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中国企业高管修炼》:
个人职业财产
我们的思维,基本上属于平民思维。在这里,“ 平民”对应的是 “精英”。
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的确属于平民,可能更深层的原因是,我们厌恶精英们的那份做派以及社会对真假精英那份莫名其妙的溺爱。
比如,我们会较多地思考中小企业如何与大企业竞争,中国企业如何与跨国公司竞争;我们会较多地思考中小企业如何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我们会较多地思考如何帮助一线人员、基层人员上升到中高层。在我们的咨询生涯中,也不止一次地导演过中小企业把大企业拉下马的案例。我们的书,我们的文章也主要研究这些课题,其典型代表是《销量为王》《持续增长》《让增长改变命运》《让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业绩》等著作。
我们的观点,尤其是对那些有关个体进步过程和关键点的认识,很容易引起误会,尤其是容易引起下属们的误会。
因为我们提倡卧薪尝胆,也因为我们提倡用业绩证明能力,用业绩构筑自己成长的阶梯;因为我们提倡年轻人应更看重职业、专业提升而不是一时的收入。这很容易给人一个这样的印象:漠视下属待遇。其实,我们更想告诉下属的是,待遇根本就不是自己争来的,是自己挣来的,而且没有比争待遇更无聊的事情了。如果企业亏待自己,最好的办法不是争,而是直接炒老板的鱿鱼。当然,走人的结果应该是让企业老板心疼而不是自己六神无主、怅然若失。
我们曾经这样写道:你要么在遵守企业规则中崛起,要么就去颠覆企业规则。事实上,颠覆规则,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很不现实的。那么余下的,也就是遵守规则了——除非你愿意在无休止的抱怨中成为一个浑浑噩噩的旁观者。
在工作和实践中,我们会获得两份主要的“收入”。一份是货币收入,一份是职业财产“收入”。前者变成消费、投资理财或者储蓄;后者构成个人职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而在个人职业的晋升管道中,职业财产的价值更加重要。因为它是个人货币收入和社会地位的最重要来源——除非有一天仅仅依靠投资理财就足以给自己带来丰厚的、满意的金钱来源和社会地位。
职业财产是个体通过对自身投资和培育形成的,它存在于个体自身,能够为个体持续性地提高收入和地位提供保障。
我们更倾向于认为,职业财产是“个体所持有的社会股份”。职业经理人是依靠这个决定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和收入的。
个人职业财产可以具体地将其概括为“4+4=3 ”的结构模型。
4个内在积累:志向、技能、价值观和个人风格。
没有志向,百事不成。没有专业技能,志向越远大,就更倾向于好高骛远。而其中的“ 价值观”和“ 个人风格”越是到更高位置就越显得更加重要。大家对周围观察一下,哪个没有清晰价值观和个人风格的高管能够赢得职业尊敬?这里说的是职业尊敬不是个人间的尊敬。
4个外在积累:工作学习阅历、工作业绩、职业机会和能够影响自己的人( 我们经常所说的“ 贵人”)。
工作学习阅历、工作业绩综合表现为知识、经验积累和成绩积累,反映的是过去;职业机会和能够影响自己的人,反映的主要是今天和未来的发展空间。
人与人之间所以不同,主要基于内部积累并主要体现在外部积累。
上述8个要素相互作用,进而形成3个关键性延伸因素:自我认知、同理心和审时度势。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己知彼,知进知退。而如果没有自我认知能力,将不知进退。
同理心,也可以说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设身处地。一般人之间是没有什么利害冲突的,但高管之间则一定有。可能是职位和权力,可能是利益,可能是管理思想,可能是战略思想。没有同理心,则可能会各执一词,各执一端。
审时度势反映的则是运筹能力。
“4+4 ”等于个人的“命”,是自身条件;“3 ”等于个人对自己的打理,即“ 运”( 动词)。再好的命如果不善于打理,不认真打理,也是白搭。
命是自己修来的,运则是个体对自己“ 命”的把握。
自我认知:我是谁?我曾经做出过什么业绩?我的核心能力是什么?我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我能够做什么?我未来应该在什么领域发展?我在这个领域有无优势?如何建立优势?在过去,我是享受了组织带来的好处或者是为组织创造了好处?
同理心:我是否能够进行换位思考?对方需要什么?我能够提供吗?我与对方在哪些方面能够优势互补?能否做到双赢?
审时度势:我是否熟知大环境?对于环境变化我是否能够游刃有余?我是紧跟大环境或者是站在潮头或者是疲于奔命?在大环境中如何把握自己?我们爱问那些喜欢较劲的人:你是在与别人较劲还是在与自己较劲?胜人者力,自胜者强,较不过自己,就永远不可能较过别人。
当我们除了自身一无所有的时候,就必须努力打造个人职业财产。否则何以安身立命?何以老有所养?
生活在市场经济中、竞争环境下,最恰当的态度是,既不要怨天尤人,也不必自怨自艾。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上一万,必有坏蛋。自己强了,与什么人都可以打交道,甚至坏人都会让你三分。个人太软弱或者太窝囊,好人都会欺负你。所以,别人如何待你,从根本上说,不在于别人而在于你自己。
我们始终认为“怀才不遇就是无才”。如果连自己的事情都搞不定,还好意思说自己是人才?所谓怀才不遇,要么是自视过高,自己把自己视为人才;要么是无力施放自己的才华。前者不足为论,后者实则无才——不能很好地表现自己,是无才;不能很好地推销自己也是无才。
这是一个“快餐时代”。无论是一般商品或者是劳动力商品,产品生命周期都很短暂,加之供应相对充足,如果不能及时成功的话,那就只能意味着失败。将职业失败说成是“怀才不遇”,如果不是自我安慰,那就只能说是所归非因了。
总的来说,职业财产是个体在职场中赖以安身立命的根本。如果你对自己的职业处境不满意,那么也最好先审视一下个人的职业财产。
只要你拥有优良的职业资产,那么即使你输掉了职位和所有财富,职位和财富也不会真正离你而去。
……
展开
——中国营销创新联盟执行主席 段传敏
★不仅老板需要格局,职业经理人也需要格局。这样才能和老板达成默契,形成一个支撑事业的战略整体。这是一本帮助职业经理人完成格局修炼的压仓之作!
——《管理智慧》自媒体联合创始人 张兴旺
★市场新常态给企业高管提出了新的挑战,该书不仅有理论思考,也有方法与路径,值得企业高管深入研读。
——《糖烟酒周刊》杂志社总编辑 杜建明
★与金焕民、刘春雄两位专家合作多年,他们为派力营销思想库贡献了十多部专著。此书代表了他们对新常态下的中国企业的新思考,选题精准、认识深刻、出版及时,不仅是高管修炼的好导师,也是企业应对当前困难局面的好帮手。
——《派力营销丛书》出版人、主编 屈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