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和治理丛书:精细化管理 以物流为例》:
1.物流系统分析的基本原则
在对物流系统进行分析时,应把握以下基本原则:
(1)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的相互影响,了解物流活动的内在和外在关联,正确处理好它们之间的转换与相互约束的关系,促使系统向最优化发展。
(2)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所选择的方案,既要考虑目前的利益,又要兼顾长远利益。只顾当前不顾长远,会影响企业和社会的发展后劲;只顾长远不顾当前,会挫伤企业的发展积极性。只有方案对当前和将来都有利,才能使系统具有生命力。
(3)子系统与整个系统相结合的原则。物流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并不是所有子系统都是最好的整个系统才是最好的,而应是以整体系统最好作为评价标准,只有当它们以能发挥最大功能组合在一起并且使整个系统最佳才为最好。就像一辆汽车,整车的年限为十年,而轮胎的年限即使有20年,其作用也只有十年,而当所有的汽车零配件的使用年限都最为接近,使整个汽车(相当于整体系统)年限达到最佳才是最佳。
(4)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当分析系统的一些数量指标时,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有利于使系统量化,便于根据实际确定对策(例如车辆发车的时间间隔,仓库的大小适宜度等);而当分析那些不能用数字量化的指标时(如政策因素、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影响等)则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这可以使在对系统进行分析时少走弯路,节省成本。
2.物流系统分析的基本内容
物流系统分析包括以下基本内容为:
(1)系统目标。这是系统分析的首要工作,只有目标明确,才能获得最优的信息,才能建立和提供最优的分析依据。
(2)替代方案。足够的替代方案是系统分析选优的前提,例如,一个仓储搬运系统,可采用辊道、输送机、叉车或机器人搬运,使用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具体不同的搬运系统。替代方案足够就能有较大的选择余地,使系统更优。
(3)模型。模型包括数字模型、逻辑模型,可以在建立系统之前预测有关技术参数,在系统建立之后帮助分析系统的优化程度、存在问题以及提出改进措施等。
(4)费用与效益。系统分析的指导思想是效益大于费用。如果费用大于效益,则要检查系统是否合理,是暂时性的,还是长期的?是表面上的,还是本质上的?
(5)评价标准。用于确定各种替代方案优先选用的顺序;系统的评价准则要根据系统的具体情况而定,但必须具有明确性、可计量性、适当的灵敏度。
3.物流系统分析的基本步骤
物流系统分析的过程大致要经过以下几个基本步骤:
(1)划定问题的范围。进行系统分析,首先要明确问题的性质,划定问题的范围。通常,问题是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作用和系统内部发展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本质属性并限定了其存在范围。只有明确了问题的性质范围后,系统分析才能有可靠的起点。其次,还要研究问题要素、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同环境的关系等,把问题界限进一步划清。
(2)确定目标。为了解决问题,要确定出具体的目标。目标通过某些指标来表达,系统分析是针对所提出的具体目标而展开的,由于实现系统功能的目标是靠多方面因素来保证的,因此系统目标也必然有若干个。如物流系统的目标包括物料费用、服务水平,即以低的物流费用获得好的服务水平,以确保物流系统整体效益最大。总目标是通过各子系统的功能活动来实现的。在多目标情况下,要考虑各项目标的协调,防止发生抵触或顾此失彼,同时还要注意目标的整体性、可行性和经济性。
(3)收集资料,提出方案。建立模型或拟订方案,都必须有资料作为依据,方案的可行性论证更需要有精确可靠的数据,为系统分析做好准备。收集资料通常是进行全面的调查、实验、观察、记录以及引用外国资料等。
(4)建立模型。所谓建立模型就是找出说明系统功能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并选择适当的分析模式。
由于表达方式和方法的不同,模型有图式模型、模拟模型、数字模型等。通过模型的建立,可确认影响系统功能和目标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确认这些因素相关程度总目标和分目标的达成途径及其约束条件。
(5)系统的最优化。系统的最优化是运用最优化的理论和方法,对若干替代方案的模型进行仿真和优化计算,求出几个替代解。
(6)系统评价。根据最优化所得到的有关解答,考虑前提条件、假定条件和约束条件后,在结合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决定最优解,从而为选择最优系统方案提供足够的信息。
对于复杂的物流系统,系统分析并非进行一次即可完成。为完善修订方案中的问题,有时需要根据分析结果对提出的目标进行再探讨,甚至重新界定问题范围后再做系统分析。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