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家庭教养因素家庭对人具有巨大的影响,一个人的心理问题,往往能够反映出父母的问题,或者是一个家庭的问题。例如父母对孩子过度关注,或把自身的心理障碍转移、投射于孩子,以及家庭暴力、再婚、漠视孩子等,都会导致孩子胆小、敏感、拘谨、无安全感。
美国布兰代斯大学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母爱的影响会让孩子即使人到中年也不易患某些严重疾病。研究发现低收入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成年后更容易出现代谢综合症症状,如腰围过大、血压高、胆固醇高、胰岛素低等,但那些有着非常慈祥的母亲的人不容易有这种症状。布兰代斯大学心理学教授玛吉·拉赫曼说,童年发生的事会对成年生活健康留下“生物残留”,这些“残留”会在人到中年时表现出来,所以童年时期在慈母呵护下成长的人健康状况更好,也说明童年对中年生活的长远影响非常引人注目。研究人员猜测,慈母具有同情心,会告诉孩子们如何应对压力,鼓励他们健康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孩子从母亲身上学会这些后,就会对自身健康产生益处。虽然研究没有包含慈父对孩子健康状况的影响,但研究人员相信,父亲对孩子成年后健康的影响同样不可小觑。
孩子在父母的溺爱之中无法区别出自己与父母的界限,可能会消融了自己,无法发展出自我的独立性;一个承载了父母太多希望的孩子,可能成为父母的一个工具,依然没有自己;一个生活在控制力强或脾气暴躁的父母家庭中的孩子,一定会忐忑不安,不知道怎么才能得到父母的肯定,怎么才能避免被批评和指责,他会丧失自信,会饱含着不能发泄的愤怒;一个生活在冷漠家庭中的孩子,他会长期地被忽视,会强烈地渴望温暖和亲密,却又无力这样去做;一个在家里受到过多批评的孩子,他可能会变得胆小慎微,不敢尝试,自卑……孩子的疑病多源自家长的过度关心。当一个父母过分关注孩子的身体,一旦孩子生病了就惊慌。那么,这个孩子就会对自己的身体很敏感,一旦生病或有不适的感觉,他就会表现出惊慌来。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类似的案例。
【案例】小敏刚五岁半,在国庆假期里,她口腔溃疡又肠胃不适,一天晚上她呕吐过后就说脚没有力了。于是母亲急忙带她去看医生,医生告诉母亲没什么大碍,多喝白开水,多吃蔬菜。
两天后小敏突然说脚病更严重了,觉得腿像针刺一样,母亲非常着急,赶紧又带小敏去看医生,一路上不停地问小敏,还有哪里不舒服……之后,小敏有事没事就仔细感受自己身体哪里不舒服,一会儿觉得身体哪里长了一颗痘痘,一会儿摸着手指关节,觉得那里又肿了鼓出来了。
当今社会,孩子是家中的宝贝、小天使、小皇帝,平日已经深得父母、祖父母两辈人的万千宠爱。当孩子生病时,全家上下就更加紧张起来,小题大做,家长更是恨不得自己能替孩子得病。在看护孩子时,家长常常会询问孩子“哪儿还不舒服啊”、“还疼不疼啊”等,殊不知家长的这些问题,一方面会强化孩子的疾病痛苦,另一方面也会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误认知,让孩子觉得生病挺好,可以得到平时得不到的东西’,这在无形中让孩子形成了一种负面的心理暗示,即使身体丝毫没有病症也可能希望得点病。就如同生活中孩子会运用各种手段,比如搞点破坏或者捣乱来获取父母的注意一样,为了得到父母的注意,孩子也会使用生病的策略,因为生病时家长就会安排去医院检查,这样就可以不去上学了,在检查的过程中父母就会推掉工作而全心全意地陪伴在左右。
孩子生病,父母心疼,想方设法满足孩子的要求,这本是人之常情。关爱很重要,但它并不等于过度满足,家长过度疼爱的看护态度——呵护、娇纵、宠爱,让孩子渐渐不能适应外界的一点点小变化,稍有不快就以“病”逃避,常表现为发脾气、绝食、头痛、胸闷,也容易养成孩子娇惯、敏感、无法承受压力和打击的病态性格。
例如,一位平时对孩子漠不关心的母亲,只有当孩子生病时才表现出充分的母爱,那么这孩子长大后患疑病症的可能性就很大。因为孩子把“生病”当成了获得关爱的“工具”。因此,对待生病的孩子,父母的温情关爱很重要,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为了避免儿童疑病症等心理问题趁虚而入,应注意培养孩子坚强和勇敢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态度。尽量将孩子当作正常人甚至是大人对待,这样孩子就不会因为自己生病而被“标签”化,更不会因为想满足心理需求而装病或疑病了。
除了因为家长的过度关心使得孩子学会“疑病”获益之外,家庭中其他成员的表现或症状也可引起孩子的相似表现或症状,成人疑病症症状与童年期父母特别关注自己的症状相似,常常是其他家庭成员症状的复制。童年时,从父母一儿童的特殊的相互影响方式中学到的经验,将对成年后与疾病相关的信念和应对行为产生影响,影响方式有三种:①父母的示范经验:儿童观察到父母生病时不用承担家庭和工作责任,或受到特别的重视,导致小孩认为疾病是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会给他带来很多好处,会享受到很多利益和特权,并因此导致对躯体感觉的关注。
②父母过分保护:父母觉得自己的小孩十分虚弱,经受不了一点风雨,整天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导致小孩认为自己随时都会生病,并相信疾病是高度危险的,产生对容易生病的恐惧,这种信念很可能伴其一生。
③父母强化疾病行为:小孩生病时,会收到父母送的玩具和零食,父母的特别注意和同情,不用上学和做家务,通过对生病的奖赏作用,使小孩进一步认识到症状或疾病的重要性,有症状或疾病会得到奖赏,症状消退或疾病好转就意味着失去奖赏。这种强化疾病行为不仅会导致症状产生,还可能导致症状维持,难以治愈。
病是一种武器,这种武器我们不但会在小的时候使用,也会在长大后使用。有意无意地借着症状获得好处,是我们人类在社会生存中获得的“聪明”之一,通过疾病达到不上学、不上班、获许病退、得到劳保、避免指责和批评、免除某种责任和义务、寻求别人注意和同情等目的,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这些并非完全是病人的有意伪装,但却在有意无意中玩着这种游戏。沉迷于这种游戏的后果是自我哀怜、怨天尤人,使个人发展受阻,发展受阻的结果使个体更加执著在这种游戏上。
儿时的家庭,实际上为我们书写了成长的脚本,父母是编剧和导演。我们一直在按照这个脚本表演,如果这个脚本是蹩脚的,那么生活会变得不幸。因为儿童的方式是我们熟悉的方式,也是我们得心应手的方式。症状使自己变得荒诞,而这种荒诞反映了儿时的真实。成年患者是否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个人和社会的烦恼或精神症状转化成了躯体症状,也许并不确切,它不是简单的情绪转化成躯体症状,而是早年潜抑下来的“器官语言”的激活和重现,儿童在前语言期的躯体不适感和幻想,是后来形成躯体化症状的基础。
由于社会文化所决定的行为准则鼓励躯体症状的表达,并能得到同情和理解,而诉说情绪烦恼常得不到倾听和支持,甚至被视为软弱无能,从而使病人发明大量的躯体化症状以达到“继发性获益”。所以躯体化症状成为病人对付心理、社会各方面困扰及满足自身需要的一种应对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