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文文献选读》分六章,概述部分,简要介绍了布依族古籍文献及其载体的主要类型。第二章至第六章从众多布依族古文字文献资料中选取了9篇,均来自布依族民间宗教文献,布依语称“摩经”。其中第二章和第三章选自流传于贵州省贞丰县布依族地区摩经中的“温(Weanl)”,即“歌”,共4篇,原文由布依族学者周国茂教授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收集整理翻译,内容涉及范围较广。第四章选自流传于贵州省荔波一带的傩戏文献,其内容主要反映布依族先民在远古时期与恶劣的自然环境进行抗争的顽强精神。第五章为流传于贵州省贞丰县的《安王与祖王》,也是摩经文献,用于布依族丧葬活动中。第六章为流传于贵州镇宁一带的《穆考(头经)》,为摩经丧葬经文。从载体类型看,布依族古文字文献有三种主要类型,选入本书的主要为方块古布依文文献。
目前所发现的以布依族古文字作为传承载体的古籍文献主要体现在宗教方面。经过1949年以来几十年的调查,我们发现布依族分布的各个地区,无论聚居还是散居,都流传着用布依族古文字记录的摩经抄本,其中绝大部分是在丧葬活动中的各种仪式上吟诵的经文,另有一部分用于其他宗教场合。近几年,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发现了大规模用布依族古文字传承的傩书唱本,其中有一部分在内容和功能上与宗教类古籍摩经有交叉。以下从摩经古籍抄本、傩书及其他类古籍抄本和收集整理本三个方面对布依族文字传承的古籍进行简要介绍。
一、摩经古籍抄本
摩经古籍是布依族文字传承的古籍中规模最多、流传最广的一种,但20世纪50年代以前,国内很少有人注意到,更没有人去收集整理。50年代以后,随着布依族社会历史文化及语言调查的深入开展,一些地区的布依族古籍得到发掘,但限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科研水平,未能从文字学、文献学的角度得到充分的收集、整理和研究,仅有其中的一部分作为布依族民间文学资料被翻译成汉语。因此,迄今为止,民间到底有多少布依族摩经古籍流传,保存现状如何,还没有任何一个研究机构或研究者个人能提供确切的数据信息。笔者自21世纪初开始着手布依族摩经古籍的调查,收集到了部分布依族地区近百种用汉字及类汉字或其他文种抄写的摩经抄本的原件、影印件或图片资料。
第一章 序言
第一节 布依族古籍文献类型
第二节 布依族古籍文献载体类型及古方块布依文的特点
第二章 布依族温经
第一节 建家歌
第二节 兴情侣歌
第三节 逃婚歌
第四节 分离歌
第三章 荔波布依族傩书文献
第一节 十二个太阳
第二节 送花歌
第三节 开道歌
第四章 布依族丧葬祭祀经文献
第一节 安王与祖王
第二节 穆考
词汇总表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