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编织绣品的传统科技与美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6906366
  • 作      者:
    金韺兰著
  • 出 版 社 :
    东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编织绣品衣装是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也是古代文明的主要标志之一。传统编织绣品衣装点缀美化人体部位所显示的形象美是极其丰富多彩的,它是人们衣、食、住、行的社会活动中,被列为首位的发展对象。编织绣品衣装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通过纤维材质、色彩、纹样的设计和工艺制作所反映的美术美千姿百态。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编织绣品的传统科技与美学》:
  (二)历代刺绣演变
  刺绣纹饰缘起于缝纫、编结的方法,大体上经历了夏代以前的萌生期、商周时代的成长期、汉唐时代的发展期、宋以后的完善期的四个阶段。刺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帝舜令禹(夏)在衣裳上作画刺绣了(尚书·虞书)。夏代的绣品,尚是珍稀之物。据《管子·轻重篇》:“昔者桀(夏末代帝王)之时,女乐三万人,是无不服文绣衣裳者。伊尹以薄之游女工文绣纂组一纯(段或端)得粟百钟于桀之国。”在夏末“文绣纂组”一段,约可换取1250斛,可见其价值之昂贵。
  商周时期,由于周代对冕弁衮衣“章(纹)服制度”的确立,上衣下裳规定了绘画和刺绣的纹饰,用花纹来表示人的贵贱、尊卑、等级差别,刺绣品的色彩、花纹纳入了“礼仪”制的范围。当时织花(绮、锦)还不能表达其花纹仿制的复杂性,故仅能用绘绣的技法较灵活自由地显示衣裳纹饰的效果。官府设立“典妇功”、“画缋”等官职管理绣工匠师,专门从事王室贵妇织绣衣料的制作。《周礼》:“凡绣,亦须画,乃刺之。”《考工记》:“画缋之事杂五色,五彩备,谓之绣。”“画绣二工共其职也。”“设色之工五,画绩钟筐慌。”《左传·成公二年》:“楚侵及阳桥,孟孙请往赂之,以折断、执针、织纴百人。”《国语》:“齐襄公,陈妾数百,衣必文绣。”《说苑》载,“晋使向叔聘吴,吴左右百人,有绣衣而豹裘”送行。《诗·唐风》:“素衣朱绣。”《诗·秦风》:“黻衣绣裳。”这些记载说明,周代的刺绣品生产已有相当规模,是贵族广为服用的高级衣料。
  从商周出土的刺绣品实物可知。以丝绣(文绣)为主体,已出现缔(麻)绣,毛绣等新品种。刺绣纹饰已从商周初期单色几何纹向战国多色花卉纹、动物纹发展。以单排、双排、多列的锁链绣针法,再现龙凤纹等较复杂纹饰的质感。如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绣衣,就有朱红、棕红、金黄、土黄、钴蓝等十二种绣线,以单排、双排、多排的锁针针法,按纹样的对称、平衡、留白、铺色等组合,设计布局大型化,使创新的蟠龙飞凤形态优美,进入了浪漫楚风的审美领域。绣品的另一特色是齐平绣针法在周初出现。如新疆哈密五堡出土的直平针毛绣,湖北望山沙冢楚墓石字纹锦上波纹钉线绣,均体现了线理绣纹古朴劲美的艺术效果。
  秦汉时期是刺绣品的重要发展期。朝廷王室贵族“衣必文绣”,官府专设“织室”“令史”“服官”等机构生产绣品供王室官吏等衣裳和装饰品之用。同时,还作为赏赐官吏和馈赠的高级礼品,在史籍中有许多记载:
  《史记·李斯列传》:“阿缟之衣,锦绣之饰。”
  《盐铁论·散不足篇》:“夫罗纨文绣者,人君后妃之服也。”
  《政事疏》:“白觳之表,薄纨之里,以偏诸。美者黼绣,是天子之服,今富人大贾嘉会名客者,以被墙。”
  《西都赋》:“昭阳特盛,隆于孝成,屋不呈材,墙不露形,囊以藻绣,络以纶连。”
  《后汉书·光武纪》:“见诸将过,皆冠帻而服,妇人衣诸于绣裳。”
  《汉书·匈奴传》:汉孝文帝六年(公元前174年),赠匈奴“绣十四匹,锦二十匹”;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3年)赐“锦绣缯帛二万匹”;哀帝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加赐锦绣帛三万匹”。
  以上说明,汉代刺绣品需求量很大,推动了民间绣品的生产。《论衡·程材》载:“齐郡世刺绣,恒女无不能。”当时,齐郡、楚郡、蜀郡等都是汉绣的著名产地。同时,刺绣品又是纺织品中主要贸易商品之一,其价格高于汉锦。据《太平御览》:“齐细绣文,上价足二万,中万,下五千也。”上好的锦绣比价,竟达二十五倍以上。通过丝绸之路,向亚欧地区传播,在丝绸之路沿途出土的刺绣品实物上可得到印证。
  汉代的刺绣品种和技艺有了新的发展,从各地出土的大量汉绣实物中,以丝绣最为精美,毛绣亦花色繁多。在绣技的针法方面,仍大量用锁针绣,同时,还发展了铺纹齐针绣、环籽绣、贴羽绣等创新针法。刺绣纹饰以反映“天人合一”和“道家神仙”观念为内容,花纹以“吉祥寓意纹”和“写实变形纹”为两大题材。绣线的色彩丰富,注重配色效果,使汉绣在质、色、纹三重组合的绣纹上繁褥富丽,飞动流畅,线理细密,针脚匀整,更富有韵律感和动态美。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由于中国文化出现了多元融合的现象。刺绣品的用途更加广泛,针法技艺有了飞速的发展,宫廷绣和民间绣达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
  《魏书·高帝纪》:诏“罢尚方锦绣绫罗之工,四民欲造,任之无不禁”。
  《拾遗记》:“吴赵逵之妹,善书画,巧妙无双,能于指间以彩丝为云龙虬凤之锦,大则盈尺,小则方寸。”“写以五岳河海城邑行阵之形,时人谓之针绝。”
  《梁书·武帝纪》:“平关右迁其百工,织室绣房,幽厄其役。”“梁武帝造五色绣裙,上加朱绳真珠为饰。”
  《颜氏家训·冶家篇》:“河北妇人,织纴组训之事,黼黻锦绣罗绮之工大尤以江东(即南朝)也。”
  《隋书·地理志》:“梁州绫锦,青州织绣,广陵(扬州)、润州(镇江)锦,晋陵织绣,会稽吴绫,绛纱。”
  《旧唐书·后妃传》:“宠织绣之工,专供妃院者七百人。”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结构元与形态感
第一节 纹理结构元
(一)纹理的起源
(二)纹的来源
(三)结构元
第二节 形态感
(一)质感
(二)色感

第二章 编结品
第一节 编结缘起
(一)编结定义
(二)编结起源第二节 编结结构元
(一)单线编系统
(二)双线编系统
(三)多线(元)编复合系统
第三节 品类和技法
(一)“组”品名的来历
(二)古代编结结构形式

第三章 刺绣品
第一节 概述
(一)刺绣品的范畴
(二)历史刺绣演变
(三)缝编启迪
第二节 绣纹结构元
(一)锁链型系统绣品
(二)齐平型系统绣品
(三)贴物型系统绣品
(四)堆花型系统绣品
第三节 绣品和技艺
(一)锁链绣品类
(二)齐平绣品类
(三)贴物绣品类
第四节 民间艺绣遍神州
(一)清新艺苑、女红名家
(二)少数民族风范彩绣

第四章 机织品
第一节 概述
(一)机织诞生
(二)历代织造演变
第二节 织纹结构元
(一)平经组合类系统
(二)绞经组合类系统
(三)立绒组合类系统
第三节 织品和科技
(一)平经类织品
(二)绞经类织品
(三)立绒类织品

第五章 织绣纹样
第一节 发展历程
第二节 构成形式
(一)对称平衡
(二)类比排列
(三)连续协调
(四)嵌字分布
(五)组合群集
(六)简约变异
(七)自然生化
(八)章服品级
第三节 意象纹样
(一)个案单位纹样初创形成时期
(二)联缀统集纹样发展完善时期

第六章 锦绣之美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美的演进
(一)质与纹
(二)功与美
第三节 审美度模式
第四节 美态特征评述
(一)材质肌理美
(二)色彩和谐美
(三)纹样意象美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