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那些教育家》介绍了20世纪上半叶对中国教育有过重要影响的六位教育家,他们是傅斯年、潘光旦、陶行知、叶圣陶、陈鹤琴及舒新城。他们都经历五四新文化的洗礼,都非常爱国又非常重视西方现代教育理论的引进,都认为教育的宗旨是人格的培养,都反对知识的灌输和现代科举制度……
作者在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以通俗易懂、明白流畅的笔触对近现代教育所做的一次探讨。《民国那些教育家》详细介绍了六位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并适时地与今天的教育做对比,对我们反思教育的功能,探讨教师的作用,明确家长的职责,寻找教育的出路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傅斯年的教育理想和实践
一 反思文化传统
二 留学不要学位
三 指责教育崩溃
四 讨论教育改革
五 反对尊孔读经
七 代理北大校长
八 出任台大校长
九 制定八字校训
十 三大教育理想
十一 检讨学校制度
十二 归骨于田横之岛
潘光旦与自由主义教育
一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二 为什么教授会成为“学问之大敌”?
三 教师为什么需要宁静?
四 教授为什么不能像明星一样?
五 如今的孩子为什么让人放心不下?
六 学校为什么要放假?
七 为什么要提倡学生自治?
八 自由、民主与教育的关系
九 教育为什么不是训练?
十 为什么宣传不是教育?
十一 为什么听话不一定是好孩子?
十二 为什么说中国文明处于停滞状态?
十三 学者为什么要关心政治?
十四 什么是真正的科学精神?
陶行知的民主思想和教育人生
一 投身于教育事业
二 对于教育的理解
三 对于学校的认识
四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
五 做一个合格的教师
六 创办晓庄师范
七 如何学习做人
八 致力于乡村教育
九 讨论恋爱问题
十 反对会考杀人
十一 提倡科学创造
叶圣陶与中小学教育
一 早年教学生涯
二 反思小学教育
三 分析教育误区
四 批判教育制度
五 主张教育改革
六 关注教师修养
七 强调父母责任
八 思考教育真谛
九 提倡主动学习
十 反对科举精神
十一 批评应试教育
十二 一个生动的比喻
陈鹤琴与家庭教育
一 儿童心理的七个特点
二 教育孩子的十条原则
三 儿童的游戏与玩具的标准
四 如何消除儿童的恐惧心理
五 合格父母的八个准则
六 培养待人接物的好品格
七 孩子错了怎么办
八 音乐是儿童生活中的灵魂
九 树立正确的“求学”观念
舒新城与道尔顿制
一 班级制与道尔顿制
二 道尔顿制的优点和原则
三 舒新城的早年经历
四 杜威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五 舒新城推广道尔顿制
六 帕女士来华访问
附编:关于通才教育
一 美国的通才教育
二 通才教育的倡导者梅贻琦
三 通才教育的推动者潘光旦
四 清华园里的一场讨论
五 冯友兰的相关演说
六 梁启超主张通才教育
七 吴大猷谈通才教育
主要参考资料
从时光的逝水里,打捞出一个不该遗忘的知识群体;在历史的大漠中,矗立起一丛伟岸的文化浮雕。
——著名思想家 丁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