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产业空间布局发展战略
调整优化城市产业布局和结构,促进城市经济转型升级,改善营商环境,增强经济活力,扩大就业容量,把荆州打造成为创业乐园和创新摇篮。
(1)发挥产业聚集带动作用。坚持以产兴城、以城带产、科学规划及合理布局的原则,协调好城市规划、产业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分区,合理配置产业用地,促进产业与人口聚集的良性互动。
(2)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加就业岗位为核心,以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为重点,构筑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和协调互动的区域产业发展格局。要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I士大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利用土地、劳动力等成本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3)坚持产业化和城镇化的“双轮驱动”,产城融合发展。荆州拥有长江沿岸各地级市最长的长江岸线,仅次于直辖市重庆市。充分发挥出483km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按照产业集群、区域集中和集约开发的要求,以沿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为突破口,以临水产业、优势产业、骨干企业及重点园区发展为载体,以中心城区和中小城市发展为重点,引导生产要素集聚发展,形成功能完善和富有活力的荆江城镇带,促进港、城、产一体化发展。四、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战略
按照统一规划、协调推进、集约紧凑、疏密有致和环境优先的原则,统筹中心城区改造和新域新区建设,提高城市空间利用效率,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和绿色低碳理念融人城市规划全过程。
(1)探索“三规合一”,打造一体化先行示范区。以荆州、江陵、公安三城一体化为试点,建立统一的“工作平台”,在统一基础图件、统一参考数据和统一编制标准等基础上,密切协调发改、规划、国土等不同规划内容的编制工作,推进三规的全方位融合,打造湖北省“三规合一”一体化先行示范区。
(2)拓展城市空间,新区建设带动旧城改造。中心城区通过“东拓、西优、北控、中强”,拉开城市骨架,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最终形成“城乡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具有“荆楚江汉平原特色的城市形象”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在拓展新区的同时,对旧城进行内部优化调整,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促进旧城人口和产业的疏解。
(3)完善城市功能,优化提升城市空间布局。以全域统筹的发展理念,在改造提升中心城区功能上把荆州市区和江陵、公安共4865km2的空间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考虑,完善荆州中心城区功能,强化荆州中心城区高端服务、现代商贸等功能,统筹规划地上地下的空间开发,推动商业、办公、居住、生态空间与交通站点的合理布局与综合利用开发。
(4)彰显城市特色,构建绿色生态网络体系。依托荆州“湖一河一江”三个层次的滨水空间,结合“中心城区+外围组团”的城市结构,在城市开敞空间上北通长湖、南接长江、西达引江济汉运河景观带、东连蒙华铁路“北煤南运”大通道郊野绿廊,构建贯穿整个城区、融合外围郊野生态区的城市“绿道网”。因“气”制宜,结合荆州气象规律和空气污染源,构建若干“城市风廊”,从城市规划角度应对雾霾问题。整合市区历史地段、风景名胜、滨水地区、城市中心区等各类空间景观资源,以绿道、蓝道、慢行步道、特色街道串联整合各类资源,形成能够延续城市文脉、彰显荆州“江、陵、城”城市特色的空间网络体系。
五、新型城市建设发展战略
顺应现代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推动城市绿色发展,提高智能化水平,增强历史文化魅力,全面提升城市内在品质。要面向未来、着眼长远、积极探索荆州的绿色智慧人文新型城市建设道路。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