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制度才是真正的老板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348890
  • 作      者:
    朱建国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一个可以传承的企业绝对少不了制度,好制度的影响往往比好领袖更长久。朱建国编著的这本《制度才是真正的老板》深刻地诠释了制度在管理中的重要性,详细阐述了如何制定制度、如何让员工和管理者执行制度、如何监督制度执行、如何改进制度以及制度在惩罚、奖励、选拔人才中的运用等方面的具体内容,相信企业管理者读过本书后会对制度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希望本书能为管理人员制定管理制度提供全面而有益的参考,帮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展开
内容介绍
  制度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得以正常运转的坚固基石。如果说管理是树木,那么制度就是滋养万物的土壤。只有肥沃的土壤,才能培育出茂盛的植物;只有健全、完善、合理的制度,才能使企业实现规范有效的管理。而好制度的影响往往比好领袖更长久。所以,企业的管理者需要把制度化、规范化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
  朱建国编著的这本《制度才是真正的老板》深刻地诠释了制度在管理中的重要性,详细阐述了如何制定制度、如何让员工和管理者执行制度、如何监督制度执行、如何改进制度以及制度在惩罚、奖励、选拔人才中的运用等方面的具体内容,希望本书能为管理人员制定管理制度提供全面而有益的参考,帮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展开
精彩书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陆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 的企业。企业不同于人类, 企业的生命从理论上来说是可以永远维系的,比如美 国的希尔顿酒店、法国的香 奈儿等,都已经出现了差不多一个世纪,直到今天依 旧繁荣发展。但中国的这些 优秀企业却罕有长盛不衰者,能够成长壮大的企业, 百中无一。对此,万科董事 长王石曾说过这样一番话: 为什么我们第一代企业领导人一旦退休,或者突 然发生意外的时候,这个企 业就垮了?原因就在这里,它没有制度化。只有为企 业建立了一种制度的企业家 才能算是成功的企业家。比如说美国,一提就提到开 国之父华盛顿,他制定了美 国宪法和民主的选举制度。他的伟大在这里,而不在 于他是开国总统。对万科来说, 成功与否的关键在制度。王石不在万科,万科还能很 好地发展下去,这才是最大 的成功。
  的确如此,若一个企业的强盛完全依靠某个领导 ,那当这个领导离开时,企 业必然会走向衰落。企业要想长盛,靠的是制度,而 不是领导;靠的是法治,而 不是人治。
  中国人普遍对清官有着浓厚的情结,每当社会上 出现不公正的现象时,大家 都希望某个清官站出来,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正因 为这样,包公、海瑞、施公 这些历史上有名的清官的事迹才会在民间广为流传, 直到今天还被人津津乐道。
  中国人对明君的情结更加浓厚,每当一个朝代即将走 到尽头,天下大乱,民不聊 生之际,百姓们就期盼着能有一个明君跳出来,改朝 换代,平定天下。在实行人 治的封建社会中,平民百姓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唯 有将希望寄托在百年难遇的 清官或明君身上,这是弱势群体的无可奈何。然而到 了今时今日,若还要延续这 样的情结,就未免太不明智了。无论是哪个清官、明 君,都不能赐予百姓世代安宁。
  一如现代的企业,无论能力多么强的领导,都不可能 永远做企业的领导,令企业 长盛不衰。要实现这个目标,唯有像王石说的那样, 依靠制度。而真正出色的领 导必定会为企业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以此确 保企业在自己离开后还能持 续发展。
  曾经有人为谁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发起讨 论,讨论主要围绕三位总统 展开,分别是华盛顿、林肯和罗斯福。这三位总统的 政绩,大家都耳熟能详:华 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林肯废除了美国的奴隶制; 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 位蝉联四届的总统,曾在20世纪的经济大萧条和第二 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了十分 重要的角色。他在大萧条时期推出新政,挽救了美国 的经济,又在二战爆发后与 数十个国家共同组成了同盟国,打败了法西斯。美国 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强国,罗 斯福功不可没。单从表面来看,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似 乎应该是罗斯福。然而,在 美国人民心目中,华盛顿与林肯的地位却更在罗斯福 之上。原因就是,华盛顿作 为开国总统,是美国联邦制度的奠基人,后来,林肯 又废除了奴隶制度,保障了 美国制度的健康运行,若没有他们对国家制度的建立 与完善,便不会有之后长盛 不衰的美国,因此他们才是美国历史上当之无愧的最 伟大的两位总统。
  同样的道理,中国人在讨论谁是中国历史上最伟 大的皇帝时,也必然不会落 下秦始皇。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皇帝不计其数,成就突 出的皇帝也层出不穷,汉高 祖刘邦、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 、宋高祖赵匡胤、明太祖朱 元璋、明成祖朱棣、清朝的康熙皇帝等,哪一个不是 鼎鼎大名?然而,若一定要 给他们排个名次,第一位非秦始皇莫属,因为是他首 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并为之后 的历朝历代承袭。若没有了 秦始皇这个奠基人,便不会有之后的汉武、唐宗、宋 祖等皇帝。
  这个道理同样可以推广到企业。一个企业最初的 领导者,若没能在企业中建 立一套可行的制度,就算不上一个好领导。因为无论 他的能力多么出众,成绩多 么骄人,都只能保证企业一时的兴旺。试想一下,如 果当初华盛顿没有建立联邦 制度,哪里有之后强大的美国?如果当初秦始皇没建 立中央集权制度,哪里有之 后延续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王朝? 再有能力的领导,若没能像华盛顿和秦始皇一样 建立好的制度,都不能算是 企业真正的功臣。一旦他离开,企业便很容易陷入困 境。中国有句古话叫作:“授 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建立制度便相当于“授人 以渔”,为后来者铺路搭桥, 让企业的生命长久维系。在这方面,内地的企业家很 应该向台湾著名企业家王永 庆取取经。
  王永庆是台湾最大的民营制造业集团之一台塑集 团的创始人,素有“企业管 理之神”的美誉。王永庆于1954年筹资创办台塑集团 ,从此开始了他对台塑长 达半个世纪的管理。在此期间,台塑不断发展壮大, 在台湾的民营企业中占据了 首屈一指的地位,并跻身于“世界企业50强”。2006 年,年事已高的王永庆宣 布辞去集团董事长的职位,由台塑原总经理李志村接 棒。王永庆离开后,台塑一 直稳步发展,并未受到权力交接的负面影响,而这要 得益于王永庆在职期间建立 的完善的制度。
  王永庆十分重视企业制度,他利用长达半个世纪 的时间一点一滴地建立并完 善了台塑的企业制度,其内容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方 方面面。在王永庆看来,只 要有完善的制度,就能杜绝很多弊病,即便是一把手 变动,也不会影响企业的正 常运行,事实也的确如此。
  2008年10月,王永庆因心肺衰竭在美国新泽西州 一家医院去世。台塑员工 收到这样的噩耗,都十分悲痛。而同一时期还爆发了 金融危机,在这样的双重打 击下,台塑的发展依旧十分稳定,并在内地、越南扩 大投资,这一切全都得益于 王永庆一手创立的制度。
  在企业中,出色的领导只是暂时的,优秀的制度 才是永恒的。没有一个人能 永远担当企业的管理者,制度却可以固定下来,世代 传承,并在被历代管理者传 承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完善,让企业保持长久兴盛。
  ……
展开
目录
第1章  白手起家靠老板,基业长青靠制度
为什么99%的企业长不大
“把权力关在笼子里”是必要的
避免决策失误的利器——制度
人治会浪费人才
没有制度,就没有强大的团队
制度让老板更轻松
第2章  没有制度,何谈管理
人治不如法治
制度比人才更重要
制度比说教更有力
制度是管理的基础
有制度,才有自由
周全的制度,让企业在劳动纠纷中取胜
第3章  用科学的手段制定制度
制度要量身定做,适合企业自身
制定制度前,要做企业外部和内部调查
企业也有第一大法——“宪法”
制度的制定,步骤很重要
制定制度,要考虑成本与收益
让员工参与制度的制定
第4章  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
制度要遵循五大原则
定制度,首先要合法
过于严苛的制度,会起反作用
制度必须具体、明确
细节决定成败
制度不必事无巨细
制度要合理
制度不能只罚不奖或只奖不罚
第5章  制度要与时俱进
制度的惯性会给企业带来危害
经营出问题,病根在制度
墨守成规,是成功的绊脚石
制度必须适时变革
制度改革的注意事项
切忌朝令夕改
第6章  企业要建立一套权力体系
制度,要靠权力体系来支撑
授权能调动下属积极性
领导授权后,不要随便干涉下属
管理者怎样授权
授权后必须进行监控
有效地防止下属越权
领导班子的内部冲突怎样避免
部门之间不协作怎么办
第7章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有制度却不执行等于零
责任到位,制度才能执行到位
执行制度要有可行的流程
考核要严格,奖惩要分明
制度执行要从小处抓起
让员工了解制度,他们才会执行制度
嘉8章  让员工自动执行制度
制度,必须让人害怕
该重罚时要重罚
培养员工的责任感
将制度与员工的切身利益绑定
让员工养成遵守制度的习惯
第9章  管理者要带头执行制度
管理者是员工的榜样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管理者破坏制度,是最可怕的
树立管理者的责任意识
管理者要树立“制度至高无上”的意识
第10章  必须对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
不监督,制度就无法落实
监督,首先要针对管理者
不要让监督变成内斗
监督是有方法的
宽松的监督等于没有监督
第11章  是什么在阻碍制度的执行
部门协作不力阻碍制度执行
领导不守规矩,员工就不会听话
执行不到位,等于没执行
执行制度的绊脚石:拖延
找借口会阻碍制度执行
方案不对阻碍制度执行
谨防“破窗”与“蛀虫”
第12章  制度维护需要沟通
落实制度需要沟通
学会倾听,制度落实更有力
建立企业内部沟通机制
员工不满,或许跟制度有关
处理员工抱怨的法则
第13章  惩罚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不惩罚,制度就建立不起来
即便是功臣,也要当罚则罚
惩罚中要有“教育”
对有心违规者绝不姑息
高层违规更要严惩
抛弃“法不责众”的错误观念
惩罚要及时
惩罚要“对事不对人”
允许员工投诉不合理惩罚
惩罚要避免打击面过大
惩罚员工的同时,领导须检讨自己
要给犯错者将功赎罪的机会
第14章  惩罚要讲究技巧
有一种罚款叫“乐捐”
惩罚不宜太重
找准犯错者的死穴进行惩罚
对好心做错事的员工要宽容惩罚
正确地批评犯错员工
有时候不惩罚比惩罚更有效
第15章  用奖励制度激励员工
制定奖励制度,激发员工热情
物质奖励不可少
精神奖励更为重要
表扬应该成为一种隐性的制度
正确地表扬
最好给员工发年终奖
错误的奖励会给企业造成损失
意想不到的奖励更具激励效果
困难时期更要施行奖励
第16章  奖励要讲究技巧
奖励要针对正确的对象和行为
奖励要公开透明
奖励要公正合理
奖励要及时
奖励要针对员工需求
奖励承诺一定要兑现
第17章  用制度确保人员任用合理
合理用人靠制度
用制度选任人才
必须为员工制定晋升制度
如何科学地晋升员工
用人不宜论资排辈
用人唯亲不可取
用人不要偏信流言
第18章  用制度优化人力资源
企业必须引入竞争机制
制定科学的制度,避免内部恶性竞争
用人要遵循优胜劣汰的原则
用“奥卡姆剃刀”给企业“减肥”
裁员要讲究方法
对员工进行合理培训
圆润地管理锋芒毕露的下属
妥善收回功高震主的员工的权力
第19章  为制度加入人性化成分
企业温暖,员工会主动执行制度
温暖员工首先要尊重员工
在制度中表明“员工第一”
让员工有归属感
与员工为友,制度更容易落实
关心员工的身心健康
员工有失败的权利
制度的盲点不可消除
特殊情况下要灵活调整制度
管理者有时须不按制度办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