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形而上学是非科学的哲学
一、哲学以经验事实为依据拒斥形而上学
解释学的创始人、德国哲学家狄尔泰指出:“形而上学的影响正在不断地减弱。与此相反,哲学为源于具体文化领域中的思想提供根据和建立联系的功能却日益重要。达兰贝尔、孔德、穆勒和马赫的实证哲学的重要性就是建立在这一关系之上的。实证哲学源于对具体科学的内在研究,延伸具体科学的方法和普遍应用具体科学的普遍有效的知识标准。”狄尔泰这段话十分中肯地说明了实证哲学的实质和特征,它是作为传统形而上学的对立物出现的,实证哲学的兴起与具体自然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
19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现于英、法的实证主义和七八十年代的第二代实证主义(又称马赫主义),继承了英国哲学家休谟的经验主义。休谟认为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就是感觉经验,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一束知觉”。至于感觉从何而来,在感觉之外存在什么东西,这些问题是无法解决的,因为它要靠经验来回答,但经验这时“保持沉默”。他提出观念真理(观念关系)和事实真理(事实关系)作为人类理性认识的两类现象,属于观念真理的有几何、代数、三角、算术等,它是由直观或证明发现其确切性,例如:“直角三角形斜边平方等于其余两边平方之和”这一命题表达了图形之间的关系;“3乘5等于30除以2”这一命题表达了数字之间的关系。这类命题只凭思想的作用就可获得,无须以任何事实为依据。事实真理则不同。事实真理是靠事实的推论,推论是建立在因果关系上面的,因果关系的发现不是通过理性,而是靠经验,如果再追问推论的经验基础是什么,这个问题是无法解决的。
……
展开