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媒体世界:人类学的新领域:anthropology on new terrain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0102704
  • 作      者:
    (美)费·金斯伯格,(美)里拉·阿布-卢赫德,(美)布莱恩·拉金编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费·金斯伯格,纽约大学媒体文化历史中心主任,大卫·克莱泽人类学讲座教授,著有获奖图书《被质疑的生命:一个美国社区内的堕胎争论》(加利福尼亚,1998年第2版)等多部书籍。里拉·阿布一卢赫德,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和女性研究教授,著有备受赞誉的《书写女性世界:贝都因人的故事》(加利福尼亚,1993年)和《蒙面纱的情感:贝都因社会的荣耀与诗歌》(加利福尼亚,1986年,2000年)等。布莱恩·拉金,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人类学助理教授。
展开
内容介绍
  在不理解我们周遭的媒体图景的情况下,我们是不能理解自己的生活和社会的。《媒体世界:人类学的新领域/媒体人类学译丛》探讨与媒体在现实世界中的位置相关的问题的文集,代表了媒体人类学这一新兴领域内正在进行的许多工作。该书批判性地修正了视觉传播人类学的早期范式,对媒体激进运动、民族国家的文化政治、跨国主义、媒介生产的社会位置和科技的社会参与等进行了论述。通过定位媒体在实践、情感、争论及分歧领域中的位置,这本里程碑式的文集映现和激发出媒体研究中人类学的声音。
展开
精彩书评
  ★该书将使媒体研究、人类学和全球文化研究领域的学者和教师们获益匪浅。通过定位媒体在实践、情感、争论及分歧领域中的位置,这本里程碑式的文集映现和激发出媒体研究中人类学的声音。
  ——阿尔君·阿帕杜莱社会文化人类学家
  
  ★我们可能会认为,人类学的方法……长久以来就一直是媒体研究的基础。其实不然!这本绝妙的书提出了早该到来的修正。正如该书所示,在不理解我们周遭的媒体图景的情况下,我们是不能理解自己的生活和社会的。这是一本非读不可的书!
  ——洪宜安《客厅战争:反思后现代世界的媒介受众》作者
  
  ★该书作者批判性地修正了(视觉)传播人类学的早期范式,对媒体激进运动、再现、民族主义与跨国主义、流散群体和科技的社会参与等进行了新的强有力辩解。
  ——史蒂文·费尔德哥伦比亚大学音乐及人类学教授
展开
精彩书摘
  《媒体世界:人类学的新领域/媒体人类学译丛》:
  当然,空屋之声的故事甚至超越了语言除自身之外不能传递任何信息的疑虑。因为它根本没有提供任何的意象。但在不可翻译性的戏剧艺术和获取梦境意象特权的活动中,通灵人士也陷入了一个新的状态,在新的状态中交流沟通的失败会归咎于通灵人士,要么是语言的问题,要么是身体本身的问题。在这些例子中,通灵的目的显然就是为了揭露“真实”(Real)的秘密,若非如此,它将无法被包含在语言领域之中。就像摄影和电影,新近“复兴”的通灵术将身体戏剧化——作为“真实”——将身体、身体的声音和结构制造成传播内容本身。言辞的不可翻译性于是成了身体的超越(excess)。喉咙的咕哝声、强迫性的吼叫声和无形无调的声音构成了毫无意义的感官享受。奇怪的是,这种新的作为传播之体的通灵术却要求被记录下来,用两次疏离的方式,把遗漏的部分书写记录,尤其是散文式的记录。
  以走火和能发出不可翻译之声最为著名的通灵人士同时也是所谓的媒介技术自动存档方面的大师。他那枝藤蔓生的宅院中有一间媒介专用室,存放着分门别类的录像带,记录他神灵附身的表演活动及表演前的准备过程。录像带都经过专业剪辑,配着印度电影音乐,标上了日期和人们的赞誉。这种刻意自我美化的做法或许是现在清迈通灵人士中的极端个案,但肯定不是唯一的个案。在重要的仪式场合,如颂扬仪式上,你很可能会遇上几个摄影师。他们会提前到场,用灯光打亮拍摄场所,检查拍摄角度,在仪式进程中自由走动,好像根本不担心他们会给仪式造成什么影响。他们不是游客(尽管在比较盛大的公共事件中也常可以外国电视台的摄像机),而是被委托的摄像师,他们的任务就是记录,将表演保存下来供通灵人士及其顾客日后消费和观赏之用。假如某种幽默感影响了拍摄时的对话,看似傲慢的通灵人士将自己想象成“一个电影明星”(事实往往如此),它也会被某种哀婉感染力做冲淡,因为该录像带很可能仅供通灵人士自己、最多是至亲之人和助手观看。存档主要是私人的事情,档案仅只是个人记忆库——尽管它有无尽的宣传可能性(publicizability)。最终,它只会双倍地疏离附身过程中通灵人士与自己和神灵之间的关系,因为,在泰国北部的附身过程中,主体的断裂是绝对的,其标志就是附身过程中的一切经历都将被全然忘却。
  ……
展开
目录
前言
导言
第一部分 文化激进运动与少数民族诉求
1 银屏记忆
原住民媒介对传统的再表达
2视觉媒介与原始主义的困惑
北美地区的殖民幻想、原住民想象与政治宣传
3 原住民录像中的再现、政治和文化想象
概述与卡亚波人案例
4 差异的奇观:文化激进运动
与西藏的大众媒介化(存目)

第二部分 民族国家的文化政治
5 埃及情节剧
现代主体的技术?
6 史诗竞赛
印度电视与宗教认同
7 民族的图像
泰国传媒与文化身份
8 伯利兹的电视、时间与民族想象

第三部分 跨国流通
9 上海大众传媒与跨国主体性
一个中国大都市的(再度)国际化注解
10 心灵的马歇尔计划
哈萨克肥皂剧的政治经济学
11 流散空间中苗族媒介的位置绘制

第四部分 媒介生产的社会位置
12 美国公共电视纪录片的定位
13 广告世界中的文化
拉丁形象的制造
14“然而我心依旧印度
孟买电影产业与好莱坞的印度(地)化
15 到达时的景象
玻利维亚公共领域中的共谋与媒介民族志

第五部分 科技的社会生活
16 尼日利亚北部电影院的物质性
17 移动机器与流动的受众
通过赞比亚广播文化再思考受众接收
18 机械复制时代的印度艺术作品或如果农民”掌握“图像会发生什么?
19 活的还是死的?
巴厘岛电视播映剧研究
20 空屋之声
泰国信息时代的媒介化与通灵术
作者简介
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