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沉思:杂文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0912054
  • 作      者:
    贾玉敏著
  • 出 版 社 :
    人民法院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沉思(杂文集)》确实是作者自己在法庭上、法庭下及法庭内外,深深的、沉沉的思虑、思索和思考。反映了一位基层法官的所思所想,揭示了基层法院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希望通过这些文章使人们给予法院更多一些理解,给予法庭更多一些诠释,给予法官更多一些感悟,一颗久久难平而倍感忧虑的心,也许才会得到一丝慰藉、平复、自足,也许更会归于平静、恬淡、安然。
展开
精彩书摘
  看《捐款》聊闲话
  联欢晚会,已经是全国人民春节里最热切的期待。不知道为什么,看过20lO年春晚小品《捐款》之后,总感觉有些别扭的地方。虽然戏里笑料不断,但作为法律人,也许过于苛刻或敏感,总觉得其中许多内容,有违法和违背道德伦理之嫌,既让人产生明显应付、对付的痕迹,也亵渎了广大观众的真诚及对艺术的崇敬。
  应当说,春节前,几乎所有观众对赵本山和小沈阳二人的期待和期望值都是非常高的。但是,有时真如国人常说的经典哲理,“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看了这个节目后,真的太令我,也可能不仅仅是我,也许是令太多的国人失望了。许多人都戏说:这个节目把“二哥”和“寡妇”好顿糟践!但是,从一个法官的角度,我到觉得,《捐款》既没糟践了“二哥”,也没糟践了“寡妇”,而是糟践了如下些许:第一,糟践了社会公德。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和传统,是国人一种不用启发和强制的自觉自愿的行动。凡遇灾难或需要被资助的对象,中华民族都会自觉自愿主动慷慨解囊,并非被“忽悠”才去捐款。可是,在小品里,老实憨厚的“二哥”,却被“钱大爷”忽悠搭进去一万五千块钱。第二,糟践了艺术。小品是艺术,春晚也是艺术。虽然说,笑话归笑话,艺术归艺术。但是,艺术毕竟源于生活,也应该高于生活。而把社会生活中那种难登大雅之堂的笑料搬到春晚来,无疑亵渎了圣洁的艺术。第三,糟践了春晚。本来春晚是全国一年一度的艺术荟萃,更是国人的最大期盼,把那种低俗的没有太多品位的东西拿到春晚来,真的是糟践了这台美好的艺术盛宴。第四,糟践了小沈阳。在这个小品里,小沈阳显得是那样呆板、做作,一点“戏”都没有,被观众抱有期待的新秀没任何“看点”,也太让^失望了。第五,糟践了“本山大叔”自己。看过以往赵本山小品的人,大都会笑声过后给予太多的品评赞许,但看过《捐款》却令太多的人咋舌,“他怎么整这么个东西上春晚呀?”也许是人们看过本山的东西太多了,有些挑剔。但我总觉得,他的这个“捐款”把自己的“一世英名”给糟践了。当然,我们也要理解“本山大叔”,自然资源还有贫乏或枯竭的时候,何况人乎?理解万岁!
  除此之外,我认为最主要的,该小品还糟践了法律。作为弘扬民族文化,宣传文明思想的艺术,其作品首先应该符合法律思想及道德观念。然而,该小品起码有四处涉嫌违反法律及道德之处:一是涉嫌侵权。即“二哥”把种地收益的1.5万元,一并存在“钱大爷”的存折里。然而,“钱大爷”由于不小心,把银行卡里的3万元钱捐给寡妇,未经允许,擅自处分他人财产,无疑构成侵权。二是涉嫌胁迫。“二哥”听说自己的1.5万元被捐出去,来找“钱大爷”理论的时候,“钱大爷”百般阻挠,不让“二哥”解释,几次以“现场直播”为借口,要挟“二哥”不让其说话,明显具有胁迫之嫌。三是涉嫌不当得利。“钱大爷”本来想捐款3000元,结果由于在银行卡转款过程中,“多摁一个零”,3000变成3万。那么,其中的2.7万元,如果不予退还,应属不当得利。四是涉嫌侮辱人格。“二哥”说“钱大爷”:“在村里给寡妇挑水,在外边给寡妇捐款,这辈子就跟寡妇有缘”。而“钱大爷”则埋汰“二哥”:他耳朵好使,“就是嘴迷糊”,“大脑袋铮亮”,虽然都是艺术中的生活语言,但也涉嫌侮辱人格,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
  以上闲话,各位千万不可人心入脑,就算是自己醉言乱语,胡说八道,发发牢骚,以解心中“节病”之心中不快。
  ……
展开
目录
法理篇
懂不懂“法”
老祖宗的司法
法与道德的话题
“机械执法”何罪之有
对“严打”的理性思考
从犯罪嫌疑人戴“头罩”想到的
信访与威信
法理与情理
“法官+律师=法律”
看《捐款》聊闲话
审判篇
缺席与缺德
公告与未告
自由裁量与随心所欲
回避掉的是什么
司法鉴定,鉴而难定
人情比纸薄
探寻报表比率的背后
调解不能“和稀泥”
“独立审判”何其难
为何“民告官”大都官“丢人”
令人愤慨的“官官”相护
为“五角钱官司”不立案叫好
对“五优先”说不
对“擦边球”的抱怨
可怕的“宣告”无罪
谈谈审判“打假”
法院不是招商局
令人动容的三鞠躬
对“肖传国案”的几点看法
证据篇
“留后手”的麻烦
作证义务与做人良心
证人安全令人担忧
出庭作证给钱吗
指导举证须防“引火烧身”
出证与出庭
烧不毁的证据
过期不一定作废
执行篇
执行“蜀道”何其难
“聪明”的逃债高招
交钱就非得执行吗
执行法官的“血泪愁”
银行与企业的“双簧”
“太岁”头上的土动不得
“七大姑八大姨”也难弹
遭遇“土围子”
政府何敢抗衡法律
为“限制高消费”叫好
“三权制约”治了谁
改革篇
有感于大法官审案
“判例”能否“立”得住
对“法官后语”说两句
文书改革与文化信息
径行开庭的是与非
“地方法院”新说
法官助理与护士
连环圈与“大流程”
速裁何苦路漫漫
居中裁判不是“和事佬”
放权不是放任
风险告知好
文书速递也尴尬
听证与听声
队伍篇
1:50的不等式
有为才有位
楷模与慨叹
高兴与高压
法官与官法
苦恼人的笑
院长的担忧
为啥把不住进人关
劣汰谈何容易
法官职业化与法官行政化
经济“人世”法官咋办
退休的尴尬与乐趣
如何盘活法官资源
对“人民满意”评比的质疑
疾呼:法官的权益谁来管
有感于“美国法官103岁”
闲话“民主推荐”
廉政篇
高薪与高廉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正人先正心
审判权姓“公”
“官”要打送礼的
提防内部“掮客”
话说“零违纪”
面对诬告谈何坦然
监督篇
对“有错必纠”的辨析
“高明”的二审
二审难在哪
上级监督与下级煎熬
为何不能向人大监督叫板
对政法委函的质疑
法院院长的尴尬
人大代表代表什么
领导插手案件的“艺术”
倍受煎熬的检查考评
二审不是再审
新闻监督的爱恨情仇
行风测评与良心测评
财装篇
法院经费的困惑
法院杯里几多羹
对法官挎传呼的非议
法官服与大盖帽
公判庭不是楼堂馆所
法院“关门”的悲哀
法槌与法威
诉讼费减免利弊谈
创收之“罪”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