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系统工程思想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405265
  • 作      者:
    薛惠锋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探索系统工程灵魂,抓住系统工程本质,《系统工程思想史》从系统工程思想产生的学科背景、社会经济背景、哲学和科学基础进行分析,以人类文明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为纵轴,以各个历史阶段系统工程思想的发展横向铺展,辅以大量包涵系统思想的著作及工程实例,以点带面,以史带理,掌握其发展脉络,了解其发展历程,运川其发展规律,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与系统工程思想发展的同步性进行深刻的剖析,进而更深刻地理解系统工程,并以此来指导社会和工程实践。《系统工程思想史》是对系统工程学说思想发展史的一次深刻剖析,更足人类对系统认识历史的一次梳理。
  《系统工程思想史》可供系统工程研究人员,相关科研院所工作人员、系统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师生,以及政府和企业管理人员使用。
展开
精彩书摘
  《系统工程思想史》:
  一般系统论要求用整体的、联系的思维方式分析和研究事务,同时注重各种系统的一般规律,如工程系统、管理系统、人体系统等,寻找它们之间一致性和同型性,确立了适用于系统的一般原则,提出一般系统或子系统的模型、原理和规律,为解决各种系统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但是,限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一般系统论更多地从定性方面阐述和解决问题,缺少定量方法支撑。
  2.非线性科学中的系统工程思想
  经历了20世纪中叶,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等早期系统思想的爆发性发展之后,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技术的日趋复杂,人们开始面临各种更加复杂的研究对象。在探索自然和社会的复杂性过程中,人们在不同领域中,都发现了大量复杂系统内部的非线性作用。20世纪70年代,西方相继提出了包括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在内的自组织思想以及序参量、突变、混沌、分形等众多新概念,从物质运动中的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等简单形式中总结推广到适用于一般系统的运动演化规律。不同理论都表明,不同系统的子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转变过程中具备相似性,南新结构代替旧结构的质变行为,在机理上同样有相似性,体现了物质统一性的思想。社会事务从非稳定态向稳定态变化,是客观世界运动变化的一种普遍趋势。同时,这一时期,还打破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隔膜,通过整体与部分之间具有相似性,证实了客观物质世界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辩证关系,找出了部分过渡到整体的媒介和桥梁,使人们对整体与部分之间关系的认识由线性发展到非线性,并揭示了整体与部分之间多层面、多维度、全方位的联系方式。整体而言,在对复杂系统非线性作用的研究基础上,这一时期进一步深化与丰富了世界普遍联系和世界统一性的原理。
  19世纪,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促进了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的发展,热力学两大定律分别描述了能量守恒和能量传递方向的规律。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一个孤立的系统,会向均匀、简单、消除差别的方向发展,这实质上是一种趋向于低级运动形式的退化。克劳修斯认为这一理论可以推理得出,宇宙万物最终将发展到一种均匀状态,各处温度、压强均匀,物理差别不复存在,出现“宁宙热寂”现象。而这种“退化”现象与进化论之间,是相互矛盾的。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问题,比利时自由大学教授普里戈金通过研究原始的相对无序、对称、低级组织,自发地形成相对有序的高级组织。普里戈金于1969年在一次“理论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国际会议上正式提出“耗散结构论”。耗散结构论来源于物理、化学研究,即有序结构的形成和维持需要耗散能量和物质,因此,普利戈金把这类结构称为耗散结构。而耗散结构理论就是研究耗散结构的形成、稳定、演化及其他性质。后来,普里戈金等把来源于自然科学的耗散结构理论、非平衡态物理学推广应用于研究经济、社会、文化等问题,取得很好的成果(金吾伦,2003)。耗散结构理论是主要揭示物质进化过程的理化机制的不可逆过程的理论。耗散结构的各种形成条件包括外界物质能量输入、涨落、有序现象以及正反馈效应、非线性作用等,对于更加透彻地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系统的形成、发展和演化趋势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理论中还包含了整体与局部、平衡与非平衡转化思想,通过“熵”流控制系统,是对控制论和信息论的拓展。
  1969年,美国著名系统工程专家霍尔提出了系统工程三维结构,细分了系统工程活动过程的阶段和步骤,形成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的三维结构,为解决大型复杂系统规划、组织、管理问题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思想方法。
  ……
展开
目录
第1章  系统工程研究的历史演进
1.1  系统、系统工程、系统工程思想相关概念的历史演进
1.1.1  系统概念的历史演进
1.1.2  系统工程概念的历史演进
1.1.3  系统工程思想的历史演进
1.2  系统工程的发展脉络与研究学派
1.2.1  系统工程的发展脉络
1.2.2  系统工程研究的传统与学派
1.3  系统工程学科体系
1.3.1  系统工程学科的历史演进
1.3.2  系统学科的理论基础
1.3.3  系统工程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古代系统工程思想
2.1  古代早期系统工程思想
2.1.1  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系统工程思想
2.1.2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系统工程思想
2.1.3  中国先秦时期的系统工程思想
2.2  古代中期系统工程思想
2.2.1  欧洲中世纪的系统工程思想
2.2.2  伊斯兰世界的系统工程思想
2.2.3  古代中期中国系统工程思想
2.3  古代后期系统工程思想
2.3.1  古代后期西方系统工程思想
2.3.2  古代后期中国系统工程思想

第3章  近代系统工程思想
3.1  近代西方系统工程思想
3.1.1  近代早期西方系统工程思想
3.1.2  近代后期西方系统工程思想
3.2  近代中国系统工程思想
3.2.1  近代早期中国系统工程思想
3.2.2  近代后期中国系统工程思想

第4章  现代系统工程思想
4.1  现代西方系统工程思想
4.1.1  现代西方系统工程思想的产生
4.1.2  从一般系统论到复杂性科学
4.2  现代中国系统工程思想史
4.2.1  孕育期的现代中国系统工程思想
4.2.2  现代早期中国系统工程思想
4.2.3  现代后期中国系统工程思想

第5章  系统工程思想的发展趋势
5.1  系统工程学科体系发展趋势
5.2  系统工程理论发展趋势
5.2.1  理论系统工程
5.2.2  系统工程“软化”
5.2.3  跨学科融合
5.2.4  多文明交汇
5.3  系统工程应用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