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型城镇化思考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0860442
  • 作      者:
    [桑春主编]
  • 出 版 社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同砚之本,源自建筑界广为流传的一段佳话。武汉鄱阳街的景明楼建于1917年。80年后的1997年,业主收到英国景明洋行的一封公函,函件告知:景明楼为本事务所1917年设计,使用年限为80年,现已到期,如再使用则为超期服役,敬请业主注意……以景明洋行为范,同砚率先在业内倡导“超期服务”,即为客户提供建筑使用期限的服务,并以此作为公司立业之本。
  同砚之“同”,取同舟共济之意;同砚之“砚”,则为文房四宝之首。砚为台,方寸砚池,汇四海精英、识天下英雄;点滴浓墨,融百家理念、集诸子之长。同砚之平台,基于同济大学良好的学术氛围及丰富的高端人才,力邀国际优秀设计师,囊括各界精英济济300余位,高端的设计平台与优秀的设计团队造就高品质设计作品。
展开
内容介绍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道路。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这一切都表明,新型城镇化改革方案已经进入决策层视野。
  新型城镇化新在哪,“化”什么,到底该怎么“化”呢?
展开
精彩书评
  ★新型城镇化贵在突出“新”字,核心在写好“人”字,要以着力解决好“三个1亿人”问题为切入点。
  ——李克强
  
  ★以往的城镇化更多表现为土地的城镇化、规模的城镇化。简单追求土地城镇化是大毛病。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和本质是人口城镇化。
  ——迟福林
  
  ★城镇化对于中国来讲,不仅仅是一次空间上的人口迁徙,而是一次全面深刻的社会变革,其中牵扯到的体制背景将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李铁
展开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的价值
一、城市的起源
二、城市的意义
第二节 世界城市化发展
一、城市“化”解析
二、城市化发展阶段
三、城市化差异
第三节 世界城市化的新里程
一、城市化基本规律
二、世界城市病
三、城市化趋势
小结:世界城市化的思考

第二章 城市化和城镇化
第一节 相关概念解析
一、城市与城镇
二、城市化与城镇化
第二节 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与阶段
一、改革开放前的城镇化
二、改革开放后的城镇化
三、转型关键期的城镇化
第三节 我国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非匹配
二、经济效益与社会公平的非协调
三、体制机制的樊篱
四、“资源要素驱动”模式的非持续
第四节 新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价值
一、推动调结构促转型的实现
二、拉动经济增长的新驱动力
三、满足客观环境发展需要
小结:中国城镇化的思考

第三章 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解读
一、战略新高度
二、完善新内涵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新”的系统认识
一、重点关注五大核心内容
二、注重发展方式的提升
三、关注多维发展目标转型
四、重视城乡空间协调的发展战略
五、重视创新的多元驱动机制
六、重视市场与民意的多元驱动主体
第三节 新旧城镇化的综合比较
小结:新型城镇化的本质解读

第四章 新型城镇化“化”什么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关键是化“人”
一、人是城镇化的主体与核心
二、改革开放30多年人的城镇化历程探索
三、人的城镇化进程中的现实问题
四、从关注“物”到关注“人”战略视角的转变
五、新型城镇化的人口转型应对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要求是化“地”
一、土地城镇化的前世今生
二、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供求矛盾
三、土地博弈背后的三大问题根源
四、新型城镇化的土地变革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的基础动力是化“业”
一、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发展之困
三、新型城镇化需要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第四节 新型城镇化的保障条件是化“财”
一、城镇化建设与财的相互关系
二、城镇化进程中政府财权与事权的不相匹配
三、城镇化进程中的融资渠道有限
四、新型城镇化的财税体制和投融资机制转型
第五节 新型城镇化的价值取向是化“质”
一、城乡空间发展不均衡
二、生态环境压力日趋增大
三、地域文化特色不断迷失
四、新型城镇化由量到质的蜕变
小结:“人、地、业、财、质”的本质剖析

第五章 新型城镇化怎么“化”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的人的均等化
一、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
二、完善的住房体系
三、充足的就业和创业机会
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的土地市场化
一、城镇土地的集约利用
二、农村土地改革的市场化运作
三、农地市场化的契约保障
四、土地市场化的管理机制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的产业耦合化
一、推进新“四化”同步发展
二、促进产城人融合互动
三、加快城乡产业转型升级
四、完善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配套政策改革
第四节 新型城镇化的金融创新化
一、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二、加大“三农”领域的金融创新
三、引导民间资本设立中小型金融机构
四、运用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第五节 新型城镇化的规划创新化
一、规划理念的更新
二、规划编制体系的创新
三、规划体制机制的保障
第六节 新型城镇化的空间合理化
一、坚持国家新型城镇化的空间布局引导
二、优化提升城市群在城镇化中的宏观实现
三、推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城镇化中的现实突破
小结:“六大应对策略”的探索
附录
附录一 “新型城镇化思考”调研问卷
附录二 “新型城镇化思考”调研摘要
附录三 推荐读物
附录四 图片及表格索引
附录五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