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的思考模式
每个人的心里都潜藏着犯罪因子吗?
自己没办法做到的事,犯罪者可以帮我做到
●借由犯罪者的行为释放自己累积的不满情绪
我们为什么会对犯罪者或犯罪行为产生好奇或者给予关注呢?第一个原因就是,我们会对犯罪行为以及在社会中属于少数派的犯罪者感到好奇。若我们回溯历史,可以发现日本江户时代的死刑犯必须“在市中心游街示众后再斩首”,这具有表演性质的行刑方式;现在在人道主义的考量下并不会这么做,但是在人们的心底,似乎还是渴望能够看到这样的行刑方式。
而且,因为我们在生活中时常需要和四周的人协调,并且为了经营这样的社会生活,在我们的心里,有些本能上的冲动行为绝对不能显现在外。于是,基于这样的需求,有时我们也会需要借由犯罪者的行为,达到心理欲求的代理满足和模拟体验。也就是说,我们平时隐藏了欲望,但凭借获得的犯人或其犯行的细节信息,可以体验其犯罪经验,进而得到替代性的满足。以“凶恶的快乐杀人” 1和“猎奇杀人”为主题的小说或电影每每都能大卖,我们或许能从这种现象中得到解释吧。
●犯罪心理学所探寻的人类“本性”
也就是说,我们原本以为早就被理性压抑且永远驱离的人类最原始之性冲动和攻击冲动,其实还隐藏在犯罪当中。换言之,犯罪是人类内心深处的“黑暗面”具体化的结果。
犯罪心理学这门学问,以科学地分析犯罪者和犯罪行为背后的心理,利用所得的资料为刑事侦查以及社会福利做出贡献。除了这个实际功效之外,其目的也是借由深入研究犯罪者这个群体,找出全体人类内心的异常性和本性。
标签理论
因为被贴上标签,所以就成为犯罪者?
因为被别人说是“罪犯”,所以犯罪
●“反正我就是罪犯啦”的恶性循环
当我们为那些实施非行或犯罪的人贴上“非行少年”或“罪犯”的标签,并用不一样的态度对待他们,这就是“贴标签”的行为。
即使最初只是因为鬼迷心窍才犯错,或者只是偶尔不小心犯下了罪行,周围还是会有很多人对他们投以白眼,甚至拒之千里。在此情况下,这些人就会形成“自己已经不算社会中的正常构成分子”的负面自我认知,并继续重复非行和犯罪的行为。也就是说,根据标签理论,这些原本只是初犯的人就会陷入“初次犯罪(脱离规范) →被贴上标签 →二次犯罪 →惯性犯罪”的恶性循环中。
●先有标签
同上所述,这个强调贴上标签的过程、认为非行和犯罪就是由贴标签造成的结果的看法,就是所谓的“标签理论”。美国学者塔嫩鲍姆(Tanenbaum)认为,在社会或一定的体制下所进行的定罪、隔离、进收容所、社会地位下降、治疗、矫正等行为,都会成为当事人的“烙印”。也就是说,社会的制度本身才是制造犯罪的源头。此外,莱默特(Lemert)认为,那些已经被贴上标签的犯罪者,甚至是把犯罪者这样一个角色当作自我的核心概念来重新发展自我的。
或许第一次看到标签理论时,会以为这个理论似乎把原因和结果颠倒了,但我们的确可以看到“非行 →管制 →非行”这样的恶性循环的合理性。只不过日本和美国不同,日本并没有明确符合的帮派次文化团体,所以或许比较难以理解。此外,标签理论也遭到了批评,认为它忽视了犯罪者自身的本质等。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