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痹证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759885
  • 作      者:
    郑洪, 罗启盛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清末医家余听鸿先生云:
  “医书虽众,不出二义”经文、本草、经方,为学术规矩之宗;经验、方案、笔记,为灵悟变通之用,二者并传不朽。
  《古今名医临证实录丛书:痹证》即为古今名家医学实践的忠实记录和再现。
展开
内容介绍
  《古今名医临证实录丛书:痹证》为古今名医临证实录丛书之一,分为古代医家和近现代医家两部分,书中选取了各位医家对痹证的证治经验,并且多选取对其确有阐发,有医案佐证的医家经验,部分加入医家对该病的医论医话及验方效方,旨在为临床中医诊治痹证这一疾病提供借鉴。《古今名医临证实录丛书:痹证》内容翔实,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文献参考价值,能够帮助广大中医学生、中医临床医生、中医受好者增进学识。
展开
精彩书摘
  痹病以湿热为源,风寒为兼,三气合而为痹。奈何治此者,不问经络,不分脏腑,不辨表里,便作寒湿脚气,乌之附之,乳之没之,种种燥热攻之;中脘灸之,脐下烧之,三里火之,蒸之熨之,汤之炕之。以至便旋涩滞,前后俱闭,虚燥转甚,肌肤日削,食饮不入,邪气外侵,虽遇扁、华,亦难措手。若此者何哉?胸膈间有寒痰之故也。痹病本不死,死者医之误也。虽亦用蒸之法,必先涌去其寒痰,然后诸法皆效。《内经》日:五脏有俞穴,六腑有合穴。循脉之本分,各有所发之源,以砭石补之,则痹病瘳。此其《内经》中明白具载,如之何不读也?
  夫大人小儿,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及手足麻木不仁者,可用郁金散吐之。吐讫,以导水丸、通经散泄之。泄讫,以辛温之剂,发散汗出,则可服当归、芍药、乳没行经和血等药。如不愈,则便不宜服此等药。
  (录自《儒门事亲》)
  【验方效方】
  方一郁金散
  郁金、滑石、川芎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一二钱,量虚实加减,以齑汁调下,空心服之。
  方二治腰脚疼痛方
  天麻、细辛、半夏各二两
  上用绢袋二个,各盛药三两,煮熟。交互熨痛处,汗出则愈。
  (录自《儒门事亲》)
  【精选验案】
  案1
  陈下酒监魏德新,因赴冬选,犯寒而行。真气元衰,加之坐卧冷湿,食饮失节,以冬遇此,遂作骨痹。骨属肾也。腰之高骨坏而不用,两胯似折,面黑如炭,前后廉痛,痿厥嗜卧。遍问诸医,皆作肾虚治之。余先以玲珑灶熨蒸数日,次以苦剂,上涌讫,寒痰三二升。下虚上实,明可见矣。次以淡剂,使白术除脾湿,令茯苓养肾水,责官桂伐风木。寒气偏胜,则加姜、附,否则不加。又刺肾俞、太溪二穴,二日一刺。前后一月,平复如故。仆尝用治伤寒汗、下、吐三法,移为治风痹痿厥之法,愈者多矣。
  ……
展开
目录
上篇 古代医家
陈自明(妇科良医,善治风痹)
张从正(攻邪已病,三法治痹)
朱丹溪(滋阴降火,痹属痛风)
李中梓(阐发经旨,外散内养)
王肯堂(医法准绳,运气验案)
薛己(双补脾肾,善用辛温)
孙一奎(善补三焦元气,三痹未能无虚)
龚廷贤(双补脾肾,散风行湿)
陈士铎(辨证立方,补正治痹)
叶天士(卫气营血,宣通治痹)
吴鞠通(条辨温病,化湿宣络)
林珮琴(类证论治杂症,痹为阴阳俱病)
尤怡(精注金匮,补散并用)
陈念祖(医宗伤寒本经,痹以寒湿为主)
何书田(江南世医,方验法全)
费伯雄(医法醇和,三方治痹)

下篇 现代医家
风湿、类风湿及其他肢体痹
施今墨(四证八法治风湿)
胡希恕(痹辨六经,妙用经方)
姜春华(以肾为本,重用生地)
俞慎初(治痹五法,四藤活络)
陈景河(善诊舌络,拔邪祛湿)
朱良春(病证结合,用药精妙)
丁光迪(祛风除湿,活络温经)
董建华(痹证多变,九法为要)
赵绍琴(温病大家,从痰治痹)
颜德馨(化瘀决疑,五法治痹)
谢海洲(精于用药,治痹须通)
高辉远(扶正为本,分期论治)
焦树德(补肾祛寒,分治旭痹)
张琪(痹为正虚邪恋,治疗勿忘扶正)
张镜人(善治疑难,分期治痹)
章真如(甘寒通络,热痹治要)
任继学(邪伏募原,日久入络)
周仲瑛(治痹七法,善用毒药)
娄多峰(虚邪瘀论病机,系列方尽治法)
李济仁(大法宜守,善用附乌)
陈湘君(痹因正虚,首重扶正)
陈纪藩(扶正祛邪,通痹专方)
冯兴华(从肝治痹,主法祛邪)
王新陆(气血闭塞,六藤通络)
钟洪(虚实夹杂,标本兼治)
强直性脊椎炎
王为兰(肾虚督滞,补肾通督)
朱良春(湿热痹阻,肾督亏损)
谢海洲(治痰治瘀,通督达脊)
焦树德(补肾强督,专方论治)
张琪(补肝肾,充督脉,虫类搜剔)
娄多峰(早期祛邪,中晚壮督)
张鸣鹤(肝失柔润,养阴主方)
陈湘君(肾虚督寒为本,痰瘀阻络为标)
陈纪藩(湿热痹阻,除湿为先)
金实(血肉有情,强脊定痛)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