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论德国职业教育本质特征及其发展动力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2651693
  • 作      者:
    陈莹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论德国职业教育本质特征及其发展动力》讲述了在我国,职业教育企业缺位,职业教育地位低下,成为不争的事实。与此相反,生德国。企业有着联合培养劳动力的传统,职业教育享受着崇高的社会声望。然而,我国引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所面临的困难,使得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可“以一种正确的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去研究国外教育制度”?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分析德国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动力,是《论德国职业教育本质特征及其发展动力》的主要内容。德国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职业性”(Beruftichkeit)。从历史角度来看,德国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征和社会需求、政治需求和文化需求这些发展动力密不可分。因此,在缺乏这些发展动力的情况下,要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制度,必定是无果而终。
展开
精彩书摘
  《论德国职业教育本质特征及其发展动力》:
  斯比特霍夫借助经济方式的概念,对经济生活进行了类型划分。他认为,国民经济的结构和过程是有着多重维度的。具体而言,分为经济精神、自然和技术基础、社会形态、经济形态、经济过程这五个维度。要认清一个国家的“经济方式”,必须对经济情况有着深度的了解,而不能出于感官经验贸然得出结论。也就是说,“经济方式”有别于实然类型特征。它不是人们能够直接感受到的。它是在综合上诉五个维度的基础上,得出的一个抽象的特征。而这一抽象的特征,提炼和概括了国民经济的“本质特征”。因此,斯比特霍夫借助“经济方式”的概念,提出了经济生活的应然类型区分标准。
  要真正理解“方式”的概念,我们可以将它和系统的概念联系起来。“方式”这一概念实际上等同于系统基于内在和谐而蕴含的核心理念。就系统的特点而言,系统之所以具有核心理念,是因为系统具有整体性的特点。也就是说,系统的整体性为人们认识系统核心理念提供了前提。正因如此,人们才得以在综合经济生活各大维度的基础上,概括出经济方式特有的“方式”。
  戴辛阿认为,“职业教育方式”指的是职业教育系统功能和结构方面的特征,具体而言,它指的是相关的外部框架条件、目标设置以及内部结构特征。在戴辛阿的职业教育类型说中,“职业教育方式”是对职业教育应然类型进行分类的一个标准。
  ……
展开
目录
导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困境
二、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成
功经验的困境
三、职业教育系统的视角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框架
二、技术路线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目的
第三节 小结

第一章 职业教育“本质特征”及其“发展动力”之概述
第一节 职业教育系统的视角
一、职业教育系统的特点
二、相关研究方法
第二节 德国职业教育“本质特征”之解读
一、职业教育实然类型划分
二、职业教育应然类型划分
第三节 德国职业教育“发展动力”之解读
一、职业教育“发展动力”的界定
二、社会需求
三、政治需求
四、文化需求
第四节 主要的分析模式
一、概念辨析:“职业导向”、“职业原则”和“职业性”
二、从历史角度看“职业性”及其“发展动力”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职业性”的生成(-19世纪末)
第一节 社会需求
一、手工职业的形成
二、商务职业的形成
三、工业职业的产生
四、学徒的出现
第二节 政治需求
一、行会承担职业教育任务
二、18世纪-19世纪初期合作主义
第三节 文化需求
一、马丁·路德:职业是天职
二、启蒙思想:职业教育的社会价值
三、新人文主义者:普职分离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职业性”的嬗变:(19世纪末-20世纪60年代末)
第四章 “职业性”的升华(20世纪60年代末)
第五章 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经验的局限性
第六章 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经验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