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城市创意空间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4151812
  • 作      者:
    汤培源著
  • 出 版 社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城市与区域空间研究前沿丛书:城市创意空间》通过对创意城市的内涵、构成要素、发展过程、空间载体以及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系统研究,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进行初步探索创意城市的评价方法,并且聚焦于创意空间这个新兴概念,探讨如何通过创意空间的建设来增强城市创意和竞争力。最后,《城市与区域空间研究前沿丛书:城市创意空间》选择南京为实证研究对象,根据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对南京进行横向比较与纵向分析,并对南京创意空间建设进行初步研究。
  《城市与区域空间研究前沿丛书:城市创意空间》可供从事创意城市研究、城市与区域规划、城市文化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学者、政府决策人员参考应用。
展开
精彩书摘
  《城市与区域空间研究前沿丛书:城市创意空间》:
  具有良好的文化氛围,不仅营造宽松、包容的气氛,允许多样化的文化存在与发展,而且具有一定数量和水平的受众,使创意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包容性对创意城市的意义在于能够吸引创意人才并能容忍各种奇思妙想,而多样化的文化交流更有利于创新。这样的文化氛围就可以吸引更多的创意人才和公司,产生更多的创新。另一方面任何产业的发展都需要一定规模的市场,对创意产业而言,其受众已不仅是消费者,他们与生产者的互动不仅引导着创新,甚至也会参与创意的生产。因此具有一定数量和较高水平的受众也是促进创意城市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4.1.3加拿大多伦多:通过文化政策营造创意城市
  加拿大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移民国家,加拿大的宪法规定加拿大的一百多个民族分为三类,即土著民族(印第安人、因纽特人)、建国民族(英、法)和其他民族(移民),包含了八十种以上不同的文化形态。与“民族大熔炉”的美国相比,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是一种“马赛克型”文化,在各种“碎片”组成的“马赛克”拼图中,既能看到各种文化元素的组合功能,又能看到不同文化元素的自身特色。加拿大“马赛克”型的多元文化对二战后加拿大创意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加拿大是一个主动“拥抱差异”的国家。为了适应国内多民族的状况,加拿大联邦政府在1971年正式明确承认加拿大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建立了保护各种民族文化共存、各民族平等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1972年,加拿大联邦政府设立了多元文化部,负责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执行与管理。1988年加拿大众议院通过的《多元文化法》将多元文化上升到法律层面,标志着多元文化主义成为加拿大民族关系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在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主导下,仅有几百年历史的加拿大却容纳了世界上最多的民族、最丰富的语言与最差异化的文化和行为模式,由此培育了宽容的城市文化,为基于多元文化的加拿大创意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土壤。
  多年来,到多伦多以及到加拿大的移民潮在不断地变化。在20世纪初,多伦多的居民主要是讲英语的盎格鲁一克尔特人,他们来自不列颠群岛——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还有一些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其他地区。1897年,后来成为总理的威廉·莱昂·麦肯齐·金在《帝国邮报》中写到了关于多伦多的“外国人”。在他的眼睛里,这些外国人包括德国人、犹太人、意大利人、叙利亚人和法裔加拿大人。显而易见,母语不是英语的民族对他来说都是“外国人”。
  多伦多经历了两次主要的外国移民浪潮。第一次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30年间,当时许多东欧人和南欧人选择多伦多作为他们的新家园。二战后的50年代至60年代期间,大批来自南欧的移民,如意大利人、葡萄牙人和希腊人涌人多伦多;大批涌人多伦多的还有来自西欧国家的移民,特别英国人、德国人和荷兰人;同时还有东欧难民逃到多伦多以躲避苏联扩张,这些难民包括拉脱维亚人、爱沙尼亚人、乌克兰人和立陶宛人。1956年发生的匈牙利事件及1968年的苏联侵占捷克斯洛伐克促使多伦多难民人数的增加,这些难民于1957年和1968年逃离欧洲这些地区。
  进入21世纪的时候,多伦多是一个富有活力的城市,它反映了当地居民不同的文化和传统。因此,它是全世界的一个缩影。经过整个世纪的变迁,多伦多的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并且随着来自世界各地移民的涌入,多伦多还在继续变化。
  在20世纪90年代,加拿大最大的城市多伦多经历了主导产业的衰落,资源产业增长不理想。为此,多伦多选择了创意作为城市复兴的工具。多伦多是个多元文化的大熔炉,这是多伦多发展创意城市的突出优势。除土著人外城市内的居民都是移民,包括全球80多个族裔,涵盖100多种语言。各民族保持自己的生活习惯和语言,各国工艺品、各国风味的餐馆随处可见。从贝塔鞋子博物馆到北美最大唐人街之一的多伦多中国城,再到充满市井风情的肯森顿市场,多种族聚居对城市景观和文化产生很大影响(图4-3)。
  在硬件设施上,多伦多有充满活力的非营利戏院、画廊和舞会场所、社区文化中心,还有许多博物馆,拥有5500处遗址、10.7万余件文物、2万册珍贵书籍和将近100万件的考古样品。城市拥有大型公共图书馆系统、三个世界著名综合性大学和五所艺术设计学院。
  ……
展开
目录
总序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创意经济时代的来临
1.1.2 城市成为竞争的主体
1.1.3 创意城市理论的兴起
1.1.4 创意城市建设风靡全球
1.1.5 理论与实践的错位
1.1.6 城市空间与创意经济的互动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思路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4.2 国内研究进展

2 创意城市基本理论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创意
2.1.2 创意产业
2.1.3 创意经济
2.1.4 创意城市
2.1.5 创意空间
2.1.6 创意、创意产业、创意空间及创意城市四者相互关系
2.2 创意城市的主要特征
2.2.1 发达的创意产业
2.2.2 密集的创意阶层
2.2.3 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
2.2.4 宽松开放的创意氛围
2.2.5 拥有众多知名的大学
2.2.6 高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2.3 创意城市类型
2.3.1 技术创新型城市
2.3.2 文化智力型城市
2.3.3 文化技术型城市
2.3.4 技术组织型城市
2.4 创意城市发展过程
2.5 创意城市构成要素
2.5.1 三因素说
2.5.2 “3T”与“3S”说
2.5.3 七要素说
2.6 创意城市的形成
2.6.1 空间认知策略
2.6.2 文化产业策略
2.6.3 硬件设施策略

3 城市空间与创意空间
3.1 城市空间概念
3.2 城市空间的理论研究
3.2.1 基于实体要素的理论研究
3.2.2 基于经济学和技术手段的理论研究
3.2.3 基于环境行为研究的理论研究
3.2.4 基于文化和社会因素的理论研究
3.3 城市空间分类
3.3.1 居住空间
3.3.2 商业空间
3.3.3 生产空间
3.3.4 城市公共空间
3.4 城市创意空间分类
3.4.1 按形成机制分
3.4.2 按所依托的社会资源分
3.4.3 按使用功能分

4 创意城市空间构建
4.1 创意城市建设实践
4.1.1 英国伦敦:创意产业成为新经济增长点
4.1.2 美国纽约:拥有宽松多元的创意环境
4.1.3 加拿大多伦多:通过文化政策营造创意城市
4.1.4 瑞典斯德哥尔摩:高水准的技术创新能力领跑世界
4.1.5 德国柏林:专业人才培养和聚集地
4.1.6 日本金泽:传统城镇的复兴
4.2 城市创意空间特征
4.2.1 城市依赖性
4.2.2 空间集群化
4.2.3 功能多样化
4.2.4 富有特色的空间景观
4.2.5 注重审美和精神需求
4.3 创意空间的引导策略
4.3.1 选址与布局的多层次考量
4.3.2 内部空间鼓励土地混合使用
4.3.3 高标准的配套设施建设
4.3.4 塑造自然生态的外部环境

5 创意城市指标体系构建
5.1 现有指标体系
5.1.1 创意能力指标体系
5.1.2 创意环境指标体系
5.1.3 创意活力指标体系
5.1.4 上海创意城市指数
5.1.5 小结
5.2 构建中国创意城市指标体系
5.2.1 指标体系设立的主要依据
5.2.2 中国创意城市指标体系

6 南京创意城市实证研究
6.1 南京城市的发展现状与特征
6.1.1 南京基本概况
6.1.2 南京城市发展的内生源泉
6.2 南京创意城市建设介绍
6.3 南京创意城市建设比较评价
6.3.1 南京创意城市建设横向比较评价
6.3.2 南京创意城市建设纵向变化分析
6.3.3 小结
6.4 提高南京城市创意的对策建议
6.4.1 制定创意城市发展战略
6.4.2 重构具有创新进取意识的新金陵文化
6.4.3 大力引进和培育创意人才
6.4.4 建设标志性的创意产业集聚区

7 南京创意空间实证研究
7.1 南京创意空间建设概况
7.2 南京创意产业集聚区重点案例介绍
7.2.1 南京世界之窗文化产业园
7.2.2 创意东8区
7.2.3 南京红山创意工厂产业园
7.2.4 创意产业集聚区模式总结
7.3 南京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区位选择和空间布局
7.3.1 传统区位理论及发展新动向
7.3.2 创意产业集聚区布局的因子分析
7.3.3 南京创意产业集聚区布局特征
7.4 南京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动因分析
7.4.1 城市功能定位演变、产业结构转型的结果
7.4.2 城市更新的选择之一
7.4.3 政府政策聚焦于此
7.5 南京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7.5.1 发展存在问题
7.5.2 提高创意产业集聚区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8 结语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2 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表格来源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