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道德人格实践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再解读
华东师范大学 龚 斌
凡是不朽的文学作品,都是永远说不完的话题,每个时代都可以对它做出不同的解读,常读常新。陶渊明的作品至少有两篇——一是《桃花源记》,一是《归去来兮辞》,是永远不能道尽的。如果说,《桃花源记》是渊明社会政治理想的结晶,那么,《归去来兮辞》则是渊明道德人格实践的记录。桃花源旋开旋闭,幽眇难寻,真所谓“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归去来兮辞》由仕而隐,乐天知命,一切实实在在,读之即在眼前。前者系念社会,后者关乎自身。前者在中国社会思想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后者在中国士人生活史和精神史上具有永恒意义。如果要理解陶渊明的人格,寻找中国知识者道德人格的高标,就不可不读《归去来兮辞》。
一、“觉今是而昨非”
读《归去来兮辞》,必然首先碰到老问题:陶渊明为什么做彭泽令?又为什么八十多天就辞官归隐?据《归去来兮辞》序,归结起来有三点:做彭泽令以救穷,再有公田之利足以为酒;“质性自然”的个性与虚伪的官场发生冲突;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此外,在有关陶渊明的史传中,还有鄙视督邮事(此事详本文第二节)。渊明自述做彭泽令的始末以及去就的原因,应该是完全真实可信的。
渊明毫不掩饰为贫而仕。El腹之需是人的第一需要,有什么可掩饰呢?中国的士大夫文人往往高尚其出仕的目的,称大济苍生呀,为国效劳呀,为民着想呀,非常动听,但不便说出口的是LI腹之欲,身家性命。中国士人的最早代表,或者说是士人的原型孔子,最先赋予知识者“士志于道”的社会责任和崇高理想*,但过分强调“谋道”,以至鄙视“谋食”,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之其中矣”。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