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泽霖1898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常熟。1913年考入清华学堂,1922年毕业后赴美留学,先后在威斯康星大学、密苏里大学和俄亥俄州立大学学习。1927年获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学位,是我国最早在海外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的学者之一。同年,吴泽霖赴欧洲,考察了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社会情况。<br> 吴泽霖于1928年初受聘担任大夏大学教授,1930年起任大夏大学文学院院长兼社会学系(曾与历史系合并为历史社会系)主任。1937年任复旦、大夏第一联合大学教务长。“联大”解体后,吴泽霖出任贵阳大夏大学教务长。1941年赴昆明,转任西南联合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并于1943年至1945年兼任昆明译员训练班副主任,主持训练约3000名大学生担任美军来华对日作战部队的译员。抗战胜利后,吴泽霖出任清华大学教授、教务长、人类学系主任。1952年院系调整后,先后担任中央民族学院、西南民族学院、中南民族学院教授。1955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1986年6月9日加入中国共产党。<br> 吴泽霖是中国社会学的开创者之一。他在大夏大学任教期间,正值社会学在中国草创阶段。吴泽霖除在大夏大学教授社会学课程外,还积极介绍西方社会学的发展状况和社会的各种流派,与其他学者一起创办了我国第一个社会学团体“东南社会学会”,并参与创办了我国第一家社会学刊物《东南社会学刊》。1930年,他又与同仁联合组建了第一个全国性社会学组织“中国社会学社”,出版了当时唯一的全国性社会学学术刊物《社会学刊》。这一时期,吴泽霖撰写了《社会约制》、《社会学大纲》、《社会学及社会问题》等专著和论文。他提倡社会学应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以及社会学理论应建立在社会实际调查之上。吴泽霖在大夏大学文学院设立社会经济调查室,并组织大夏大学社会学系学生深人上海市区和苏州的望亭镇,对劳工问题、慈善事业、育婴事业、游民以及老残救济事业进行实际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撰写了《上海老残救济事业》、《上海的慈幼教养事业》、《上海的育婴事业》等论文。同时在大夏大学创设《史地社会论文摘要》,广为搜罗国内报章杂志有关史地社会论文提要汇刊,定期编印,深受全国史地社会学研究人员的欢迎。<br> 抗战期间,吴泽霖随大夏大学内迁贵州,遂将自己的研究方向从都市社会转向西南少数民族。吴泽霖将大夏大学社会经济调查室扩建为社会研究部,亲自带领学生深入苗族、水族、布依族地区,对各族历史、社会、文化、习俗、语言、歌谣、服饰进行探索性或专题性的调查,获得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撰写出数十篇论文。在如何加强民族团结、开发建设边疆问题上,他提出一系列切合实际并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原则意见和具体实施步骤。这一时期,吴泽霖还在贵阳主编《贵州日报》副刊、《社会研究》双周刊、《贵州晨报》副刊、《社会旬刊》,刊载社会问题相关论文。他主持出版了反映民族和社会问题的系列丛书《研究丛刊》,其中他自撰的《炉山黑苗的生活》,为我国民族学、民族志调查研究提供了范例。吴泽霖还主编了《贵州定番县乡土教材调查报告》14卷,约40万字,并主持了“贵州宗族概况调查”、“贵州各族语言调查”、“贵阳劳动人口调查”、“贵阳各县迷信风俗调查”等社会调查活动,均有质量上乘的调查报告成果,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到西南联大任教后,吴泽霖对云南纳西族、白族、彝族的社会组织、婚姻、宗教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br> 吴泽霖也是中国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1932年在大夏大学任教期间出版的《现代种族》,是我国最早的较系统的一部人类学著作,提出了种族的科学定义、划分标准和分类原则;并通过科学分析,批判了种族不平等论的各种“根据”。20世纪40年代末,吴泽霖在清华大学推动成立了人类学系,晚年又主编了中国第一部《人类学辞典》。<br> 在中国民族博物馆事业方面,吴泽霖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抗战期间,通过组织大夏大学社会研究部人员在黔东南搜集文物,在校内建立起民族文物陈列室。<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