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大学》人生大学问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044189
  • 作      者:
    郭庆祥著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郭庆祥,世界艺术家名人协会副主席,中华国学会主席,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
    历任中学老师,生产队长。中型工业企业厂长,商业、文化、音像公司的总经理,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杜编辑部主任,中国少年儿童音像出版社社长等职。
    1986年起发表散文、杂文、小说;1993年起出版《世界名人语典》、《生财之道》、《中国名校名师精讲系列丛书》;与人会编《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全书》,《教育小百科词典》等大型丛书。被国家教委图工委列为装备用书。策划责编的作品,五次获团中央“五个一”工程奖,八次获部级奖;多次被中宣部等五部委推荐为全国百种优秀音像、电子读物。
    著有“郭庆祥国学经典系列”《中华经典与智慧》、《(大学)人生大学问》、《人生大智慧》等书。
展开
内容介绍
    《大学》,关于人和人生的大学问。
    《大学》乃《小戴·礼记》中的一篇,《礼记》为汉宣帝时五经博士戴圣从先秦遗留的典籍中编撰而成的作品。
    《大学》被列为“四书”之一,是北宋时期儒学大师程颢、程颐两兄弟将孔丘的《论语》、曾参的《大学》、子思的《中庸》、孟轲的《孟子》,编辑而成“四书”。
展开
精彩书评
    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
    ——汉·郑玄
    
    《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
    ——宋·朱熹
    
    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见之若粗而探之愈精,就之若近而造之愈益无穷。
    ——明·王阳明
    
    中国政治哲学谓其最有系统之学,无论国外任何政治哲学家都朱见过,都来说出,为中国独有之宝贝。
    ——孙中山
    
    不悟六经宗要,读《大学》可悟其宗要。不得六经体系,读《大学》可得其体系。
    ——熊十力
展开
精彩书摘
    圣人和贤人的区别是:圣人是极高;贤人是极好。
    圣人,是丰功伟绩,彪炳千秋,千世师表,万世楷模,“立德、立功、立言”俱佳之人。
    贤人,是德才兼备,丰功伟绩,万世流传,名垂青史之人,
    古人云:“无欲之谓圣,寡欲之谓贤,多欲之谓凡,洵欲之谓狂。”
    没有私心杂念的人称之为圣人,私心杂念少的人称之为贤人,私心多的人称之为凡夫俗子,纵欲的人称之为狂人。
    所以说做贤人相对容易,做圣人是相当的艰难。而圣人大多是后世追认的。如尧、舜、禹、汤、文王、周公等。
    贤人只要德才兼备,立有丰功伟绩,名垂青史即可。讲完圣人和生人与贤人的区别,我们再讨论什么是君子?小人?善人?有恒者?
    什么是君子?君子:在《辞海》中的解释是:第一,是西周、春秋时期对贵族的统称。《尚书·无逸》:“君子所其无逸。”孔颖达疏引郑玄曰:“君子,止谓在官长者。”《国语·鲁语上》:“君子务治,小人务力。”君子,指当时的统治者,小人指当时的被统治者。春秋末年后,“君子”与“小人”逐渐成为“有道德者”与“无道德者”的称谓。第二,是古时妻子对丈夫的敬称。如《诗经·召南一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君子:自强不息,意志坚强,厚德载物,身体力行,修身养性,从善如流
    荀子曰:“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体,君子也;齐明而不竭,圣人也。”
    荀子说:“坚持按照礼法来办事的,是士人;有坚定的意志而又身体力行的,是君子;思虑敏捷而又力行不止的,是圣人。”
    荀子曰:“君子之求利也略,其远害也早,其避辱也惧,其行道理也勇。”
    荀子说:“君子不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对灾祸能够预先避开,对羞辱事先有所警觉,勇于追求和坚持真理。”
    苟子曰:“君子贫穷而志广,富贵而体恭,安宴而血气不惰,劳倦而容貌不枯,怒不过夺,喜不过予。君子贫穷而志广,隆仁也;富贵而体恭,杀势也;安燕而血气不惰,束理也;劳倦而容貌不枯,好文也;怒不过夺,喜不过予,是法胜私也。《书》曰:‘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此言君子能以公义胜私欲也。”
    ……
展开
目录
前言
题记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凝聚力,使中华文明得以绵延发展
二、“五经”的形成及其思想意义
《周易》,中华文化的活水源头,哲学之源,辩证法之母,古代智慧的高度浓缩
《尚书》,中国第一部政治文献汇编,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基础指南,儒家学说的思想本原
《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重要的历史文献和儒家经典
《礼记》,中国第一部礼仪论文总集,约束规范中国数千年的经典
《春秋左传》,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儒家重要经典
三、“四书”的形成及其思想意义
《论语》,儒学的源头,修身、齐家的“圣经”,为人处世、安身立命的大道理
《孟子》,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元典,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与大丈夫精神
《中庸》,中国最早最精密的哲学著作,为人处世、安身立命的人生大智慧
四、《大学》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宝典
《大学》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宝典,是修己以安百姓的大学问
《大学》是建筑儒家思想宫殿的蓝图和施工程序
《大学》之道,是内圣外王之道,是儒家通往最高理想的必经之道
《大学》的“三纲”:“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五、“大学之道”,是“内圣外王”之道
中国古代的小学学什么
“大学之道”,是教育的总规律、总目的、总目标、终极纲领
六、程朱理学,修正的儒家思想,朱熹对《大学》的阐释
程朱理学,修正了儒家思想
七、“在明明德”,是“内圣外王”之道的“内圣”之道
“在明明德”,是继承发扬先圣高尚的品德品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通往“内圣”之道
八、“德”,是“知、仁、勇”,天下之三达德
知,是知天、知地、知命、知性、知道、知德、知教、知人、知己、知物、知进退、知取舍、知可为、知不可为
仁,是把自己当人也把别人当人;爱自己也爱别人,爱人也爱物;最终达到和天地万物内外的和谐
勇,是一种勇气、能量、能力、魄力、气势,一种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九、“在亲民”,是“内圣外王”之道的“外王”之道
“亲”,是把天下被统治者当做亲人对待
“民”,是天下被统治最底层的劳苦大众
十、“三皇”、“五帝”是“亲民”的楷模.
“在亲民”,是亲民、爱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外王”之道
十一、“在止于至善”的终极目标是“天下为公,世界大同
“止”,是最终极的目标和最终的目的地
“至”,是最理想的居所和最美好的精神境界
人类活动的一切目的,是为了达到最美好的物质生活,最理想的精神境
界;终极目标是“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在止于至善”的最理想境界
十二、“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前提是实现“小康”社会
十三、“七证”的修养功夫,是通往“止于至善”的精神范畴
……
附原本(古本)《大学》原文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