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管理之巅:如何从零打造高质效互联网技术团队?》对互联网技术团队管理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解析,内容包括团队定位、技术与业务融合、组织架构、流程、制度、文化、创新、架构设计、技术与哲学等,案例涉及阿里、百度、腾讯、1号店、小米、华为、Google、、YouTube、京瓷等,干货满满。
★《技术管理之巅:如何从零打造高质效互联网技术团队?》作者黄哲铿有着十多年的互联网技术管理工作经历,实战经验丰富,个人拥有多项技术发明和专利,在超大型电商系统设计、移动解决方案、互联网金融、大型IT团队治理等领域享有盛誉。本书可谓真正的技术管理实战手册。
★《技术管理之巅:如何从零打造高质效互联网技术团队?》获得了20位知名互联网公司创始人、CTO、技术总监联袂推荐,技术管理领域的浪潮之巅,适合所有希望了解互联网技术团队如何搭建和管理的读者们。
《技术管理之巅:如何从零打造高质效互联网技术团队?》为您解密国内一线互联网公司技术团队管理的精髓。作者结合自己十余年在国内知名互联网公司MySteel、1号店等担任PMO总监、技术总监的丰富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书中围绕着技术管理中的热点“如何搭建扁平化、去中心化的技术团队”、“大数据下的技术管理创新”、“目标管理方法OKR”、“阿米巴生产模式”、“Scrum和Kanban的实践”逐渐展开,从技术团队组织架构、产品开发流程、制度规范建立、企业文化、大数据与技术管理创新、移动技术开发、实用应用架构设计等方面,案例涉及阿里、百度、腾讯、1号店、小米、华为、Google、、YouTube、京瓷等,让您快速、全面地掌握技术团队的管理秘诀,帮助您从零打造高质效互联网技术团队。
《技术管理之巅:如何从零打造高质效互联网技术团队?》面向任职于互联网及相关企业中的CTO、CIO、PMO、技术经理、产品经理、项目经理等技术管理人员,以及希望了解互联网技术团队如何搭建和管理的读者们。
2.3.2 优秀CTO是怎么炼成的
以上我们探讨了美国和国内对CTO的不同定位,下面我们继续探讨,国内企业对CTO的岗位要求、个人素质要求,供各位技术管理者参考,也可以根据这些具体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去提升和改进。
衡量CTO的工作成效,主要是从几个方面考虑:是否建立了公司主营业务中技术框架和实施模式;是否建立了高效率的技术团队;是否建立了健全的项目管理体系,并良好地运行;是否建立了公司的知识库管理体系,并良好地运行;是否为公司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提供了技术管理接口,并良好地运行;等等。具体评估表如表2-1所示。
根据表2-1,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自评一下,评分参考:30分以下不及格;30分~40分为中上;40分以上为优秀。评分结果仅供参考,更重要的是发现自身能力短板,并持续提升。
成长为一位优秀CTO有诸多因素。
首先,要对技术有浓厚的兴趣和广泛的涉猎。软件行业是一个激烈竞争的环境。尤其是进入了互联网时代,软件技术及技术管理模式快速发展,应用系统的规模和复杂度也在大幅提高,对于CTO来说,丰富的知识面和技术经历有助于自己的工作。
其次,CTO必须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互联网上的技术资料已经很多了,但要想深入了解,必须具备很强的阅读能力、知识抽象能力和总结能力。关注新兴公司也不失为一种了解最近技术动向的方法。同时,CTO都一致认为,与圈内的朋友有针对性地交流或者参加一些研讨会很有效。当然,如果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专门为CTO配置很小的团队搜集各方面的信息用于跟踪技术发展,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再次,丰富的工作经历会让CTO看问题更加全面。CTO很少由技术人员一条线发展而来,大都从事过管理工作。从技术专家到管理者,这个过渡过程的时间和难易度是因人而异的,如果职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CTO,那么团队管理经历是不可避免的。
最后,CTO要有很好的沟通能力和强大的推动力。团队的成功协作才是软件成功的基本保障。另一方面,有强大的推动力,才能使公司其他部门接受自己的想法,这对CTO的沟通能力要求很高。
另外,敏锐的市场嗅觉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长期对趋势的观察,发现商机,并且能够推动公司进行产业布局,使企业能先于其他竞争对手,拔得头筹。
成长到CTO,每个人所走的路都不一样,也很难界定统一的模式来培养CTO。不过成功的CTO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比如在项目管理中担任领导角色,深入并广泛地了解各种技术,然后与客户互动,与市场销售部门的合作,进行多方面的学习。
案例5-1 阿里、小米的绩效考核方法
阿里巴巴的绩效考核,每半年进行一次,强制按3∶6∶1给员工打绩效,即30%的员工获得超额绩效奖励,60%的员工正常发放绩效奖励,10%的员工无绩效奖励,值得注意的是阿里是不扣绩效工资的。阿里集团给每个事业部打绩效分,如3.25、3.45等,按绩效得分把奖金发放给事业部,由事业部按员工的绩效得分来分配奖金。
事业部的绩效由季度KPI的完成情况决定,整个事业部的员工一起对结果负责。员工的KPI在每个季度开始时,由主管和员工一起制订,季度结束时一起回顾某个员工是否完成了目标,是否超越预期完成,据此来决定这个员工的绩效结果。
阿里巴巴内部,是鼓励人才在事业部之间良性流动的,每年有一次调动部门的机会,这也促进了人才的优化组合。好的人才为了获得高绩效,通常会选择有前景的事业部和有魄力的领导。同 时,阿里巴巴也要求员工拥抱变化,有时候会下达行政命令,用直接“点将”的方式把公司内最优秀的人才调往公司战略重点部门,员工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如手机淘宝、来往等项目都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闭关”开发。
以上是阿里巴巴的绩效考核方式,强调的是“价值观”+“KPI”的方式,其中“价值观”得分占比在50%以上。阿里巴巴首先确保员工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然后才是走得快与慢的问题,使员工跟企业的目标始终保持一致。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小米的“去KPI”绩效考核理念和方法。
小米公司,是“去KPI”的,他们认为KPI很容易做假,员工会把心思放在把KPI做高上面,而不是把产品做好。在组织架构上,小米从CEO到员工只有3层,7个创始人分工负责,互不干涉,把各自的领域做到极致。员工每天直面用户,在论坛里和用户打成一片,员工的绩效来自于用户的评价,员工不用担心升职加薪的问题,因为根本就没有职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产品做好了,用户满意了,就会获得高额现金奖励。
小米的管理机制是,让员工对产品负责,对粉丝负责,员工感觉不再是为企业打工,而是在为一群真实存在的粉丝去努力,为打造一款完美的产品而努力。员工成为了超级明星,粉丝会为他们的智慧和才华喝彩。员工除了睡觉之外的时间都奉献给了粉丝、奉献给了产品。在这种“为发烧而生”的企业文化之下,管理就变得简单了,全公司上下,都专注于把事情做好,公司保持高速的成长,速度是最好的管理。
然而,值得思考的是,随着小米公司员工数量的增加,产品战线越拉越长,公司发展速度放缓,这种粗放式的绩效管理方式,势必会受到挑战。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持续关注小米绩效考核方法的变化。
……
第1章技术团队定位篇/1
1.1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1
1.1.1“互联网+”成为最大风口/1
1.1.2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4
1.1.3迅速崛起的O2O领域/6
1.1.4大数据和云服务快速普及/9
1.2技术团队的定位问题/12
1.2.1技术引领,业务驱动,还是相互支撑12
1.2.2短期定位与中长期定位/14
第2章技术与业务融合篇/17
2.1技术管理的目标:使技术与业务高度融合17
2.1.1在低成本快速试错中,携手向前/17
2.1.2系统提前布局,建立技术壁垒/19
2.1.3最佳实践案例:技术与业务融合,让“电商黑马”腾飞/19
2.2技术与业务融合之道/21
2.2.1培养懂业务的技术专家/21
2.2.2技术人员要去前线听“炮声”/22
2.3技术与业务融合之魂:技术领袖CTO/24
2.3.1国外与国内对CTO的不同理解/24
2.3.2优秀CTO是怎么炼成的/25
第3章技术团队组织架构篇/28
3.1从“零”快速搭建技术团队/28
3.1.1行为面试法在技术招聘中应用/28
3.1.2技术人员的使用说明/32
3.1.3如何培育技术人才/34
3.1.4如何留住技术人才/37
3.1.5最佳实践案例:电商企业如何从零搭建技术团队/38
3.2互联网下的组织架构/40
3.2.1互联网下的组织架构特点:扁平化、去中心化/40
3.2.2最佳实践案例:小米的扁平化架构/42
3.2.3最佳实践案例:京瓷的阿米巴模式/43
3.3从几十人到上千人的组织架构变迁/44
3.3.1中小型技术团队的组织架构/44
3.3.2大型技术团队的组织架构/46
3.3.3超大型技术团队的组织架构/47
3.3.4最佳实践案例:阿里、百度、腾讯的组织架构/48
3.4如何让异地团队更高效/52
3.4.1消除“网状”沟通,提高异地沟通效率/52
3.4.2每日晨会,暴露问题/54
3.4.3异地“白板”,进度透明化/55
3.3.4最佳实践案例:异地团队的3种高效组织架构/56
第4章产品研发流程篇/59
4.1玩转互联网敏捷开发/59
4.1.1玩转产品敏捷、项目敏捷、分布式敏捷/59
4.1.2看板(Kanban)适合哪些技术团队/62
4.1.3最佳实践案例:电商如何做Scrum和看板/64
4.2互联网项目怎么管/66
4.2.1“微管理”让项目管理更高效/66
4.2.2最佳实践案例:敏捷与项目管理如何协同/69
4.3开发需求堆积如山,怎么破/71
4.3.1建立以价值为导向的需求管理机/71
4.3.2价值有预估,达成有回顾/71
4.3.3建立需求管理闭环/72
4.3.4最佳实践案例:Jerry让技术不再成为业务发展的瓶颈/73
4.4自动化测试,让测试飞起来/75
4.4.1从“零”搭建自动化测试/75
4.4.2最佳实践案例:跟我一起搞定自动化测试/77
4.5私有云,走进运维云时代/82
4.5.1企业私有云的构建之路/82
4.5.2最佳实践案例:电商如何玩转混合云/83
第5章制度规范篇/87
5.1技术团队的绩效考核怎么做/87
5.1.1绩效考核制度:左手“文化”,右手“KPI”/87
5.1.2互联网下的目标管理方法:OKR/91
5.1.3最佳实践案例:阿里、小米的绩效考核方法/94
5.2建立职业发展框架,让“菜鸟”成为“尖兵”/96
5.2.1为什么要做职业发展框架/96
5.2.2职业发展框架的组成/97
5.2.3最佳实践案例:如何从零建立职业发展框架/106
5.3通过轮岗培养“多面手”/109
5.3.1为什么要轮岗/109
5.3.2如何建立轮岗制度/110
5.3.3最佳实践案例:轮岗让Andy从“优秀”走向“卓越”/111
第6章文化塑造篇/115
6.1互联网企业的文化/115
6.1.1互联网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文化/115
6.2互联网大佬们是怎么打造企业文化的/118
6.2.1最佳实践案例:阿里巴巴文化之“六脉神剑”/118
6.2.2最佳实践案例:华为的“狼”文化/121
6.2.3最佳实践案例:小米的“米粉”文化/124
6.2.4最佳实践案例:Google的“不作恶”文化/127
第7章大数据和技术管理创新篇/131
7.1大数据思维与技术管理创新/131
7.1.1产品研发大数据的构成/131
7.1.2技术管理的大数据之道/135
7.2大数据驱动的开发工作平台/143
7.2.1手把手教你打造:大数据驱动的开发工作平台/143
7.2.2最佳实践案例:Linda的项目管理奇妙之旅/147
7.2.3千人千面的数据分析体系/155
7.2.4开发过程透明化/157
第8章移动时代的技术管理篇/159
8.1移动产品开发那些事/159
8.1.1移动开发团队的组织架构/159
8.1.2移动应用的技术架构/161
8.1.3移动应用怎么测试/164
8.1.4移动应用的安全保障/167
第9章系统架构设计篇/169
9.1最接地气的应用架构设计/169
9.1.1大型电商网站架构设计/169
9.1.2供应链系统架构设计/172
9.1.3个性化推荐引擎架构设计/175
9.1.4电商搜索引擎架构设计/180
9.2最接地气的基础架构设计/182
9.2.1大数据平台架构设计/182
9.2.2云平台架构设计/185
9.2.3服务治理平台架构设计/187
9.2.4分布式文件存储架构设计/189
第10章技术与哲学篇/192
10.1当技术遇上哲学思想/192
10.1.1每一个成功的技术架构背后,都有哲学的光芒/192
10.1.2最佳实践案例:阿里的技术哲学和生态圈/193
10.1.3最佳实践案例:Amazon的技术哲学观:终极可用、简单、灵活/195
10.1.4最佳实践案例:YouTube的技术哲学观:回归初心/198
10.2技术管理之巅/200
10.2.1写在结尾的话: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200
★技术团队对于企业来说,是实现商业宏伟蓝图的基石,是企业创新变革的原动力,技术团队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实现技术与商业的高度融合。理论结合实际,生动地为技术管理者描绘了技术管理的完整框架,帮助更多的技术管理者攀登技术管理的巅峰。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 郭戈平
★跟哲铿是我在思路网举办的“搞电商,如何玩转云?”活动中相熟的,当时我们也探讨了关于技术管理的话题,其中对他提出的“技术管理的目标,是实现技术与业务的高度融合”的观点印象深刻,在本书中也看到了他对这一观点的详细阐述,在我看来,这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互联网企业能否获得成功的标准之一。所以,我特别推荐这本书给各位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的朋友们。
——思路网总裁,亿邦动力联合创始人 刘宸
★企业文化,是个非常大的话题,本书中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来介绍文化,通过阿里的“六脉神剑”、华为的“狼”文化、小米的“米粉”文化、Google的“不作恶”文化,来给读者展示互联网企业文化的精髓,也就是互联网的本质:快速、开放、专注、关注体验、共享、协作、个性化、跨界融合等。
——UCloud创始人/首席执行官 季昕华
★作者把技术管理分成“道”和“术”两部分。“道”讲的是管理中的“道理”、“心法”,比如技术定位、技术与业务的融合、企业文化、技术与哲学等内容。“术”讲的是技术管理中的“方法”、“招式”,比如技术团队组织架构、产品开发流程、制度规范的建立、架构设计等。这本书可以帮助技术管理者们理清脉络,共同攀登技术管理的巅峰。
——1号店技术副总裁 历平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之下,技术团队作为一个公司的核心团队,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何来打造一支高质效的互联网技术团队,是摆在每个技术管理者面前的问题,本书从技术团队定位、流程规范、企业文化、技术架构等方面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完整的技术管理画卷,帮助技术管理者从零打造高质效的技术团队。
——海尔集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CTO 盛国军
★最近一段时间,对于CTO职能和作用的讨论非常激烈。本书中探讨了中国式的CTO们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与国外很多CTO只关注未来三年内的产品与技术发展方向不同,他们实际上还要承担很多研发副总裁的职能,需要对技术发展趋势、企业运营、IT治理体系、业务前瞻性、影响力、视野、推动能力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本书的出现,有助于引发CTO对自身定位的深入思考,也可以作为创业者们选择技术合伙人的指南。
——商派CTO 徐焕春
★传统项目开发跟互联网产品开发,在管理方面是非常不一样的,互联网产品开发更强调开发团队的协同性、敏捷性,要求整个开发团队去思考业务,而不只是完成所谓需求的开发,对技术团队的要求更高,从这本书里你可以学习到,如何打造一支高质效的互联网技术团队。
——多备份联合创始人兼CEO 胡茂华
★关于这本书,发生过一件有趣的事,那天我和哲铿还有一位朋友,在张江某个饭店小聚,我把这本书放在桌旁。 一位服务员小哥,走过来盯着书看了看,低声说:“我也要买一本。”我们很惊讶地问他:“这是一本技术管理 书哦。”他回答:“我也要学习技术、学习管理。”于是我们给了他一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互联网+”已 经深入人心,连张江餐馆的服务员都要学习技术,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我把这本“互联网+”下的技术管 理书籍,推荐给各位从事技术相关工作的朋友们,我们共同攀登技术之巅。
——盛大游戏G云负责人,技术保障高级总监 陈桂新
★跟黄兄熟悉,是因为他在我创办的“高效运维”公众号里开了专栏,发表了一些技术管理、云平台建设方面的文 章,我们对内容品质的高要求,非常契合。我们常常在深夜,还为明天发布的文章中的排版、标题、插图,激烈 讨论。这本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尤其适合创业公司技术负责人阅读,从技术团队搭建、开发规范建立、技术架 构等方面都有深入探讨,我将这本书推荐给各位技术管理者。
——开放运维联盟联合主席,高效运维社区创始人 萧田国
★在“互联网+”的东风之下,迎来了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各类互联网创业公司崛地而起,对技术管理人才的需求 也日益旺盛,这本书尤其适合互联网企业技术管理者,能够让技术管理者快速掌握技术管理蓝图,从团队搭建、 技术选型、效率提升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我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希望我们一起为中国互联网的腾飞,贡献 力量。
——首都在线,华东区总经理 朱叶
★互联网技术团队的组织架构如何搭建?扁平化、去中心化如何实施?OKR如何在技术团队落地?阿米巴工作模式如何运作?等等,本书中针对这些实际管理中的痛点进行了专题讨论,对我们从事互联网技术团队管理的同行是非常好的借鉴,并且有助于重塑IT团队的价值。
——百联集团全渠道研发中心总经理 邱宇炜
★技术团队的管理包罗万象,作者从架构、流程、制度、文化、项目和敏捷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概括,对其中的“技术与业务融合”的主张,非常有共鸣,强烈推荐给各位从事技术管理的同行们。
——我的钢铁网CTO 祁超
★“桃李满庭香自溢,指道芳径少折弯”,期待已久的新著终于出版了,作为一线互联网团队技术管理实战经验的总结分享,对于希望技术团队激发开发效率和规范管理机制的领导者有重要借鉴意义!
——大数据邦创始人 董力明
★绩效考核一直是困扰技术团队的问题,既要避免“做多做少一个样”的大锅饭平均主义,又要避免主管一个人说了算的主观臆断。本书中介绍了“左手KPI”和左手“文化”的绩效考核制度,以及OKR的目标管理方法,给了我们非常好的借鉴,仔细研读后很容易应用于实际管理当中。
——探路者信息部总监 张航
★技术团队的定位非常重要,在我看来绝大多数的国内技术团队,都是业务驱动的,能够做到技术引领业务的少之又少。作者在书中的多个例子证明了,1号店是国内少数能够实现技术引领业务的公司之一。推荐大家阅读这本书,一起追求技术管理的较高境界。
——百度LBS新业务创新部总监 王欣磊
★哲铿是1号店技术部的元老,在1号店5年的时间里负责过1号商城、PMO、运维等多个技术领域的工作,这些工作经历使他具备了广阔的技术视野,能够将这些宝贵经验和对技术管理的思考进行总结分享,对于行业来说是非常有益的一件事情。相信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的同行们,能够从这本书丰富的案例和领先的管理理念中获益匪浅。
——1号店技术部高级总监 孙灵飞
★书中提出了“项目微管理”的概念,将PMP中对项目的严格把控和互联网项目管理中快速交付、敏捷的特点进行融合,强调将被动式的项目管理,变成主动式的服务,使项目干系人更好地协同。对互联网项目管理,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京东金融移动产品技术总监 赵汗青
★测试、运维作为产品开发最后的环节,常常被技术管理者忽略,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产品质量不可控、BUG一堆、发布成功率低、运维人为事故频发,本书中通过建立自动化测试、私有云平台,将这两个技术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短板进行提高,从而整体提升了产品开发过程的成熟度。
——美丽说技术总监 尤卫明
★技术管理者,当然绕不过技术这一关,本书通过介绍接地气的应用架构和基础架构,结合电商系统、供应链系统、个性化推荐系统、电商搜索引擎、大数据平台、云平台、服务治理平台、分布式文件存储系统架构的案例分析,让您高屋建瓴,掌握时下热门和实用的技术架构方法。
——易道用车首席架构师 余庆
★面对堆积如山的需求,如何处理?面对怨声载道的业务部门同事,如何招架?以价值为导向的需求管理机制,是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强调把有限的开发资源投入到更有价值的业务需求上,而且让业务部门一起来参与建立这个需求治理的闭环体系,通过透明化的需求受理方式,提升满意度。作者在本书中,给我们展示了非常好的需求管理方法。
——驴妈妈研发总监 邵汉成
★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移动技术团队的组织架构、测试、安全等问题是比较突出的,本书中对这些方面进行深度探讨,指出移动技术团队管理与一般技术团队管理的异同点,帮助移动技术团队管理者更好地进行管理工作。
——携程,信息安全总监 凌云
★技术与哲学思想,是在国内技术界比较少探讨的主题,事实上“每一个成功的技术架构背后,都有哲学光芒”,本书通过蜂群的案例进行破题,并且分享了阿里、YouTube的技术哲学,为我们展示了技术与哲学思想的完美结合,引发各位技术从业者思考问题背后深层次的哲学思想。
——宝宝树技术副总裁 周运华
★大数据如何与技术管理结合?本书中通过建立“产品研发大数据”,将大数据的思想引入技术管理当中,智能发现技术管理的短板,让技术团队不断地自我完善,提升组织成熟度,并且介绍了“大数据驱动的开发工作平台”的建设方法和模块组成,IT治理理念非常领先,值得研究。
——唯品会数据平台副总监 蒋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