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管道:亲子沟通的艺术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382366
  • 作      者:
    李洁著
  • 出 版 社 :
    作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推荐一

  ☆亲子沟通管道决定孩子明天的世界;

  ☆这是一本让你拥有健康的亲子关系的书

  推荐二

  ☆让我们与孩子一起快乐成长!

  ☆让每一个生命故事都能被听见!

展开
作者简介

  李洁博士,中国十大创新人物,为新中国教育做出突出贡献的教育家,婴幼儿成长指导师创始人,中国学前教育专项基金创始人,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长期致力于儿童成长教育、家庭教育、师资教育和国际交流工作,曾为200余万个家庭做过亲子沟通辅导工作,帮助数十名多动症、注意力缺失和语言滞后的儿童重写生命的故事,帮助无数面临分手的夫妻重归于好。先后出版有《智慧启蒙》《嗨!越玩越完美》《玩出学习力》《告诉孩子你可以很棒》等书40余本,翻译作品100多万字。

展开
内容介绍

  《管道:亲子沟通的艺术》首次提出亲子关系中沟通“管道”的观点,认为良好的亲子关系应建立在良好的亲子沟通之上,而良好的亲子沟通需要一个特殊的“管道”。

  《管道:亲子沟通的艺术》从当下中国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沟通和育儿误区出发,幽默风趣、图文并茂地阐述了亲子沟通“管道”的使用方法。“管道”若能时常保持畅通,孩子将会一生受益。

  《管道:亲子沟通的艺术》采用的是作者30余年教育实践中的真实故事和案例,呼吁家长认识到沟通“管道”的重要性。亲子沟通“管道”的建立,可以使整个中国家庭教育发生根本改变。

展开
精彩书评
  ★对于成长期的孩子而言,父母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家长应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教育家李洁博士多年研究、从事儿童教育的经验告诉我们,构建和谐的亲子沟通“管道”,学习掌握亲子沟通的艺术,很有必要。
  ——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主持人“金龟子”刘纯燕

  ★当下早期家庭教育有什么误区?与子女为何沟通不畅?作者用生动的故事、具体的案例分析了问题存在的根源,并提出了解决之道。
  ——郎永淳(原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主播)

  ★李洁博士给我留下“中国的萨提亚(家庭治疗流派创始人)”的印象,她践行儿童成长中的“教”与“养”,在主张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建立亲子沟通的“管道”。读过李老师几乎所有的书,这一册更是和盘托出亲子沟通中行之有效的方式与方法,善莫大,必受益!
  ——被称为“诗人导演”的好爸爸   施袁喜

  ★亲子教育重在沟通。沟通需要用心,还需要找出方法。管道概念的提出让人们眼前一亮。该书以管道为核心,抓住当今教育的软肋,切入实际地讲述了什么才是理想的亲子关系。建立管道本就不易,找出方法就需要积累智慧。作者在给大量家长做亲子沟通咨询的基础上,打造了亲子教育的新园地,特此推荐。
  ——北京电视台《书香北京》的制片人  吴玮
展开
精彩书摘
  “水”先生:幽默式的表达
  我们很容易发现,那些亲子沟通“管道”不顺畅的父母和孩子,往往将沟通
  建立在一种紧张的氛围中;而那些亲子沟通“管道”顺畅的父母和孩子,沟通是
  建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氛围的好坏对于人际沟通的效果有很重要的作用。在紧张、批评和指责的氛围中,过失者往往都表现得很消极,没有沟通的欲望;在宽容、理解和幽默的氛围中,过失者一般都能够积极地面对问题,并愿意接受别人的指导,甚至批评。
  在这一点上,我深有体会。
  我的儿子是在一个自由、民主和接纳的环境中长大的。他在我面前非常自由,能很好地表达自己,也经常跟我开玩笑。有一次,我和他在学校门口餐厅吃早餐。正吃着的时候,他突然低下头,小声地对我说:“妈,不好了,我们班的同学来了!”
  我说:“同学来了有什么不好的,叫他们过来一起吃呀!”
  他幽默地说:“别呀!他们要是跟老师说我同女朋友一起吃饭,怎么办?”
  “我有这么年轻吗?”听到他那样开玩笑,我心里还是很美的。
  “你看上去真的很年轻,我再捯饬捯饬(方言。收拾收拾,整理一下)老成一点儿就像了。”他特别认真地回答。
  一般的母子之间不会开这样的玩笑,但儿子和我属于“另类”。我们之间的交流几乎是无拘无束的。
  我们都喜欢音乐,在家的时候,经常是他弹吉他,我唱歌。我认为学习音乐不一定当成专业去学,但会丰富我们的生活。儿子特别喜欢弹吉他,所以家里、我的办公室、我的车上都为他准备了吉他,他能走到哪里就弹到哪里。
  有一次儿子说:“妈妈,我来弹,你来唱怎么样?”我当然乐于合作。唱一首什么歌好呢?他让我唱《青藏高原》。无奈这首歌实在调门儿太高,我第一句就没有挨着他的调儿。他声音很低地说:“妈妈,咱们商量个事儿吧。”
  “嗯,你说!”我很认真地回应。
  “咱们唱歌的时候能不能不去太空旅游啊?”他语调非常平和地说。
  他的幽默我经常领略,但眼下听了他的话,我忍不住笑了,回答道:“儿子,没办法,我随时都想去太空遨游啊!”
  有什么问题我儿子从来不正面批评或指责别人,他很会考虑别人的感受,能风趣地与人沟通,从不得罪人。
  没有哪个孩子喜欢批评和指责,我们成年人也是如此。当一个问题出现后,我们家长总是习惯性地制造一些紧张气氛,想以此来引起孩子的重视,这样反而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即使孩子做了不好的事,也不一定非要严厉指责,有时候,换一种宽容、轻松、理解甚至幽默的方式去面对,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父母的表达可以更具有艺术性,比如在游戏中、玩笑中、故事中、手工中都可以有目的地、轻松地和孩子进行交流,引导孩子解决一些问题。
  有一个6岁的小男孩儿翔翔,在幼儿园午睡时总尿床,这让他的爸爸妈妈很烦恼。一次午休尿床后,妈妈说:“园长,别给他晒被子了,让他自己顶着站在院子里,看他知不知道难看!”爸爸说:“别晒,就让他睡湿的。”我想,一个6岁的孩子听到父母当着别人这么说自己,他的自尊心该有多受伤害啊。
  我蹲下去小声地问他:“怎么了,‘水’先生又来拜访你了?”他愣了一下,然后轻轻地点了点头,我知道他明白了我说的“水先生”是谁。我问:“你喜欢‘水先生’吗?”
  “不喜欢。”他摇头回答。
  “既然不喜欢,那咱们就想个办法不让它来找你,不让它进你的门,可以吗?”
  “可以。”他回答。
  “那想一想吧,用什么办法呢?”这种情况下,我一般会引导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那我中午不睡!”他很快就想出了一个方案。
  “这个办法是不是最好的呢?咱们最好是找三个以上的办法,然后来优选。”
  我继续引导。
  “那我就吃过饭不喝水,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我躺在那里,不睡着了。”翔翔很积极地想办法。
  后来,我和他一起商量,认为吃完饭后不喝水是相对较好的办法,可以尝试。因为中午吃完午餐后,还有几分钟散步的时间,在上床午睡之前再去排一次尿,这样也许可以减少尿床了。
  进行这样的尝试后,效果非常明显,午睡时翔翔果然不再尿床了。我相信孩子也不希望自己每天尿床,家长应该想办法帮助他解决问题,而不是教训他一顿。
  当孩子有问题时,家长可以将问题外化或幽默式地处理掉。尿床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水先生”的问题,你不喜欢它,那就把它打败。怎么打败呢?有什么好的办法?孩子就会去想。他想的过程就是潜意识在工作的过程。无论成人还是孩子,只有潜意识的BVR(信念、价值观、家庭规条)系统有了松动,才有可能改变。
  妈妈去世了,让眼泪流出来
  图片5。jpg
  昊昊的妈妈去世了,他目睹了妈妈死亡的全过程。他看着妈妈吃完药后躺在床上,看着妈妈被送到医院抢救,看着妈妈被火化……在整个过程中,他一滴眼泪都没有流。他不愿意相信妈妈已经死去,不愿意听到外婆的哭声。外婆一哭,他就打外婆,对外婆大吼:“妈妈并没有死,哭什么!”一直以来,他跟外公的关系都很好,现在却动辄在外公面前说脏话,骂人。
  妈妈去世了,昊昊却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他真的不悲伤吗?他和妈妈没有感情吗?7岁的他,到底有一个怎样的内心世界?
  当他的外公打电话向我求助的时候,我让他们带一幅昊昊的画儿过来。画面是医院抢救的场面:妈妈躺在那里,身上盖着白色单子,周围有很多人,但里面没有昊昊自己。从画儿中可以看出,他把自己置身于这个事件之外,他画的是他看到的情景。
  外公说抢救女儿的时候,是自己要求带上昊昊一起去的。他觉得女儿不行了,要让昊昊见妈妈最后一面。现在看到昊昊在这个事件刺激下的反应,非常后悔。其实,我觉得这也没什么不好,昊昊已经7岁了,早晚要面对妈妈死去的现实。
  外公外婆带着昊昊进办公室后,我让助手先带昊昊去画画儿,而昊昊拒绝画画儿。助手只得把他带到我面前,我没提画画儿的事,也没说看他画的画儿的事。
  昊昊坐在我面前,面带微笑,从他平静的脸上我看不出任何异样。我轻声问:“最近学校有什么好事吗?”
  他回答:“没有。”
  我又问:“没有什么让你感到美好的事?”
  他回答:“没有。”
  我继续问:“家里呢?”
  他依然平静地回答:“家里也没有。”
  我接着问:“那有什么让你伤心、难过的事吗?”
  他回答:“没有。”
  我问:“家里和学校都没有?”
  他拖长了语音:“都没有——”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