通运输工具和联络工具把所有民族都纳入资本主义文明中,并利用“低廉价格”的商品,摧毁了野蛮国家和民族的仇外心理,迫使所有民族“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同时,世界贸易在本质上是一种交往方式、交流方式,世界贸易产生、发展本身就是交往交流的过程,各地区人民通过不断发展的世界贸易,彼此了解、学习、融合和依存,推动了只有同盟关系、具有不同利益、法律、政府、关税的各地区人民走向同质化,并逐渐结合为拥有统一的政府、法律、利益、关税的民族;也使各国人民的经济生活条件趋于一致,“民族分隔和对立日益消失”,从而促进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
展开
目录
论文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超前性理论创新——新马克思经济学综合学派“四主型经济制度观”
马克思的劳动的变换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乡村振兴与《资本论》共同体理论
《共产党宣言》的世界贸易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经济学“幸福悖论”的文化进路:文化人构想
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的三重内涵论析
美国不平等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分析
基于习近平伟大斗争思想视域下的中美战略博弈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马克思主义战略策略理论的历史回望与新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比较中凸显的理论价值——兼论全球新冠疫情冲击下的人类醒悟
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关系
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辩证法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超越资本主义文明思想与现实启示
新时代旗帜鲜明讲政治的深刻内涵、紧迫性和科学路径
互联网舆论场视角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

信息
2020年新马克思经济学综合学派的新观点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