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国学博士论坛征文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844475
  • 作      者:
    梁枢,张其成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光明日报》国学版于2006年正式刊行。2013年1月与长江科技扶贫基金会·张其成国学基金共同策划推出“国学博士论坛”专栏,面向全国高校文史哲专业在校博士研究生,以及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两年的高校青年教师征文。旨在积极推进一线学者有关国学的原创性研究,深入发掘、整理和弘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有益于当代社会发展的国学精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国学博士论坛征文集(<光明日报>国学版)》收录的21篇文章系《光明日报》国学版从2013年应征的200余篇论文中,经初选、通讯评委评审(一票否决制)而产生。来自海内外的50余位国学界权威学者担任了通讯评委的工作。该评审机制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本征文集的高质量和高水平。
展开
精彩书摘
  徐复观先生之所以成为儒家自由主义的代表而备受学界关注,是因为他最早明确地提出“孔子奠定了儒学基础,同时也就是创发了中国的自由社会。”称“这是中国民族经过万千苦难而尚能继续生存发展的主要条件。”徐复观先生将古代中国与同为“文明古国”的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进行对比,认为这些民族的奴隶、贱民世世代代都无法在自主条件下改变自身地位,即使盛极一时的希腊罗马,其声张的自由也仅对其“自由人”阶层有效,这也正是这些文明体最终“枯萎以死”的根本原因。而中国在孔子创立的儒学中实现了由非自由社会向自由社会的转变,这一转变可从两方面加以说明:一是以“学”与“教”的精神、方法,把人从“自然”中解放出来,使其获得德与能的全面发展,以确立“人”之为人的地位;二是打破由历史而“自然形成”的社会阶级,通过“有教无类”的兴办私学与“正名定分”的礼法构建,并以“德”与“位”的对应、“选贤与能”的政治主张和对“禅让”、“征诛”的肯定,使人在社会地位上也获得自由。
  徐复观先生“儒家自由主义”的思想立场还表现在对中国传统政治与国民党政治包括他曾经侍从的蒋介石的激烈批判和公开批评上,同时,他明确自己的政治追求是趋向“自由主义的民主”,一生为此一目标的实现而奋勇努力。因此,他的批判和论说带有儒家传统和自由主义的双重面相。而他将中国传统文化释为“心的文化”并走出“文化决定论”的牢笼,质疑和否定“植根论”而走向“支援论”,并竭力寻求自由与传统的统一,构成了其“儒家自由主义”论说的主要内容。肖滨老师在对徐复观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后指出“从儒家传统的历史来看,确认、强化个体道德意志选择的自主、自由,是贯穿其思想发展的一条主线。”“从先秦到宋代,高扬主体道德自律,树立人的伦理学主体性的庄严伟大,构成了儒家传统中宝贵的精神资源。”他认为儒家传统始终混淆道德与政治的边界而将政治伦理道德化,从而使其中张扬“积极自由”的思想资源成为一柄双刃剑,“圣王”政治与“以理杀人”的历史表明“道德层面的积极自由终于在社会政治领域走向自由的反面。”因此,他主张既“外引”异域文明中的“消极自由”观念和市场经济秩序,又“内接”儒家传统“伦理道德层面的积极自由的思想资源”,形成自由与传统(儒家)的相互支撑和双向互补。
  吴根友老师则将徐复观的自由主义思想称为“文化自由主义”,他首先肯定了徐复观先生作为“现代新儒家之一”“努力发掘儒家思想与现代西方政治自由主义相通的思想内涵,将自由精神看作是一切民族文化创造的根本精神,认定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创发了自由社会的人物。”同时又将徐复观的自由主义与西方政治自由主义相区别,指出乓“文化自由主义”有三大特点:一是“将自由放在宽广的文化创造背景上加以讨论,使自由成为一种普适的价值,从而构成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对话的共通性的正面价值”;二是其核心理念强调“我的觉醒”或日“自作主宰”,以凸显个人意识之觉醒;三是“把政治自由看作是文化自由的特殊表现形态,并将政治自由放在德性自由与知性自由的基础之上,使政治自由获得坚实的人性基础与知性的基础。”
  ……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阴阳五行说的源起及衍化考
第二篇  清华简《系年》与息、楚史事初探
第三篇  论争、对话与融合:儒家与自由主义的张力
第四篇  以秦为鉴,兴汉之治——论《淮南子》对秦王朝的政治省思
第五篇 “恒”、气“有与——论《恒先》的万物生成论
第六篇  隋代巡狩五岳礼小考
第七篇  《明诗综》编撰旨趣与明末清初的学风
第八篇  《易传》与传统忠观念
第九篇  论中国书法中“气”的思想
第十篇  读金文札记四则(逆作父丁、舌、孝子、甬)
第十一篇  论孔子的仁与孝
第十二篇  经学范式与文化转型——近代中国佛学学派的兴起
第十三篇  关于阮元《山左金石志》的几点认识
第十四篇  《文章缘起》与南朝文原学
第十五篇 “新民”与“亲民——从宋明理学到现代社会
第十六篇  阮元经学研究特点述论
第十七篇  上博简《景公瘧》探析
第十八篇  君统、宗统与家国关系
第十九篇  由“亲亲相隐”到“齐之以礼——孔子“法”思想的渊源及其它
第二十篇  虞翻之贬对士人气节观与知己意识的影响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