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托尔金的袍子:大作家与珍本书的故事
0.00     定价 ¥ 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9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1727494
  • 作      者:
    里克·杰寇斯基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集团,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5-01
收藏
作者简介

里克·杰寇斯基出生于美国,后前往英国牛津大学读书,博士毕业后在大学教授文学,后来辞去教职,一头栽入珍本收藏、买卖的迷人世界,专门收售20世纪重要著作的首版及手稿,同时也写书。他和格雷厄姆·格林成为密友,与托尔金住过同一栋楼,戈尔丁找他为《蝇王》估价,他甚至被塞林格告上法庭……杰寇斯基在英国广播公司的系列节目《珍本书,奇怪人》被赞誉为“第四电台的瑰宝”,他还曾担任布克奖评审。

展开
内容介绍

《洛丽塔》《在路上》《尤利西斯》《麦田里的守望者》《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一场名著珍本的拍卖大会,噢不,吐槽大会,正等你观战。看似沉闷老旧的珍本背后,竟然充满心机算计、懊悔与任性,还有各种尔虞我诈的告来告去。当然,也少不了本书作者与大作家之间“买卖不成仁义在”的神仙友谊。

传奇珍本书商里克·杰寇斯基用他经手的19部名著珍本,串联起20世纪文学经典“八卦史”,让我们得以看见这些作品问世时的曲折历程、文坛巨匠的趣闻逸事,以及精彩刺激的商场心机。


展开
精彩书摘

作者序


我是在一位朋友家里与它们邂逅的,而且堪称一见钟情。那是1969年,我24岁,是一个在英国攻读英国文学博士学位的美国留学生。那是一个激情四溢的时代,而我正处在接受能力旺盛、如饥似渴的年岁,经受着牛津校园生活与60年代末率性孟浪氛围的双重影响。但是在我人生发生转折的那一刻,并没有任何梦幻色彩,相反,那一刻真的非常平淡无奇。在朋友家的书架上,在杂乱无章、普普通通的教科书与破旧的平装书籍旁边,我注意到,有一套20卷、棕色布面精装的《查尔斯·狄更斯作品全集》。

即便是我也能断定,那套书的装帧毫无可圈可点之处,做工简单,灰头土脸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它却给了我如此强烈的震动。我成长于一个书香门第,但家中却从没有买过成套的书。我们不是那样的人家。只有图书馆才拥有成套的书,而不是寻常百姓家。可是,在埃弗里路那套普普通通公寓的小起居室里,居然有一套狄更斯作品全集!真叫我欣喜不已,无比神往:一个具有无限可能性的世界在我面前铺展开来。如果他能够拥有一套狄更斯全集,那我也一定可以。而且,为什么不再拥有一套特洛罗普全集?乔治·艾略特全集?斯威夫特全集?约翰逊全集?那样的话,我的书架看上去会多么富丽堂皇,多么……高雅!我要创建一个图书馆,而不只是随机积累而成的、毫无吸引力可言的一大堆书籍。每当夜色降临,我坐在自己的图书室里,叼着烟斗,摇身一变,俨然是一位学富五车的学者,一位儒雅的绅士。

第二天一早,我就来到住处附近考利路上的那家书店,而且运气很好,他们不仅有一套20卷本的《查尔斯·狄更斯作品全集》,而且还比那位朋友的更好:封面是讨人喜欢的橙色,配有烫金的纹饰,显得很大气。我花10英镑买下了它(朋友的那套书只花了3英镑);我将它抱回家,摆放在书架最显眼的地方。接下来几个星期里,我观望着它们,心里喜滋滋的。不过,在我记忆中,我似乎从没有打开过它们,更别说认真读一读了。

然而,不幸的是,我算计错了。圣诞节就快到了,而我原本计划买一件时尚的、绣着各色花纹、上下散发着牦牛气息的阿富汗毛皮大衣给女友作圣诞礼物。唯一的难处是,那件外套要30英镑(当时,我每星期的花销是30英镑,过得很舒坦)。可我已经把那钱都花来买狄更斯全集了。我只得把绅士风度抛到一边,抱着那套书来到布莱克威尔书店的古董部,想把书卖给他们。令我惊愕的是,他们愿意出20英镑的价钱买下它。仅仅几个星期,我就赚了书价一倍的钱。这给我莫大的启示:好啊,好啊,居然无心插柳柳成荫,那么倘若你有心栽花,岂不是更加大有可为?

接下来一年里,我依样画葫芦,反复不断地尝试。我买下带金属刻板插图的、不为人知的维多利亚时期的书籍——“这些书无人问津,先生。”买下许多首版书,有查尔斯·利威尔、拉德克利夫·霍尔、约翰·梅斯菲尔德等——“这些书很不流行呵,老兄。”叫人哭笑不得的是,我果然有了一个小小的图书馆:统统都是我满怀希望买来,却又统统令人绝望地收藏在家里的书。

渐渐地,我吃一堑、长一智。在我走上沃威克大学的英国文学教席之后,我继续买进卖出偶尔到手的书,贴补自己微薄的薪水。我成了一个“贩书党”——专事买进卖出书籍的人。这件事充满乐趣,逐渐成为一个能挣钱却不费钱的业余嗜好,日益吸引着我,叫我欲罢不能。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每年贩书的所得能达到几千英镑。虽然我不能完全依靠这项收入来养家糊口,但它却成为我收入的有益补充。可是,我开始厌倦教书讲课的行当,而且大学生活的各种限制和约束也实在不合乎我的胃口。在我妻子和撒切尔夫人的共同鼓励下(前者给予精神鼓励,后者则给我一张2.7万英镑的支票作为启动资金),我辞去教职,决心做一个全职的珍本书生意人,专攻20世纪首版书与作家手稿买卖。在我宣布自己(过早的)退休计划后,一位同事鬼鬼祟祟地溜进我的办公室,向我坦白说,他认为我的离职行动“非常大胆”。我告诉他说,每当想到还要在大学里再混上25个年头,我就觉得他能坚持下去才真正属于英勇无畏。他听了怎么也笑不出来。

毋庸置疑,这件事相当冒险——我有两个年幼的孩子要抚养——但我还是成功了。自己当老板,四处游走,买卖一些无从知晓的怪书。我这日子过得开心多了,第一年就赚进了大学教职两倍的收入,还有多过以前100倍的乐趣。

从一开始我就十分走运。大多数珍本书商都要求有大量的库存,因此手中多数的书都价格低廉,可我发现——这让我十分惊讶——我擅长经销价格昂贵的书。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我总能看出,一本身价高达数百甚至上千英镑的书依然被低估价值。这是一个寻找证明它有增值空间的证据的问题,多年来,这个本领赐予我机遇,使我得以经手一系列伟大的书。

在生意中,我集中精力购买一些我真正熟悉,并且曾经讲授过的现代作家们的珍本著作,比如:亨利·詹姆斯、康拉德、T.S.艾略特、乔伊斯、劳伦斯、海明威、伍尔夫、贝克特等。差不多每一年,我都会出版一份待售图书目录,里面收录大约100来件好东西,其中的大多数最后都会顺利售出,虽然比你预想的要慢不少。

这是一个怡人的世界,里面充满着三教九流、各式各样的人,只因为都酷好藏书而走到一起。因为没有哪样东西能像书一样叫人放心,又可靠。我指的并不是物质层面,而是从情感角度这么说的,尽管书籍多半要比人类更能经受时间的考验。书籍是人类的良伴,它们能使蓬荜生辉:它们是人生阅历的注解。它们能抚慰心灵,因为它们是如此的沉稳,从不改变,不像人那样变动不居。初读一本书,会叫人满足或失望,让人惊喜或恼怒,让人潸然泪下或放声大笑。但无论如何,书中世界发生的一切都是无可改变的:小内尔总会逝去,詹姆斯·邦德会继续打败邪恶势力,小熊维尼还会把小爪子伸向蜂蜜罐。

随着人的长大,阅读的乐趣会日益被重读的兴趣所代替。我们仿佛又变成了孩子,会因为熟悉的东西反复出现而欣喜。然而,依我这个一辈子与书打交道的人来看,最令我着迷的是,即便是最著名的书,如果稍有闪失,也会面目全非。作者们会抑制不住地反复修改,永远都无法确信自己的那本书已经成型。编辑和出版商们,甚至是作家的朋友,常常能对最后的成品施加无法估量的影响。因此,出版一本书,通常是各方心血的共同结果,只不过最终署名只有作者一个而已。每本书拥有各自的身世故事,研究它们的前世今生通常能给人以启迪。

世界上的书籍出版总量令人咂舌——仅英国每年就出版11万种——而且其中的多数很快而且是势所必然地被人遗忘。但是也有非常非常少的文学作品会成为人们挚爱、颂赞的珍品,影响着其他作家,被大中小学选为教材,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出版。因为许多这样的书最初出版时印数都很少,所以书籍收藏家们都会费尽心机地搜寻初版本,为品相一流的珍本大打出手。一旦有绝世孤本出现,如果品相上佳,或者有作者的签名或批阅文字,那价格会立刻飙升。

《托尔金的袍子》追踪了19本举足轻重的现代书籍的问世历程,它们每一本都受到收藏家们的追捧。于是,从这个角度看,一本书的历史就与一群珍本书商的从业经历交错结合成为了一体。因为我们每一位满怀喜悦与幸运经手过珍本书的人,都有自己的掌故要讲:一本珍本书来自何方,其中所包含的点滴故事,以及最后又去向哪里等等,当然,还有交易的价码——这通常也是大家迫不及待想知道的。

本书起源于英国广播公司四台的系列广播节目《珍本书,奇怪人》,其中有12章内容在该节目中正式播出过。然而,这几章在收入本书时都经过彻底的修订与改写。15分钟的广播节目只需要1400字左右的文稿,因此每一篇都修改了篇幅,内容因此也有所改动。该系列广播节目曾经大量依靠BBC影音档案资料作为素材,比如说:弗瑞达·劳伦斯抱怨丈夫多么难以对付、伊夫林·沃痛骂乔伊斯的作品“不知所云”——他给说成“噗之所云”等。人人都喜欢听这样的八卦掌故——想象一下,是弗瑞达·劳伦斯在亲口爆料!——而且,在广播中使用这些素材,是为了让众人了解真相,而不是为了进一步引起争论。所以,当我把这些广播稿改写成书面文本时,许多录音资料都用不着了,而是改用更加中肯恰当——我希望是如此——的评述来代替。

至于将《托尔金的袍子》一书的内容仅仅限制在现代图书范围(请允许我将《道林·格雷的画像》也包含在其中)这一点,我没有充分的理由。20世纪文学是我当年教书的内容,随即成为我做生意的范围,也成为我的挚爱。选择这些书来讲故事是我的权利。虽然里面包含一些现代文学的经典版本,但多数都不是。我的选择来自以下几方面的考虑:第一,本人只对身世经历特别复杂的书感兴趣;第二,它们在珍本书市场上身价不菲;第三,多数情况下,这些书我都有精彩故事可讲(当然是从一个书商的角度)。当然,如果那本书是我的所爱之物,自然更有机会抛头露面,但并不是一定如此。有时候,讲你不喜欢的书的故事也很有趣。

章节编排方面,我遵循的是短篇小说集或诗集的做法,力求让人读来赏心悦目——窃希望能如此。这一点究竟做到与否,我心里没底;如果有人能从中读出某种章法秩序,那我只能佩服。


展开
目录

推荐序 “没了书,我还会是谁”(王强)

作者序(里克·杰寇斯基)


《洛丽塔》 

《霍比特人》 

《蝇王》

《道林·格雷的画像》

《在路上》 

《尤利西斯》 

《儿子与情人》 

《麦田里的守望者》

《智慧七柱》

《巨人像及其他》

《笨蛋联盟》

《故园风雨后》

《彼得兔》

《三故事与十首诗》

《两年之后》

《动物农场》

《诗集》(1919年版)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高窗》                                         


致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