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讲演录》:
总的原则是,模仿水,只激活万物而不与万物争存,故尔不受指摘。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①天地能长久“以其不自生”。“不自生”者,不独存也。天地乃万物之总和,通过万物的更新不竭而不死。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圣人之业须资藉于万物。“后其身而身先”谓处世不能先求自身之存,而须先求万物之存。“外其身而身存”谓将自身之独存置之度外。圣人以资藉万物成就圣业,这就是以无私成就其私。“道”就是在这种“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境界中体会到的。
3.喻象性的表达方式。
所谓喻象性,是说“道”不可以条理明言,只能通过具体事物明喻。佛教禅宗认为,“佛性”不可言喻,不能被条理化,只能在具体事物中体悟,故提出“搬柴运水无非佛事”,“在在处处皆是道场”,以至驴鸣狗叫、拉屎撒尿皆有“西来大意”。其实,老子的“道”就是生活之“道”,剥离生活就不可能领会“道”,只有寓于生活,才能参透“道”。东郭子问于庄子日:“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日:“无所不在。”东郭子日:“期而后可。”庄子日:“在蝼蚁。”日:“何其下邪?”日:“在秭稗。”日:“何其愈下邪?”日:“在瓦甓。”日:“何其愈甚邪?”日:“在屎溺。”②别看庄子对“道”的形容高不可攀、玄不可测,但要了解“道”只要接触眼前琐细之物即可。
深受道家影响的王阳明就是要求学生在具体事物中领会“道”——“良知”。王阳明的学生请求老师用语言解析“良知”概念,王阳明认为,若脱离具体事物单独解析会越解越糊涂,只有人于事情中才能弄懂“良知”。他说:“政事虽剧,亦皆学问之地。”①“郡务虽繁,然民人社稷莫非实学。”②有一属官,心慕阳明心学,说:“此学甚好,只是簿书讼狱繁难,不得为学。”阳明答:“我何尝教尔离了簿书讼狱,悬空去讲学?尔既有官司之事,便从官司的事上为学……簿书狱讼之间,无非实学;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着空。”③阳明赋诗,“坐起歌咏俱是实学”④,甚至“饥来吃饭倦来眠”⑤也是求“良知”的活动。王阳明有这样一段话可视为对喻象性的概括:“目无体,以万物之色为体;耳无体,以万物之声为体;鼻无体,以万物之臭为体;口无体,以万物之味为体;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⑥
无论是庄子还是王阳明,其对“道”的领会方式都渊源于老子。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上等身份的士(生活在上层,不了解基层情况)听说了“道”,以为简单,赶紧推行,务求立即成功;中等身份的士听说了“道”(因其对上层下层都是一知半解),对“道”的认识模糊不清,不知所措;下等身份的士听说了“道”不由得哈哈大笑(因为下等身份的士发现,“道”就是通过平凡之事来表现,没有什么神奇的)。不哈哈大笑说明没有弄清楚“道”,也就不能行“道”。下等身份的士生活在基层,人于民众琐细之事,所以真正领悟了“道”的内蕴。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