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雅各布·布克哈特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0099684
  • 作      者:
    (德)卡尔·洛维特(Karl Lowith)著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国内关于布克哈特的作品译介已经不少,但对其历史哲学本质的深度探讨并不多见。哲学家洛维特的作品填补了这块空白,对布克哈特的个人解读,观点独到。此外,洛维特虽然长期游离在西方主流哲学视野之外,但是其重要性毋庸置疑。近十年来国内学界对其作品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
展开
作者简介
  卡尔·洛维特(Kar lоwith),德国人,生于1897年,青年时代在弗莱堡听过胡塞尔的授课,与海德格尔的关系一直处于亦师亦友之间。由于其犹太人身份,30年代开始流亡生涯,经意大利,日本,美国,50年代返德。一生著述遍涉神学,历史哲学,社会哲学和思想史研究,但无论生前或死后长期处于汉语(甚至英美)学界的视野之外。
展开
内容介绍
  有什么能够解释一位拥有出色怀疑精神的哲学家对另一位哲学家的喜爱?最大的可能就是两者在认知上拥有相类似的精神脉冲,比如尼采对叔本华,科耶夫对黑格尔,洛维特对布克哈特。
  雅各布·布克哈特是19世纪杰出的文化史、艺术史学家。他一生中目睹了19世纪传统的衰败和20世纪革命兴起的交替过程,并成为革命时期的激烈反对者而极力否认国家和工业觉醒背后的进步信念。洛维特很早就从布克哈特的文章中发现了一个核心为批判新时代历史哲学的思想,并由此用“在历史中间的人”标注布克哈特的立场,他在布克哈特避开政治、转向文化和艺术史的精神轨迹中察觉到了一种哲学上的本真意义——这是自黑格尔以降的哲学传统所匮乏的东西。
展开
精彩书评
  “在尼采的极端主义的光芒下,布克哈特遭受的命运是他的排除极端而执中的哲学显现为纯倒退的后人道主义。重新回顾布克哈特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消除这个掩盖真情的假象,澄清他把握历史整体意义的历史观。受苦的和行动的人是布克哈特历史学的中心。对他而言,自由地考察动荡中的世界可以获得坦率评价生活的立场。”
  ——卡尔·洛维特
展开
精彩书摘
  布克哈特对语言的尊重与他对文化的尊重是一致的,因为语言本身是“所有文化的顶端”和“各民族精神的直接显示”。他在看似肤浅的语言世界中认识到“持久的物质”,各民族在这类物质中存放他们的精神主体,尤其是在大诗人和大思想家的语言创作中。训练有素的语言特别能追溯精神历史的一切方面。在艺术和语言的“完全可理解的”形象(如“独特的尘世逗留者”、“世俗不死者”)中,相关的时代精神是真正的话题。“他们的作品表面上屈从于所有世俗的和传统的命运,这使它们足以存在下来,由此解放、激励和从精神上统一未来的几千年。”3布克哈特在持续同希腊语打交道的过程中获得为世界服务的崇高精神4,为此他以感激的心情回忆库尔修斯(Curtius)的语言学研究。假使古希腊人除了他们的语言外没有保存其他的知识,那么这倒是最令人惊讶的现象。而“尽可能长久维持此种惊讶秉性的史学家(这是他的责任)在面对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的华丽戏剧以自己的方式操练希腊语言时,必定会反复申明,这里的演出完全不需要其他的语言”。相对于写作,语言教育对说话更有裨益。在古希腊人那里,说话已成为一种演讲艺术。
  ……
展开
目录
布克哈特对黑格尔历史哲学的态度
布克哈特,在历史中间的人
序言
布克哈特与尼采
语言、哲学、科学的关系
布克哈特历史观中的人性立场
对布克哈特决定不问政治的历史解释
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过渡
布克哈特用历史眼光考察当前世界所形成的后古典理论
布克哈特的“文化”史
有关布克哈特的评注
《时代转折的形象》
《布克哈特:强力与自由》《布克哈特:反思历史》
《布克哈特,西方人的解释和证据》
《布克哈特书信集》,第一卷
《布克哈特书信集》,第二卷和第三卷
《布克哈特书信集》,第四卷和第五卷
文献说明
读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