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310016181
  • 作      者:
    刘泽华,葛荃主编
  • 出 版 社 :
    南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1
收藏
编辑推荐
  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是:历史上各个阶级和政治集团对社会政治制度、国家政权组织以及各阶级相互关系所形成的观点和理论体系;各种不同政治思想流派之间的斗争、演变和更替的具体历史过程;各种不同政治思想对现实社会政治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等等,《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对以上各项都做了详尽的阐述。
展开
内容介绍
  中讲得政治学说史,其作为一门科学,要阐述政治思想的发生和发展所固有的规律性,证明政治思想的历史是国家和法的学说有规律的积累过程,而这个过程是在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思想派别斗争中进行的。政治思想最主要的就是各个阶级对待国家政权的理论观点和政治主张。政治思想史除了研究国家与法的理论外,如下一些内容也应列入它的研究范围。首先是关于政治哲学问题。其次,关于社会模式的理论(又可称之为理想国的理论),也应是政治思想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再次,治国的方略和政策也应是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内容。
展开
精彩书摘
  严于执法是绝对必要的。《成相》说:“君法明,论有常,表仪既设民知方,进退有律,莫得贵贱,孰私王?”《议兵》说:“庆赏刑罚欲必以信。”但是政治不能只依赖于法,法不是万能的,在施法之前还必须先进行教育。教育同样不是万能的,又必须补之以法。苟子说:“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诛而不赏,则勤励之民不劝;诛赏而不类,则下疑、俗俭(通“险”)而百姓不一。”(《富国》)教、诛、赏、类法四者是辩证统一和互相补充制约的关系,但以教为首。教中还包括对法律的宣传,要让每个人都知法,力求自觉地守法。关于刑罚,有一点特别值得注意,即萄子反对血缘株连。他认为“一人有罪而三族皆夷”的“以族论罪”(《君子》),是乱世的暴政,荒唐至极。
  3.有治人无治法
  礼法是治国之具,但是与人的因素比较,荀子认为人的因素更重要。他所说的“有治人,无治法”的“法”,并不是指法律之法。这个法的含义很广,如前所述,既有法律,又包括法术、政策,礼也在其中。因此也可以说“有治人,无治礼”。《王制》把问题说得很清楚:“无君子,则天地不理,礼义无统,上无君师,下无父子,夫是之谓至乱。”很明显,礼义是依赖于君子而存在的。据此,“有治人,无治法”不局限于论述人与法律的关系,而是讲人在整个政治诸种因素中的地位问题。
  从礼法的起源看,荀子认为国家的兴亡盛衰是由圣主、暴君造成的。因此起决定作用的是人,而不是礼法。
展开
目录
导言: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对象
第一章商与西周神佑王权政治思想
第一节商代神、祖崇拜与王权思想
一、上帝的权威和祖先崇拜
二、王权专制思想
第二节周公的尊天敬德思想
一、敬天和尊王的政治观念
二、敬德、保民、慎罚思想
第三节“天子独尊”的王权专制思想
第四节西周后期对王专权的修正
一、邵公论弭谤
二、伯阳父论“和”、“同”
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思想的世俗化转型
第一节春秋时期的政治思潮
一、关于天人关系与政治的指导思想
二、对“民”在政治成败中地位的新认识
三、君主专制思想的强化
四、关于礼、法、刑、政的政治作用的新认识
五、关于用人与成败
第二节  战国时期政治思想上的百家争鸣
第三章儒家以伦理为中心的政治思想
第一节孔子以礼仁为中心的政治思想
一、政治理想与统治者的自我认识
二、伦理政治与安于专制秩序
三、保守的边际平衡式的政治思维
第二节《中庸》、《大学》的修身治国思想
一、关于修身之道
二、修身治国平天下
第三节  盂子的仁政思想
一、人性善和伦理思想
二、仁政说
三、论君臣与君民关系
四、王道、霸道与统一
第四节苟子的礼治思想
一、性恶论和对性的改造
二、礼治、法治和人治
三、道义分析与道高于君
四、富国与富民
第五节《易传》以应变为核心的政治思想
一、《易传》的理论特点
二、社会结构本于自然说
三、应变政治
四、圣人治道
第四章法家以法、势、术为中心的政治思想
第一节慎到的以势行法思想
一、贵势与天子为天下说
二、尚法贵公论
三、驭臣之术
第二节  申不害的术治思想
一、申子在法家中的地位
二、术治思想
第三节《商君书》的以法强国思想
一、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二、耕战政策论
三、以“重罚”为特色的法治思想
第四节韩非的绝对专制政治思想
一、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二、君利中心论
三、势、法、术理论与君主专制主义的绝对化
四、思想与文化专制论
第五章道家以法自然为中心的政治思想
第一节《老子》法自然的无为政治思想
一、道与法自然
二、无为政治
三、弱用之术
四、小国寡民说
第二节《庄子》的自然主义政治思想
一、人性自然说
二、对桎梏人自然性的社会关系与社会观念的批判
三、政治主张与理想社会
第三节马王堆《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的黄老政治思想
一、顺天合人与循理用当原则
二、法断与审形名
三、文武、德刑、刚柔并用之术
第六章墨子的兼爱论与绝对尚同的专制主义
第一节刑政、政长的起源和社会政治的基本矛盾
一、一人一义的混乱时代
二、刑政、政长的产生
第二节兼相爱、交相利说
第三节  尚同说与君主专制主义
一、立统一之义
二、推行义的手段
三、专制主义政治体系
第四节  尚贤说、节用说、非攻说
一、尚贤说
二、节用说
三、非攻说
第七章《管子?轻重篇》的商业治国理论
第一节  以轻重治国说
一、轻重一词的含义
二、以“轻重”治国
第二节关于市场规律的认识
一、谷物、货币、万物的比价问题
二、关于物价
第三节  国家垄断以牟利论
一、垄断货币的铸造与发行
二、掌握充足的谷物
三、控制盐铁
四、垄断山林及特产
五、操纵市场,从中取利
第四节  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治国方略
一、经济控制与经济鼓励
二、以经济实力解决矛盾
第八章  阴阳家以天人配合为特征的程式化政治思想
第一节阴阳、五行说概述
一、阴阳五行的缘起
二、阴阳五行学派
第二节邹衍五德终始下的政治循环理论
第三节《月令》天人相应的政治程式化理论
一、天人相应
二、时政论
第九章  秦朝皇权专制思想
第一节皇帝至上理论的极度发展
第二节皇帝极欲与重罚主义
一、皇帝极欲
二、“督责之术”
第三节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一、以法为主,兼蓄其他的文化政策
二、文化专制主义
第十章  西汉前期黄老政治理论与儒法的新发展
第十一章 西汉中、后期政治指导思想的争论与发展
第十二章 东汉谶纬化的经济学政治观与名教思潮
第十三章 汉末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思想的多元发展
第十四章 魏亚至宋佛教、道教的政治思想
第十五章 隋唐诸帝的君道理论
第十六章 隋唐儒家政治哲学与政治批判思想
第十七章 北宋政治调整与强化王权的政治思想
第十八章 两宋理学与功利学派的政治思想
第十九章 辽、夏、金、元的统治思想
第二十章 明代的集权专制政治思想
第二十一章 王守仁“心学”及其后学的政治思想
第二十二章 明末与清初士人群体的政治反思
第二十三章 清代帝王统治思想与古典政治思想的终结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