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举不第入行伍
袁世凯有史可据的祖先,可追溯到他的祖父那一辈。袁世凯的曾祖父袁耀东,是个庠生,但不到40岁就死了。据说是读书太用功累死的。曾祖母叫郭氏,比他丈夫长寿得多,一直活到90多岁。
郭氏出身于同郡的大户人家,很懂得诗文礼仪的重要。在她的倾心教育下,四个儿子都很有出息,家里没有一个白丁。长子袁树三是个廪贡生,曾经署理陈留县训导兼教谕。
袁树三就是袁世凯的祖父。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袁保中,一个叫袁保庆。
袁世凯的生父袁保中,字重臣,他一生虽然捐了一个同知,但没有正式出仕为官,一直在家经营田产。他是袁树三的长子,是袁耀东的嫡长孙。因此在袁家,他以长子的身份主持家政。他很热衷于程朱理学,豪门显宦的门第,使他在项城县独持一方,官府也让他三分,是个地道的“土皇帝”。
1858年底,项城、新蔡、沈丘、阜阳四县捻军部众联合起事,攻伐富豪,占领了项城县城东新兴集、尚店等地。这样,住在项城东北张营的袁家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于是袁保中把家眷接到陈州。为了对付捻军起事,袁保中和他的叔父袁甲三一道,联合当地富豪之家,筹办项城县团练,并在城东北40里处,择险要易守难攻之地,围筑墙垣,墙外壕沟环绕,寨门前架设吊桥,寨门上及四角修筑‘饱楼”,并派乡勇防守。
这于是在当地成为很有名的堡寨,人称“袁寨”。
项县袁寨原名石腰庄,袁家自咸丰七年迁入寨中,袁寨规模宏大,占地数十亩。寨中东部、中部、西部并列三座三重四合院,楼堂瓦舍各具形式。1859年9月16日,即咸丰九年八月二十日,袁世凯就出生在这个封闭坚厚的堡寨中。
这时候,袁家已是三世簪缨之家的大豪门,已经在北京天成亨钱庄、陈州的于家典当铺等处放贷。一家三十余口,三世同堂,衣食富足。
袁世凯的叔父袁保庆是靠对捻军作战起家的,他曾随叔父袁甲三转战豫皖。据说他用兵往往能出奇制胜,很有些谋略。后来,被河南团练大臣毛昶熙看中了,调到河南襄助河南各州府县筹划团练武装,并统兵在项城、夏吧等地区围攻捻军,是个杀人如麻的悍将。
袁世凯生下不久,袁保庆的妻子牛氏也生下一个儿子,但生下来不久就夭折了。袁世凯的生母刘氏产后奶水很缺,而牛氏的奶水极其充足。因此,袁世凯就由牛氏哺乳。结果,牛氏非常疼爱袁世凯,视同己出。
在袁世凯童年时期,捻军活动日炽。捻军非常强悍,所到之处,尘土四起,遮天蔽日,万马奔腾,有如狂飙天落。所以捻军一到,蛰居在袁寨中的袁家人就不由得紧张一番。这时,15岁以上的男丁都要登上炮楼,鸣枪放炮,负隅抵抗。直到捻军撤去,袁家人才松一口气。袁世凯在这种环境下生长,从小对于战场征尘、杀人挞伐、城池攻掠已是司空见惯。 据说,在袁世凯5岁时,有一次,捻军一哨人马又来攻袭袁寨。有人把袁世凯抱到城垣之上,眼见捻军征尘飞起、呼啸而至,袁世凯竟然毫无惧色,这使大家都感到很惊异。
1866年(同治五年),捻军势力北移,河南、安徽一带兵事稍息。袁世凯的叔父袁保庆从家乡起程,奉旨以知府赴任山东济南补用。这时,袁保庆年已40,但仍无子嗣。袁保中便将袁世凯过继给袁保庆。这一年袁世凯7岁。从此,他一直跟着嗣父袁保庆转赴济南、南京直到嗣父去世,袁世凯才返回项城老家。
1866年,袁世凯跟随嗣父袁保庆来到了济南。这是他生平第一次走出故乡闭塞的小城。
在当时,济南称得上是物阜民丰之地,商业发达、交通便利。袁世凯在这里第一次过上了都市的生活。大明湖、千佛山的湖光山色深深地吸引着他。尽管袁保庆请了当时的名举人王志清做他的启蒙老师,但袁世凯兴趣却完全不在读书上。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