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区位、集聚与地区间FDI竞争:基于空间互动的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13117892
  • 作      者:
    向永辉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向永辉,男,1974年出生,湖南宁远人,现为浙江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兼任浙江省数量经济学学会理事。2013年3月获得浙江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空间经济学、地区间政府竞争和产业创新等。近年来主持了《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下城市最优规模的实证研究》(浙江省哲社重点基金项目)、《基于MPE的中国各辖区对FDI的税收竞争及协调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等省部级课题,参与了10余项省部级课题研究。其研究成果发表在《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贵州社会科学》、《商业经济与管理》等CSSCI学术期刊上。此外,合作出版《浙江新材料产业发展路径研究》专著一部。
展开
内容介绍
  《区位、集聚与地区间FDI竞争:基于空间互动的研究》立足于新经验地理的框架,构建了地方政府竞争的博弈模型。根据该模型,我们设定了计量模型,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大样本数据,并且采用了比较前沿的空间面板估计方法,通过对FDI空间分布和地区间FDI竞争政策的现实描述、集聚经济与地区间FDI竞争策略互动的机理分析和集聚经济与地区间FDI竞争互动的实证检验,得到了一些与以往研究不同的结论。《区位、集聚与地区间FDI竞争:基于空间互动的研究》适合国际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财政学方面的研究生、学者以及相关政策制定者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阶段:19791991年
  从1979年开始,中国中央政府开始了从沿海到内陆梯度开放的战略布局,其路线图十分清晰:1980年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沿海的经济特区,1984年又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进一步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厦漳泉三角地区、胶东半岛、辽东半岛,1988年设立海南经济特区。在这个阶段,外国投资者和中国的中央政府其实还处于相互接触、相互试探的过程中,外国投资者通过中国中央政府的这些举措来判断中国中央政府的战略意图以及改革开放的决心,他们会谨慎地在中国中央政府指定的开放区域做一些投资。这个阶段的外资来源主要是港澳台资,主要投向也集中于广东、福建等地理距离较近、语言风俗习惯等心理距离比较接近的地区。在中央政府从沿海到内陆逐步开放的战略大局下,以及沿海地区拥有的地理优势和更适合于出口贸易的区位优势,内陆地区很难和沿海地区进行外资的竞争,对外资的竞争更多地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之间。在东部地区对外资的竞争策略上,由于部分地区政策和区位之便,在外资竞争中已处于优势地位,相对落后的其他东部地方政府在吸引外资时注重避开竞争对手的优势产业,尽量避免行业重叠,采取了差异化的竞争模式。
  第二阶段:1992-2000年
  1992年邓小平的南行讲话,大大促进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外资的进入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此时,外资投资的中心开始慢慢转向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但外资投资仍然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外资的进入以及在东部地区的集聚,大大加剧了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东部地区在吸引外资以及经济上的成功,创造了一个成功的模板,对中西部地区产生了强烈的示范效应,中西部地区开始加入对外资的竞争。中国中央政府也看到了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相继出台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战略,中西部地区也因此获得了在吸引外资上的相应政策支持和政策优惠。这一阶段各地对外资的竞争,比起第一阶段,范围有所扩大,中西部也开始参与进来,竞争的程度也开始剧烈起来。
  第三阶段:2001年至今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中国吸引的外资也随之上了一个台阶。2002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后面几年虽有回落,但仍然是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在该阶段,由于外资的审批权除了超级大项目之外,主要落在省一级政府,所以对外资的竞争也主要集中于一个省的各个地区之间了。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多年的经济发展,一个省的内部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小,为了吸引到外资,各地区除了进一步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提供良好基础设施外,还采用了降低地价、给补贴、降低门槛等非正规甚至违规的手段,开始沦为恶性竞争。另外,一些吸引外资的先发地区比如广东、上海等发达地区,外资开始出现饱和,由过去的饥不择食变成讲质量和品味,开始提高外资进来的门槛,通过搞“腾笼换鸟”进行外资的遴选,以实现所吸引外资质量的提升。但中西部地区缺乏地理和区位上的优势,更多的是依靠本地的自然资源等,并且注重于吸引东部地区不太需要的外资。
  3.4.2地方政府竞争FDI的政策工具的演变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实行统收统支的集权式财政制度,各地区之间既无能力也无必要进行资本等要素的竞争。在前述FDI竞争的第一阶段,对FDI的地区间竞争只在东部地区等有限范围内存在,但在从1992年开始的第二阶段,由于1994年进行的分税制改革极大地激化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竞争,各地区致力于吸引各种能带来财政收入的税源,从省到地再到县级市都展开了激烈的财政竞争。由于外企相对国内企业更高的生产率和更大的流动性,各地方政府更是竞相追逐FDI,展开了从税收优惠到生产率增进型财政支出的全方位财政竞争。
  ……
展开
目录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主要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 可能的创新点

2 研究概况
2.1 集聚的测度
2.2 集聚与集聚经济
2.3 地区间FDI财政竞争的理论和实证
2.4 地区间FDI环境规制竞争的理论和实证
2.5 本章小结

3 FDI空间分布和地区间FDI竞争政策:现实描述
3.1 FDI空间分布的流变
3.2 FDI空间分布的测度:基于空间统计方法
3.3 FDI产业集聚的测度:基于EG集聚指数
3.4 地方政府FDI竞争政策的衍变
3.5 本章小结

4 集聚经济与地区间FDI竞争策略的互动:机理分析
4.1 集聚经济及FDI竞争策略工具的互动基于同质区域的理论分析
4.2 集聚经济及FDI竞争策略工具的互动基于异质区域的理论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集聚经济与地区间FDI竞争的互动:实证检验
5.1 地方政府的FDI税收竞争——基于空间自相关的实证检验
5.2 集聚经济和地区间FDI税收竞争——基于省级数据的实证
5.3 集聚经济和地区间FDI税收竞争一一基于地级市数据的实证
5.4 集聚经济与FDI环境规制竞争的实证研究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政策涵义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涵义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附录
参考文献
名词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