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人物志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3500751
  • 作      者:
    (魏)刘劭撰
  • 出 版 社 :
    上海文化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冰鉴》取以冰为镜,能察秋毫之义,是曾国藩总结自身识人、用人心得而成的一部鉴人专*。《冰鉴》所反映的观人之术、鉴人之略,也是他治政、治军、治家全套智略中的一部分。他观人鉴人,目的都是为了选贤任能,为了发现人才、重用人才。他摒弃了江湖中那套重形轻神、重奇轻常、重术轻理的俗习。他的《冰鉴》则重神而兼顾形,重常而辨别奇,重理而指导术,从整体出发,就相论人,就神论人,从静态中把握人的本质,从动态中观察人的归宿。此书因具有*强的实用性、启迪性和借鉴性而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喜爱。
  《曾国藩家书》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三十年至同治十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一千五百封。集中反映了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他治家、治学、治军的主要思想,是一部真实生动的生活宝鉴,是研究曾国藩本人及那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材料。他的家书具有强的实用性、启迪性和借鉴性,凡是想要扮演好为人子女、为人父兄的角色,都不可不细看这些情真意切的书信。
展开
精彩书摘
  《人物志冰鉴曾国藩家书(图文精释版)》:
  诸位老弟足下:正月十五日接到四弟、六弟、九弟十二月五日发出的家信。
  四弟的三页信,句句平实。信中对我待人不够宽恕做了批评,这是对的。说每月写信只是以空话责备弟弟们,却又不能有什么妤消息,让长辈看了,疑心弟弟们庸碌、不求进取,使弟辈无地自容等等。这些话,为兄的看了很惭愧,不觉汗颜。
  在去年我与九弟在闲谈时曾说起过为人子者,如使父母只觉得自己好,说别的兄弟都不如自己,这就是不孝;如使家族同乡夸赞自己好些,说众兄弟都不如自己,这就是对兄弟不友爱。为什么?如使父母心中有了贤能愚蠢的分别,使族人同乡口中有了贤能愚蠢的区别,那么在平时他一定讨好了对方,使用了心计,自己博得好名声,而坏名声落在了兄弟的身上,那么,以后的矛盾就会由此而生。刘大爷、刘三爷都想做好人,最后却闹得如同仇人。就因为刘三爷在父母面前得到好名声,而在族人同乡中间,刘三爷得到坏名声的缘故。现在四弟所责备我的,也是这个道理,所以我读了汗颜。但愿我们兄弟五人,各自都明白这个道理,相互原谅。兄长忧虑弟弟背负坏名声,弟弟乐于兄长获得好名声。兄不能让弟尽孝道得美名,是兄的罪;弟不能让兄尽孝道而得美名,是弟的罪。
  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那么亿万年也不会有一点矛盾了。
  至于提到在家塾读书的事情,我也知道很难,曾经与九弟当面谈过数十次。但四弟前次来信,说想找个地方边教书边学习,我认为这种做法既耽误时间又误事,比在家塾更厉害。倘若外出教书,不如静坐家塾。至于说一离开家塾就有良师益友,所谓家乡的良师益友,我都了解,而且还彻夜筹划选择,认为只有汪觉庵先生和欧阳沧溟先生,是为兄心中值得信赖的老师。不过衡阳的风俗,只有冬学抓得紧,从五月以后,师生都只是应付走过场而已。而在一起学习的人,都平庸而没有一点志向,又最喜爱嘲讽别人(其笑法不一,总之不离轻薄。四弟如果到衡阳去,定要笑你是翰林之弟,薄俗可恶)。在家乡没有一个知心朋友是最遗憾的事情。不只是没有好处,而且大有害处。习俗染人,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曾经与九弟谈起,说衡阳不可以读书,涟滨也不可以读书,因为坏朋友太多了。现在四弟打定主意,决心到衡阳拜觉庵为师,就一定要听我的嘱咐,只学习老师的优点,不要受劣友的影响。
  收到这封信,四弟马上带厚二到觉庵处受业。四弟的学费,今年交上了十挂钱。兄在八月一定寄回,不会拖累家里。不是不想多寄一点,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兄所担心的,是同学之人均无大志而只知玩耍打闹,端午节后放散无所事事,怕四弟与厚二学坏了:切记切记。跟从老师学习,时间长久才会有收获。今年四弟与季弟拜觉庵为师,若当地安定无事,明年还可以继续留在此处;如一年换一处,也是没恒心的人,见异思迁,想求长进也就难了。
  以上是简略地谈谈四弟的回信。
  六弟的信,简直是一篇绝妙的古文。文笔像韩昌黎那样矫健有力,风格像毛半山那样奔放不羁。我认为古文,总须具有倔强不驯的文风、愈拗愈深的意境,所以除了太史公外,独取昌黎、半山两家,论诗也取傲兀不群的人,论字也是这样。我早就想到这些,不轻易谈论。近来与何子贞交谈很投机,即使偶尔说上一二句,两人不觉相视而笑。我还真不知六弟有如此妙笔。以前读六弟的文章,也没令人觉得很特别。
  现在看到这封信,才知六弟真是个不羁之才也。真太让人高兴了,真太让人高兴了!我立志去做而不能做成的事情,我弟弟却做到了。
  信中说到我与各位君子讲学,恐怕会逐渐缩小成一个圈子。所见甚是。不过六弟尽管放心,我最怕标榜,常常暗中留意,绝不会以门户之见来表现自己。
  信中说到四弟浮躁不虚心,说中了四弟的毛病,四弟应当作良友药石之言。
  ……
展开
目录
人物志
《人物志》自序
九征第一
体别第二
流业第三
材理第四
材能第五
利害第六
接识第七
英雄第八
八观第九
七缪第十
效难第十一
释争第十二
冰 鉴
第一神骨
第二刚柔
第三容貌
第四情态
第五须眉
第六声音
第七气色
曾国藩家书
沿途赴京遇皇后仙逝
祖父善于调停解危
读书只为进德修业
勉励君子应早立志
论友人之德业
读书应有志有识有恒
兄弟相论读史之道
兄弟和虽穷之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读书宜专习字须有恒
勉弟应在孝悌上用功
凡事皆贵专
优待仓实为有因
学问之道无穷总以有恒为主
事事应勤思善问
手示杜门谢客深为庆幸
特命四弟专程送诰
祖母葬事谨遵天理
蒙皇上破格天恩从四品骤升二品
蒙皇恩得派武会试正总裁
近得次孙郭雨三欲妻之以女
家中改屋便利为要
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
贤肖不在高位而在谨朴
望查失信
在京祭祖父
做好人第一要讲道义
余欲推社仓之法以惠地方
皇恩浩大益当尽忠报国
余兼署邢部右侍郎
务求有为善之实
出殡之事一切皆从俭约
招幕湘勇是为大局出发
禀军中要务
母丧未除不敢受官职
在“忍气”二字上加倍用功
内湖水师开四仗竞两胜两败
居家以勤劳为要
内湖水师久未开仗
石达开亲至吉安督战
宦途险恶常思退居
弟随南翁料理戎事足增长识力
读书写字不可间断
不可浪掷光阴
成大事者须兼顾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
根株不稳一枝折而众叶随之
带勇之法以体察人才为第一
为官所以郁郁不得意处
带兵应有强毅之气
治军须脚踏实地
,济人须济急
次青乃非常之才
傲之一字百无一成
圣门教人不外敬恕二字
此次之出脚踏实地求精不求阔
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不可缺一
余平生有“三耻”
君子之道莫大乎与人为善
和气致祥乖所致戾果有明征
宜和睦尽孝道
乱世居华屋广厦非所宜
折奏温弟殉节事
急增兵勇重振孤军
沅弟之字不可抛荒
示写字作文用笔之法
看书应有所择有所得
欲稍有成就须从有恒下手
悼叔父
学箭最足保养起早尤千金妙方
以八字诀为治家之道
拨营南渡力保江西两湖
望讲求将略品学
以习劳苦为办事之本
以勤与爱民回报君亲
古今庸人皆以惰字致败古今才人皆以傲字致败
时以子侄辈骄傲为虑
保养之法慎饮食节嗜欲不在多服药
天地间唯谦谨是载福之道
写字宜常摹柳帖
内传为本义外传为余义
预筹救安庆九江之计
家中子侄当谨守家训
儿不可从军亦不必做官
读弟信不动心者必不友
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
提示打仗要诀
看读写作逐日无间
望修垒濠以资固守
陆师不可近墙登岸
论目录分类之法
浙事危险之至屡求救援力不能及
上海必须设法保全
儿之才思能古雅而不能雄骏
函慰儿为家常琐事之劳
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
对悍将宜宽严并济
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
唯读书可变化气质
愿以劳谦廉三字自惕
当作信教袁婿
戒勿沾富贵气习
有才无德者不没其长稍远其人
有德者自修而谤亦日熄
吟诗作字法陶潜王羲之是
处绝地只有死中求生
须力求自保勿指望多军
用兵最重气势二字
谆劝诸妹以能耐劳忍气为要
尔读书有恒尚须作札记-
望以精确之训诂作古茂之文章
先有豁达光明之识后有恬淡冲融之趣
望弟于俭字加一番工夫
侄等处最顺之境须立定志向
方寸中有一定之权衡
唯胸次浩大乃是真正受用
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
力去傲惰二弊
人人须以勤俭二字自勉长保盛美
古来文人均在气势上痛下工夫
惩忿窒欲为养生要决
凡事皆用困知勉行工夫
楼高易倒,树高易折
赴津查殴毙洋人案兼附遗嘱
应以慎独主敬求仁习劳相勉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