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险早期预警理论、方法与实践》:
(3)单位根检验 韦斯特(1984)认为股价的超常波动性主要来源于理性泡沫,泡沫成分的更新在股价波动中的影响远大于基本价值部分更新的影响。如果确实如此,那么股价时间序列特征应当和理性泡沫的时间序列特征非常接近。如果股价序列在有限次差分后得到了一个平稳序列,则表明理性泡沫不存在。反之则不然,因为基本价值的非平稳性也会造成股价序列不平稳,股价序列的非平稳性并非泡沫存在的直接证据,因此,与方差边界检验和设定性检验不同,单位根检验的原假设为“存在理性投机泡沫”,检验的目的是找到证明泡沫不存在的证据,无须对基本价值和其他有可能生成泡沫的因素进行任何设定。
(4)协整检验 泡沫的协整检验原理可以表示为:如果理性投机泡沫不存在,实际股价和实际股息之间应可以用一个常数协整向量进行协整。与单位根检验方法类似,泡沫协整检验的原假设也是“存在理性投机泡沫”,即一旦找到实际股价和实际股息间的协整向量,就可以拒绝原假设。
(5)状态空间方程检验
状态空间方程应用于泡沫检验的原理如下:资产价格由基本面价值和泡沫成分组成,其中可以观察到的变量只有资产价格,基本面价值过程和泡沫成分均无法直接观察到。如果基本面价值不受泡沫成分大小的影响,则可将资产价格过程作为可观察到的信号变量,泡沫成分作为无法观察到的状态变量,基本面价值过程作为外生变量,列出状态空间方程,然后进行相应的参数估计。状态空间方程中的参数可以用卡尔曼滤波方法计算出其点估计值。如果估计出的值显著小于1,表示泡沫成分指数扩张,也即存在理性投机泡沫。根据各参数的估计值,还可计算出样本区间的基本面价值序列和理性投机泡沫序列的值。
(6)资产收益率的基本统计特征检验
收益率统计特征检验的原理来自有效市场假设的一种检验方法,即检验资产价格的更新(也即超常收益率)是否是随机游动。资产的市场价格由基本面价值和泡沫成分组成,其更新也包含了二者的更新。如果假定基本面价值更新是一个随机游动,资产价格中隐含泡沫时,观察到的收益率会表现出与随机游动不同的统计特征,根据这些特征,便可判断价格中是否有泡沫存在。检验的原假设为无泡沫。
(7)游程检验
游程检验(runtest)的原理也来自收益率的随机游动检验。游程是一个由符号相同的超常收益率构成的序列(Cmapbell,Lo and Mackinlay,1997),其中正超常收益率序列称为“正游程”,负超常收益率序列称为“负游程”,收益率的个数为游程长度。在随机游动检验中,需要统计不同长度游程的个数,比较游.程分布与随机游动假设下的样本分布是否有显著差异。资产价格中出现爆炸性泡沫时,泡沫生长过程中会出现连续的超常正收益,泡沫破裂时出现连续超常负收益,因此与随机游动相比,样本中游程的平均长度增加但游程的总个数减少。游程检验对基本面的要求不高,只要假定基本价值更新服从对称分布,就可以认为超常收益率中游程分布的变化是由于泡沫成分造成的。游程检验的原假设为无泡沫假设。
(8)体制转换检验
资产价格过程的特征在泡沫膨胀阶段和泡沫破裂阶段常常有很大差异,如果将资产价格中泡沫生长的状态视为一种体制,泡沫破裂后的状态为另一种体制,则可用体制转换模型来描述这个过程,并检验泡沫是否存在过。采用体制转换模型检验理性泡沫,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从理论上说,理性投机泡沫条件下资产价格序列必然是不平稳的,而体制转换模型中估计值在时间序列数据不平稳时应呈现的性质并不明确,这有可能会低估泡沫出现的证据。换言之,体制转换检验的势比较高,当泡沫存在时模型有可能检验不出来。但从实证上看,当样本数量有限时,体制转换模型中估计值的统计特性可能会受到影响,例如可能存在小样本问题,在没有泡沫时也给出泡沫的证据。在实际应用中,应当注意检验的可靠性和稳健性。
2.非理性预期条件下的资产价格泡沫检验
(1)基于行为金融的资产价格泡沫检验
20世纪80年代末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对有效市场假说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
①有限套利泡沫
该检测方法认为至少有三种限制使得理性交易者的套利无法完全修正价格偏差:
第一,基本面风险。基本面变动会给做空泡沫资产带来风险,因为未来基本面可能向上变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最初的定价偏差。如果没有替代品和对冲,风险厌恶的本性会限制理性交易者对泡沫的攻击程度(Shleifer and Summers,1990)。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