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批判与重建:个体“生命自觉”与当代学校教育:individuals' life self-consciousness and the contemporary school education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0978048
  • 作      者:
    李伟著
  • 出 版 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基于对“自我成熟神话”的批判,教育对个体生命自觉培育的缺失及教育学相关研究之薄弱等三条问题脉络,从教育目的的角度提出了培育个体生命自觉这一命题,还针对性地提出了幼小衔接、小学、初中等学校教育阶段的“生命自觉”培育策略。
展开
作者简介
  李伟,男,1978年出生于武汉市汉江之滨的美丽乡村。1998年考入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专业,2002年被免试推荐继续在教育系攻读硕士,2005年获得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导师为涂艳国教授。2005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2008年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导师为叶澜教授。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第二届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
  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学生发展和班级建设及教师发展研究。先后在国内核心期刊等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编《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并有译著《有效教师素质手册》。现主持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课题一项,并为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当代中国儿童的学校生存状态与发展研究”课题组成员。近年来,在湖北武汉市中小学开展“教师工作坊”的实践与理论探索,在区域内产生了积极影响。
展开
内容介绍
  《批判与重建:个体“生命自觉”与当代学校教育》在生命·实践教育学视野下提出“生命自觉”的教育学理解。“生命自觉”是人的精神世界能量可达到的一种高级水平,可以把主动不主动作为衡量自己生命“自觉”程度的标志。“生命自觉”具有“意向性构成”,体现为主动性意向和成长意向;其“关系性构成”具有共生性,而共生关系结构的形成、优化需要后天不断学习、修炼;“时间性构成”表现为满怀生命希望与发展可能的未来视野,“享受”与投入当下生命实践的现时感,基于未来想象与实现可能的计划性。其意向性、关系性和时间性构成都指向其本体意义。“生命自觉”具有实践性品性,其践行结构包括整合与分化、调节与平衡、转化与生成。它是一种积极的精神能量,带给人内在的幸福与成长感。
展开
目录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论题与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和本书的结构

第一章 诸视野中的“生命自觉”问题探讨
第一节 佛、儒、道中的“自觉”思想
一、佛家的涅磐出世之“自觉”
二、儒家的清醒进取之“自觉”
三、道家的逍遥无为之“自觉”
第二节 梁漱溟关于人心“自觉”的思想
一、人心的基本特征即在于自觉
二、对“自觉”的理解
三、“自觉的能动性”的内涵是主动性、灵活性和计划性
第三节 哲学视野中的“自觉”思想
一、康德哲学中的“自觉”思想:经验的自我意识与先验的自我意识
二、当代国内哲学中的“自觉”思想
第四节 心理学视野中的“自觉”
一、元认知
二、自我与自我意识
三、关于自我阶段与类型的理论假说
第五节 “生命·实践”教育学视野中的“生命自觉”
一、“生命·实践”教育学对教育的理解:培育个体生命自觉
二、生命自觉问题探讨的理论背景:影响个体发展因素观的重建

第二章 “生命自觉”的抽象结构分析
第一节 “生命自觉”作为教育学概念的形式特性辨
一、“生命自觉”概念的形式辨析
二、教育研究的综合品性
三、本书依之展开的思维方式
第二节 “生命自觉”的意向性构成
一、意向性概念
二、生命自觉意向性构成之主动性意向
三、生命自觉意向性构成之成长意向
第三节 生命自觉的关系性构成
一、生命自觉的能量在关系中存在、吸取、发挥与生长
二、生命自觉的关系构成具有共生性
三、共生关系结构形成、优化与后天学习
第四节 生命自觉的时间性构成
一、满怀生命希望与发展可能的未来视野
二、“享受”与投入当下生命实践的现时感
三、基于未来想象与实现可能的计划性
第五节 生命自觉抽象结构的整合性认识
一、生命自觉结构的本体意义
二、生命自觉与当代人的幸福

第三章 “生命自觉”的践行结构分析
第一节 作为实践性结构的“生命自觉”
一、生命自觉的实践性内涵
二、在实践过程中培育儿童生命自觉
第二节 生命自觉践行结构中的调节与生成
一、整合与分化
二、调节与平衡
三、转化与生成
第三节 教育个案分析
一、个案之一:“我们都是好朋友”
二、个案之二:“岗位的故事”
三、个案之三:“玩火柴的小男孩”

第四章 生命自觉培育在各个教育阶段的体现
一、幼儿园与小学衔接阶段的教育
二、小学阶段的教育
三、初中阶段的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