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红斑狼疮:从基础到临床:from bench to bedside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5904943
  • 作      者:
    陆前进,张建中,邓丹琪主编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陆前进,教授,博士生导师,一级主任医师,首届湘雅名医,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南大学皮肤性病研究所所长,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医学表观基因组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三十年来一直从事皮肤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特别是在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病的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红斑狼疮的基础研究方面,先后负责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合作项目、“973”计划等。先后在NatGenet、Blood、Hepatology等发表SCI论文80篇,被Nature等国际知名期刊引用一千余次。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2012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张建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皮肤病与性病学系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国际皮肤科联盟(LIDS)中国理事,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特应性皮炎首席专家, 《中华皮肤科杂志》等多本杂志副主编。对红斑狼疮、过敏性皮肤病、毛发病和皮肤分枝杆菌感染性皮肤病有深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报告“特应性皮炎样移植物抗宿主病”,首先报告“妊娠股臀红斑”,首次发现RPL21基因是先天性少发症的致病基因,在国内首先发现游泳池肉芽肿病。组织了我国特应性皮炎、皮肤型红斑狼疮、湿疹、男性型脱发诊疗指南的制定。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论文三百余篇,主编和参编学术专著三十余部。2013年获国际皮肤科联盟“杰出贡献奖”,为推动我国皮肤科的发展以及我国皮肤科与世界皮肤科的交流做出了贡献。
展开
内容介绍
  红斑狼疮是一种多器官、多系统受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表现多样,治疗仍然是一个挑战。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相关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促使红斑狼疮的基础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大量易感位点和强关联基因的发现、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的阐明、免疫紊乱现象的深入探究等。这些研究加深了对红斑狼疮发病机制的认识,促进了许多敏感性强、特异性高的早期诊断指标的检测和临床应用,也推动了新型治疗手段(如生物靶向治疗等)的研发和应用。
  《红斑狼疮:从基础到临床》主要由六个部分构成,分别是:红斑狼疮病因及发病机制、红斑狼疮器官损害的病理生理学基础、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红斑狼疮的诊断、红斑狼疮的治疗、红斑狼疮的预后与管理。其中有关红斑狼疮的历史回顾、流行病学、分型等内容以概述的形式在开篇总体论述。另外,红斑狼疮的动物模型、研究实例解析等内容以附录的形式在结尾另设章节论述。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红斑狼疮病因及发病机制
第一节 环境因素
第二节性激素
第三节 遗传机制
第四节 表观遗传机制
第五节 免疫学机制

第三章 红斑狼疮器官损害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第一节 狼疮特异性皮损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第二节 狼疮性肾炎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第三节 神经精神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第四节 间质性肺炎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第五节 血液系统受累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第六节 眼损害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第四章 红斑狼疮临床表现
第一节 皮肤型红斑狼疮
第二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
第三节 药物性狼疮
第四节 新生儿红斑狼疮
第五节 重叠综合征
第六节 不完全型红斑狼疮

第五章 红斑狼疮诊断
第一节 血清学诊断
第二节 组织病理学诊断
第三节 免疫病理学诊断
第四节 临床诊断
第五节 红斑狼疮的鉴别诊断
第六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评估及损伤指数

第六章 红斑狼疮的治疗
第一节 治疗原则
第二节 基础治疗
第三节 药物治疗
第四节 生物制剂
第五节 干细胞移植治疗
第六节 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
第七节 特殊类型红斑狼疮的处理

第七章 红斑狼疮的预后与管理
第八章 红斑狼疮表现遗传调控研究实例解析
附录 皮肤型红斑狼疮诊疗指南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