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名祠祀二王
二王庙原为纪念李冰的专祠。从1974年都江堰鱼嘴附近外江出土的东汉李冰石像等相关史料分析,李冰祠最初大约建在李冰石像出土的沙洲地方,后来因水患才移建于此,大约兴建于东汉末年。文献中二王庙又有“永康神庙”、“李公庙”、“崇德庙”、“灌口神祠”、“索桥李冰祠”、“王庙”、“秦太守李公祠”、“显英王庙”等称呼,还有称做“二郎庙”、“川主庙”、“真常道院”的。
公元830—832年,唐李德裕镇守巴蜀,于成都府重建崇德庙。“崇德”是李冰治水功大,人们推崇其德之意,北宋以前官方史籍二王庙庙额没有“崇德”的记录,公元1111年,即北宋末期的政和元年十月,才赐庙额“崇德”。唐末,李冰祠(及附近)除供奉李冰外,还供奉玉垒山神(即灌口神)等。五代前后蜀时,王建、孟昶都致力于打造灌口神(俗称二郎神),使之成为护国大神,灌口神俨然有替代李冰之势,而李冰祠也逐渐称为灌口神祠。公元965年,即乾德三年,宋太祖平蜀,下诏增饰李冰庙。公元972年,即开宝五年,庙成。公元974年,改封李冰为广济王,每年举行祭祀。赵匡胤以正统自居,打击川人所造之神,将后蜀给灌口神的封号“护国灵应王”废除。公元993年,即宋太宗淳化四年,王小波、李顺借助灌口神起义,从而导致宋政府加大了打击灌口神的力度。但是,灌口神不但没有被打垮,反而加大了传播,在公元1078—1085年即元丰时,北宋国都汴梁之西,就建立了灌口二郎神祠,其信仰又传向金国。公元1063年,即宋仁宗嘉祐八年八月,特封二郎神为灵惠侯,称其为李冰次子。此后,官方都称之为李二郎。大约在官方改造二郎神之后,有谀宋室者,创作出赵昱斩蛟伪典,强把赵二郎塞人了李冰祠。赵二郎后又被赵宋承认,封为护国之神。而西川外人,只知赵二郎而不知灌口神了。明代,就连西川人也不知灌口神,反将赵二郎供奉于大殿。因《封神演义》、《西游记》小说的盛行,人们又忘记了赵二郎。清康熙年间,全真龙门派入主二王庙。乾隆年间重塑二郎神像时,加入了杨二郎因素。再后来,杨二郎又替代了赵二郎。
二郎神与李冰居大殿与二殿,处于二王庙的核心地段,是二王庙最主要的神祇。二郎神居大殿,有明确记载时间是在公元1507一1567年,即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484年,即成化二十年,蜀府正尹捐铁烛台等于李冰祠,有“灌阳川主庙崇应殿”字样,看来二郎神居大殿的时间还要早得多。从五代起,李冰与二郎神都敕封为王。北宋称“李冰父子”,俱封王。公元1727年,即清雍正五年,李冰父子也封王。其后官方文书称李冰祠为“二王庙”,随后二王庙的称呼就延用下来。但民间多信“川主二郎神”,称之二郎庙。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