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思想工作者聊教育》:
疏与堵、导与防既是人们思考问题的一种方式,也是人们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如果片面强调防与堵的作用,用其来取代疏与导,难免会犯片面性、主观性的错误。而疏堵结合,导防互利,往往会将人们带人一种良性循环。这既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态度,也是我们处置一切矛盾和问题的科学做法,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着光辉灿烂的美好远景。
当代青年有一定生活经历、受过一定教育,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各不相同,思想比较活跃。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单纯依赖简单粗暴的恫吓或强制式的纪律约束,也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办法,用一个固定的模式,必须考虑受教育对象的特点,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进行耐心细致的疏导工作。只有坚持疏导方针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内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同时借助法规制度和纪律条例的约束作用,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真正落到实处。
五、脱离生活的教育是无效的教育
“教育”,包含了“教”和“育”两个方面。“教”,主要指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育”,则更多地包含了培养、关爱、感化的意思,是一种情感的付出和人性的表达。也可以说,“教”,更多的是强调“传授”,而“育”,则更多强调的是“感化”。
“思想政治教育”,显然是指思想的启迪、传承、灌输和影响。而思想性的东西,不能只靠“传授”,更多的应该是“感化”“感悟”以及“体悟”。那么,“感化”“感悟”“体悟”的载体和媒介是什么?应该是生活!正如列宁所说:“大多数人是根据实际生活得出自己信念的,他们不相信书本和空谈。”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