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美丽中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政策解读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1088457
  • 作      者:
    刘国新,宋华忠,高国卫著
  • 出 版 社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紧密相连,建设美丽中国,核心就是要按照生态文明要求,通过生态、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建设,实现生态良好、经济繁荣、政治和谐、人民幸福。
展开
内容介绍
  《美丽中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政策解读》是一部解读“美丽中国”理念的政治理论性学术著作。“建设美丽中国”是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亦是关乎中国政治实践的重大政策方针。《美丽中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政策解读》详细阐述了党“建设美丽中国”思想的萌发及发展过程,深入解读十八大报告中“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思想,梳理出生态文明在国家总体政策中所处地位的演变脉络——由边缘化到中心、由简单到丰富。
展开
精彩书评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建没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标志着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表明了我们加强生态义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硒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展开
精彩书摘
  《美丽中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政策解读》:
  十八大正式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即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更体现了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这一点,从国内国际两种环境看,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看,从国内国际两种资源看,怎么强调也不过分。
  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建成小康社会,人的需求既包括对农产品、工业品和服务产品等物质文化的需求,也包括对清新空气、清洁水源、舒适环境、宜人气候等生态产品的需求。生态产品是人们重要的消费品、生活必需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说到底就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生态产品的需求。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属于当代人,也属于我们的后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不能损害后代人的利益。这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就像十八大报告所指出的。我们已经到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生态文明建设如此重要.那么怎样“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呢?
  第一,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制定其他各项经济社会政策、编制各类规划、推动各项工作,都必须以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就是要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中,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节约资源,就中国目前状况而言,可以说是刻不容缓。以能源为例.中国人均能源占有量低,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过快,消耗强度高,能源消费供需矛盾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长期软肋,2011年的统计数字是中国每天需求能源920万桶原油,全年是4.6亿吨。按此趋势,在2020年前,中国每年将需要原油6亿吨,供应的增长速度赶不上需求的增长速度。如果结合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60%的现实,以能源安全和地缘政治角度看,这无异于一把悬在头上的利剑。所以.在未来几十年,必须考虑替代性燃料来源,减少原油进口,以缓解全球石油短缺的状况。业界有关人士表示,我们应该使用更多的煤炭。这固然是对原油的依赖降低了,但又回到传统能源消耗的老路上去了,使用煤炭带来的大气污染的压力又增加了。因此,不能无节制地使用资源,必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水资源同样是有限的。中国是全球13个缺水国家之一。水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水多水少水脏并存。在缺水地区地下水过度升采,华北平原就是一个典型事例,在某些地区,地下水已经开采到500米深。水利专家指出,现在使用的地下水是一亿年前的。水是无法再生的,除了节约没有他途,必须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
  土地的状况同样如此。中国人均拥有的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不足,人均耕地资源面积逼近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的红线,必须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同时,还要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
  由此可见,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
  ……
展开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历史的脚步和现实的问题
第一节 新中国前三十年的综合利用思想解析
第二节 20世纪后20年的环境资源思想
第三节 新世纪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
第四节 生态环境形势仍很严峻

第二章 怎样“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
第一节 相均衡相统一的原则
第二节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第三节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
第四节 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第五节 加大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的力度

第三章 怎样“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下)
第一节 融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
第二节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第四章 我们共有一个地球
第一节 中国政府的对外承诺
第二节 规划海洋强国战略

第五章 新发展与新行动
第一节 循环经济行动计划
第二节 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
第三节 治理大气污染
第四节 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的管理
第五节 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
第六节 打击环境污染犯罪,不再“以罚代刑”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